aaaa

传、文学传

首页 > 传、文学传> 青年聂荣臻

九、爱与憎

发布时间:2017-09-06 12:1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2959

在陈食读书期间,聂荣臻曾经被狗咬伤过。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聂荣臻读书的三班,有一位叫骆德富的同学,与聂荣臻的关系很好。由于那时聂荣臻是寄宿在陈食场父辈的朋友家里,便有机会常和骆德富、余凤翔、肖开基、宋延煌等一些要好的同学在一起聚会。

聂荣臻从小就喜爱捉鱼抓虾摸泥锹。他知道骆德富家境贫寒,父亲早已去世,年迈的外婆常年有病卧床不起。在学习闲暇时,聂荣臻总爱拉着骆德富一块到学校附近的池塘里去钓鱼。每一次他都把钓到的鱼小心地装进竹篓,送给骆德富的外婆吃。

这天,聂荣臻学习完后,又约着骆德富和余凤翔,备好鱼竿、鱼饵和竹篓,三个人有说有笑地来到周家湾一个池塘边垂钓。

聂荣臻钓鱼很有耐心。他先是选好地方,把鱼饵挂在鱼钩上,向水中用力一抛投下鱼钩,然后手握鱼竿,静静地坐在那儿,两眼观察着水面。不一会儿,聂荣臻就感到鱼钩被咬住了,鱼膘也忽地一下向水中沉去。聂荣臻稳住劲儿,猛地一扬竿,一条半尺多长的鱼被钓了起来。鱼儿来回摆动着身子,急促地挣扎着,而聂荣臻却不慌不忙地收起竿,取下鱼,装进了竹篓。

“还是荣臻得行!”一旁的骆德富、余凤翔高兴地赞叹道。

很快,鱼篓里就装进了三四条活蹦乱跳的鱼。正当他们三人聚精会神垂钓时,离池塘不远处的一座黑漆大门悄悄地打开了。说时迟那时快,一团黄乎乎的东西从门里窜出,闪电般地向他们猛扑过来。聂荣臻还没有来得及躲闪,只觉左腿一阵剧痛,紧接着便麻木得不能动弹。他的小腿被恶狗狠狠地咬了一口,殷红的鲜血滴滴哒哒地流了下来。骆德富、余风翔不顾一切地捡起石头就朝黄狗打去,黄狗咬了人溜走了,躲进了那座大门里。原来,这是一个姓周的地主家养的狗。骆德富、余风翔两人又急又慌地帮聂荣臻包扎。

这突如其来的灾祸,使聂荣臻极为气愤。他一时竟忘了伤口的疼痛,站在那里怒视着周家那扇黑漆大门。大门紧闭着,没有一点动静,很显然,这是门里的主人有意指使恶狗出来伤人的。在那个年头,有钱人家的狗随意伤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聂荣臻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走,咱们先回去,以后总会有机会报仇的!”骆德富、余凤翔收好鱼竿,提着鱼篓,搀扶着聂荣臻离开了周家湾。

第二天,聂荣臻被恶狗咬伤的事,同学们都知道了,大家都来看望他,安慰他,愤愤不平地指责:“周家人欺压百姓,歹毒刁蛮,连养的狗也如此猖狂。”

听到同学们的议论,聂荣臻平静地对大家说:“狗之所以咬人,是因为有主人唆使。主人为什么唆使狗咬人呢?是因为他有钱有势。而这些人的钱财,全是靠收穷人的租子得来的。”

聂荣臻腿部的伤口,很长一段时间才得以痊愈。伤疤愈合了,可那恶狗疯狂欺人的样子,却在聂荣臻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此以后,他更加痛恨那个贫富悬殊的黑暗社会,更加竭尽全力地去帮助穷人。

放寒假了,聂荣臻从陈食回到了家。家中的一切都使他感到亲切、温暖,唤起他对美好往事的追忆。妹妹荣昌看到哥哥回来了,高兴得围着聂荣臻跑前跑后,嘴里一个劲地喊着:“哥哥长高了,又长高了!”

第二天一早,聂荣臻就到外公家看望长辈。尽管外祖母己不在人世,聂荣臻仍像以前那样,在假日期间到外祖父家住上几天。

这天晚上,聂荣臻陪外公摆龙门阵,睡得比较晚。他刚一躺在床上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聂荣臻被室外突然传来的叫喊声和一阵阵杂乱的脚步声惊醒了。

“出了啥子事?”他顾不得多想,抓起衣服翻身跳下床急忙推开门,朝屋外张望。只见七八个人影,朝外公家的厨房追赶而去。他们边跑边高声地喊着:“抓住他!抓住他!”

“是抓小偷。”聂荣臻穿上衣服,跟着追了过去。

外公家的厨房在院子的后面。追赶小偷的人们从院子中直穿而过,把家里的人都吵醒了。大家纷纷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提着油灯,举着火把四处乱照,“小偷在哪儿?小偷在哪儿?”

人们围住了厨房,聂荣臻抢先冲了进去。

“是谁?快出来,快出来!”聂荣臻借着昏暗的光线,看见灶台后面蹲着一个人,他大叫了好几声,那人仍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

这时,人们涌了进来,大家举起油灯一照才辨认清楚,蹲在炉灶边的那个人是郑“哑巴”。由于紧张害怕,他哆哆嗦嗦地缩成一团,耷拉着脑袋,垂着眼皮,不敢抬头看人,一只手紧紧地拽着一堆偷来的东西。

“哑巴,你真造孽,深更半夜偷别人家的东西!”

“别人家的东西来得也不容易,让你随便偷呀?”

“上次偷东西没能抓住你,这下可饶不过你啦。”

“对,不能饶他!不要放过他!”

人们围着郑“哑巴”,气愤得你一言我一语。

郑“哑巴”是当地一个单身汉,常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今天这里讨一餐,明天那里要一顿,动不动就偷就摸,也不知挨过多少次打骂,就是改不掉这个恶习。由于他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当地人都叫他“哑巴”。

“嗨,你是欠打,今天老子要好好教训教训你。”

“对,该打!该打!看他还偷不偷!”

人群里,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走了出来,他上前一把抓住“哑巴”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哑巴”吓坏了,他不停地颤抖着,手里偷来的鸡、腊肉等东西撒落了一地。另有两个人顺势用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把“哑巴”捆了起来。

“别,别打我,我以后不偷啦,再也不偷啦!”

这位被人称为“哑巴”的懒汉,终于开口求饶了:“我是饿得没有法子才偷的呀。”他不停地向大家央求着。

“莫要信他,狗改不了吃屎!”

“他好吃懒做,哪有不饿的道理。”

“懒汉、小偷,饿死活该!”

人们你推我拽,把“哑巴”绑在了厨房门前的一棵大树下。此时的“哑巴”早己魂不守体,无力挣扎,知道这一顿打是逃不过了。有人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根棍子,朝着“哑巴”打了过去。

“不要打,不要打!”突然聂荣臻从人群中闪了出来,他举起右手,面对着大家高声制止道。

“荣臻,你想做啥子?”人们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聂荣臻身上,大家对聂荣臻的举动感到不解。

“叔叔,伯伯们,你们先莫急,听我说。”聂荣臻定了定神,像个小大人似的一板一眼地讲道,“今天郑‘哑巴’偷了大家的东西,这是他的不对,要说打一顿嘛也不冤枉。大家辛苦了一年,眼看快过年了,好不容易准备点鱼呀肉呀的,又被人偷了去,哪个的心里好受,哪个不生气!”

“就是嘛,哪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紧巴巴地还遭偷,谁个没有气!”聂荣漾说话在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着。“他也是穷人呀。”聂荣臻耐心地继续对大家说,“他刚才说过,他是饿得没有法子才偷的,穷人帮穷人,我们应该帮他改掉恶习才对。”

那个手里举着木棍的人,听聂荣臻这么一说,放下了棍子。聂荣臻转过身又指着郑“哑巴”语重心长地讲道:“郑大叔,你莫要怪别人,自己也该好好想想啦。你偷了别人家的东西倒是快活一时,人家丢了东西就要难过好几天。大家都是乡邻乡亲的,再说,现在社会上混乱不堪,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谁家都有难处,你咋就忍心去偷呢。有困难,可以说出来互相帮助嘛。”

郑“哑巴”微微抬起头,望着眼前这个15岁的孩子,他的嘴唇拿动了两下。

“郑大叔,倒不是我吓唬你,像你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打死。”聂荣臻加重了语气,“难道你就不怕么?就甘愿这样下去么?”

“对呀,荣臻说得对!”

“郑‘哑巴’,你也该好好想一想哩!免得以后后悔不及哟。”人们七嘴八舌地冲“哑巴”数落开了。

聂荣臻看到大家的火气渐渐平了下来,不由得对大家拱起双手:“伯伯、叔叔、舅舅、舅娘们,今天我替郑大叔求个情,免打吧,也算给他一个改邪归正的机会,好让他以后凭着自己的劳动吃饭。”

“呵,他要是改邪归正,太阳都从西边出来了。”有人仍对“哑巴”不放心。

“叔叔伯伯们,郑大叔不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只要咱们相信他,他就会改正!”此聂荣臻耐心劝解着,并上前帮“哑巴”松了绑。

这一切感动了一直在等着挨打的郑“哑巴”。他万万没有料到,聂荣凑的几句话就消了大家的气,使自己免除了一顿打。他感到内心一阵愧疚,无颜见人,竟抱着头跪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时,聂荣凑到厨房拿了些吃的东西,走到郑“哑巴”面前,说:“郑大叔,这点东西你拿回去过年吃,要记住,以后别再去偷人家的东西了。”

郑“哑巴”仰起了挂满泪痕的脸,连连向荣臻、向周围的人们磕头。他边磕边哭喊道:“我改,我改,以后再也不偷了。”

郑“哑巴”真的变了。从这以后,他再也没有偷过人家的东西,而是以打短工、背柴卖炭过活。几年后,他靠自己的积蓄娶了媳妇成了家。

从郑“哑巴”的变化中,聂荣臻悟出了一个道理: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包括恶人当道的现象,迟早也要被改变。

陈食小学的校舍,建立在旧式庙宇“三官殿”里。庙宇的横梁上绘满了五颜六色的图纹,四壁排列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神龛神像,就连庙宇两旁的耳房里,也有许多泥菩萨。聂荣臻进校那年,学校已建立3年。由于学生的不断增多,庙宇太小,影响了教学。许多教师和学生纷纷提出去掉神龛神像,以扩大校舍。校长也多次出面与当地庙宇会首进行商谈交涉,但遭到了拒绝。聂荣臻考进学校不久,新来了一位姓杨的老师,他家离学校很远,可学校又没有房子住。聂荣臻和同学们只好把自己住的耳房腾出一间,让给杨老师住。

这天,聂荣臻左思有想暗暗下定了决心。晚上,趁着天黑人静,他带领几个同学悄悄地把耳房里的泥菩萨一个个打碎,然后搬走。聂荣臻在耳房门口贴了一张醒目的字条,上面写着:“玉皇圣谕:天地水三官,即日当乔迁。”第二天清晨,同学和老师们看见了字条,都惊诧不已,议论纷纷。不少师生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他们心照不宣:“既然是玉帝旨意,就应帮助三官殿菩萨搬家。”师生一齐动手,很快就把那些既占地、又无用的神龛泥像全都打掉,搬走了。

消息不胫而走,当地庙宇会首们找上门来了。他们恼怒地指责学校冒犯了神灵、祖宗,要求立即查处此事。可是查来查去终无结果。校长为了缓和矛盾,尽快平息这件事,出面买了香烛作祭,送菩萨们“升天”。

事情终于过去了。不仅老师们有了住处,有了办公室,学校还增加了教室。

聂荣臻“打菩萨扩校舍”的事,也就这样在学校师生间流传开来。

在江津读中学期间,校方要按期对在校学生进行身体状况普查。这也是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新学校与旧学堂不同的一个标志。

新学期开学不久,学校就发出通知:为迎接川东督学来校巡视,近日内学校要对在校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聂荣臻对检查身体,态度一贯是积极的。这次体检,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往常一样——良好。不过,聂荣臻的同班同学桂万年(不是以后留法勤工俭学的桂万年),却被查出“患有肺结核”病。这一消息传出,全班立即炸开了锅。在那时,肺结核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加之此病又有较强的传染性,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惊慌和不安。

“同学们莫要惊慌,传染归传染,咱们还要相信自身的抵抗力嘛。”聂荣臻知道桂万年的病情后,深表同情,他对身边的同学们说:“桂万年得了这样的病一定很痛苦,咱们千万不能歧视他,要知道。七分精神三分病'哪。”

“不行,不行,要让他赶快离开,越快越好。”班里一个阔少冲着聂荣臻嚷了起来。

学校是住读,每个宿舍有6名学生,这个阔少恰巧与桂万年同在一个宿舍里。当他听到桂万年得了肺结核,脸都吓白了,一个劲儿地吵嚷:“这还了得,传染给我咋办,宿舍里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两天后,学校一位姓李的学监来到了聂荣臻所在的八班宿舍,当众宣布了校方的决定,令桂万年3日内搬离学校。桂万年终于要被强令退学了。痛苦万分的桂万年,此时竟说不出一句话,呆呆地站在床边,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衫。

“李学监,有病应该赶快医治,但学也是要上的呀!”望着即将转身离去的李学监,聂荣臻从围观的同学中挤了过来,对李学监说。

“不行不行,学校的决定不得违抗。”

“学校不是常说要爱护学生吗,人家生了病就马上令其退学,不通情理嘛!”聂荣臻辩解着。

“对呀,学校爱护学生怎样体现?”

“李学监,请你再向校方讲讲,把桂万年留下来吧。”

“让他离开学校,不是置他于死地吗?”

……

同学们围住了李学监。李学监转过头来,望了一眼桂万年。他下意识地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面带难色地说:“中途辍学是令人遗憾,可是这病传播开来于大家健康不利呀!校方是为大多数同学着想,不得不这样做的。”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是呀,再想想办法吧。”

“什么办法?难道你们就不怕传染?”李学监听到同学们的恳求,有些迟疑,“再说桂万年同学身患疾病,需要人照顾护理,你们有谁情愿?”

同学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我。只要校方同意保留桂万年同学的学籍,我愿意照顾他。”

“是聂荣臻!”这时,只见李学监睁大了眼睛,半张着嘴惊诧地望着面前这位文质彬彬、嗓音洪亮的学生会执委委员,半晌才无可奈何地冒出了一句话:“同学们,有话好好说,只要有人愿意照顾桂万年,我再与校方反映,一定反映。”

李学监走了。聂荣臻果断地向同学们补充道:“谁怕传染想搬出桂万年住的宿舍,请便。从现在开始,我与桂万年同住一个房间!”聂荣臻的行为感动了同学,除了那位阔少外,和桂万年同宿舍的其他几个同学谁都没有搬走。同时,他们为聂荣臻的搬进而感到高兴。

就这样,在聂荣臻组织和安排下,同学们七手八脚地打扫起卫生,帮助桂万年消毒清洗。大家还互相凑了一些钱,给家境贫困的桂万年买来了补品。

从这天开始,聂荣臻担负起照顾桂万年的任务,不论学业多么紧张繁重,他从未放弃对桂万年的照顾。聂荣臻还抽出时间,特意跑到一个叫神仙口的地方请来人道医院院长、他的前任生理课教师周宇文,为桂万年诊治。

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桂万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更令人欣慰的是,经校方同意,桂万年又得以与同学们一起读书学习了。

一个金秋的下午,邓褵仙校长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背着双手,深皱着眉头,来回镀着步。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列有十几个同学的名单。从邓校长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一定是什么不愉快的事,引起了他的烦恼。

“笃,笃,笃。”有人在敲门。

“进来!”邓校长满脸不高兴地从鼻子里哼了一句。

“校长,您好!”

邓校长慢慢抬起头,透过镜片他看清来人是聂荣臻。“啊,咳,有什么事吗?”

聂荣臻是学校里的优等生,邓校长对他很熟悉,一见是聂荣臻找他,邓校长的口气缓和了许多。

“校长,今天上午班里有几个同学到郊外游玩,偷摘了群众的桔子,违反了校规。我听说学校要将他们开除!”

“是的,我们江津中学不是普通的学校,这些同学太不像话,为了几个桔子,竟毁坏了学校的声誉。”

“这些同学的行为的确令人气愤,不过……”

“不过什么?”邓校长板起了面孔追问道。

“这些同学是初次犯错误,我想如果他们接受了批评,校方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呀!”聂荣臻试探着对校长说。

“噢,原来你是到我这里替他们说情的。”

“是的,校长。”望着邓校长严厉的面孔,聂荣臻有点犹豫,他停顿了片刻,继续对校长说:“那些同学对自己的行为都很后悔,他们听说学校因为此事要将他们开除,都哭了。”

“你说的是真的吗?”校长拉长了声调。

“是真的,校长!”突然,门外涌进来七八个学生,他们站在聂荣臻的身后异口同声地对校长说:“他们哭得很伤心,都不愿意离开学校。”

“这是他们自找麻烦,平时他们是怎样接受教育的!”望着面前的同学,校长心里很清楚,他们都是学校里的好学生。不过,中午发生的事,实在令他生气,随即脱口而出:“不将他们开除,校风难正,我这个校长如何当下去。”

江津中学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历来很严格,平时学生是不允许随意出校门的。也正因为如此,同学们在难得出外一游的时候,竟忘乎所以做错了事。

考进江津中学读书,很不容易,就这样被学校开除,也实在是遗憾。聂荣臻不甘心这十几个同学就这样离开学校,他定了定神,鼓起了勇气:“校长,学校对学生历来重在教育。我想在他们承认错误的基础上,再加强教育,他们是不会重蹈覆辙的。”

“谁敢保证?”校长紧逼了一句。

“我敢保证!”聂荣臻昂起头,坚定地回答。

其他几个同学也都乘势跟着说:“校长,您放心,我们保证。”

“我们保证。”

邓校长终于接受了聂荣臻他们的意见,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让聂荣臻写下保证书,并让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依次签名留据。在保证书的右下角聂荣臻注明的时间为1918年9月9日。

“叮……”下课的铃声刚一响过,各班的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向学校西墙内的食堂跑去。一日三餐,最紧张的是吃午饭,大家都想早点吃完饭,省出一点午休的时间。

聂荣臻每次离开教室的时间都比较晚,他不习惯为了早点打饭而和同学挤来挤去。这天,他走进食堂,不禁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饭桌前只有少部分同学在吃饭,大部分同学却手持空碗有些站着,有些坐着,还有些围着盛饭的木桶互相议论着、敲打着,没有了往日食堂吃饭的气氛。

“咋回事?”聂荣臻向围着木桶的同学问道。

“嗨,又没有饭了。”

“只有一点饭,谁赶上谁吃。”

“这叫咋回事,不吃饭下午怎么上课!”

“荣臻,你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荣臻,听说有奸商搞鬼。”

同学们团团围住了荣臻气愤地说,有的同学用筷子一个劲地敲打着空碗,发出“当当当”的响声。

“你们想干什么,要造反吗?”聂荣臻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校务主任走进了食堂,他大声地冲大家吼道,“简直是无法无天,不想吃饭就出去!”

同学们被吓了一跳,不作声了,食堂里立即静了下来,有个别同学乘机溜了出去。

“主任,饭没有了,很多同学都没有吃上饭。”聂荣臻打破了一时的沉寂,向校务主任解释道。

“这怎么可能,无事生非!你们是想借口闹事呀!”

聂荣臻向同学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让出一条道:“你不信,请过来看。”

校务主任走了过来,他低头看了看盛饭的空木桶,又看看周围同学们手里端着的空饭碗,脸刷地一下子红了。

“这是怎么回事?食堂搞什么名堂?”校务主任自知理亏,转移了话题,急忙向厨房张望。通往厨房的门和窗口紧紧地关闭着,毫无动静。”

“主任,这段时间食堂煮的饭越来越少,大多数同学都吃不饱。每天不到下课时间同学们就忙着作准备,想早点冲进食堂打饭,否则就要饿肚子了。”

“主任,这几天不仅饭少,饭里还有许多稗子,吐都吐不及。”

“有的同学吃了这样的饭就拉肚子。”

一些胆大的同学开始讲话了。

“主任,伙食好坏是件大事,影响身体不说,饿着肚子又怎么能上好课。再说,同学们都是按规定交的伙食费,饭菜一天不如一天,这样下去迟早要酿出事来的。”聂荣臻诚恳地向主任建议,“学校应赶快查明原因,解决问题。”

“肯定有人捣鬼,要查清楚。”

“是啊,请校长出面解决!”

“吃不到饭,我们就不去上课!”

“我提议,请校长、主任与我们一同进餐,你们说好不好?”

“好!”“好!”人群中不知是谁冒出了这么一句,引起一阵喧闹。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聂荣臻在同学们中的威望很高,他一招呼同学们立即静了下来。“为了彻底搞清原因,我们请主任立即把情况反映给校长,尽快给予解决。”

“我看聂荣臻同学讲得有道理,我现在就去找校长,商量解决问题的措施。”校务主任终于接受了大家的意见,急匆匆地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这天下午,学校召开了紧急座谈会。聂荣臻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

两天后,事情便水落石出了。原来,承包学校食堂的商人,作了手脚,他们克扣了学生的伙食费,有意在买来的大米中掺稗子。学校在同学们强烈要求下,对此事作了处理。很快,学校的伙食得到了改善,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得到了保障。

上一篇: 八、初露锋芒
下一篇: 十、思索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100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