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传、文学传

首页 > 传、文学传> 山高水长

第六章 模范晋察冀

发布时间:2022-10-16 14:4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90

                                                                                                                  

15 毛泽东有言:“五台山,前有

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晋察冀这个地名,年轻一代的人可 能对它已经很陌生了,年纪大的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晋,就是山西省;察,是察哈尔省,旧 省名,首府是张家口;冀,就是河北省。晋察冀,就是这三个省交界的这一大片地方。好比陕甘宁,就是 陕西、甘肃、宁夏交界的那一片地方一样。

在中国革命的早期,由于弱小的革命队伍需要发展, 只好往偏僻的地方钻,几省的接合部往往是敌人力量的薄弱地带,所以这些地方就容易成为革命力量的温 床。

晋察冀这个名字,初叫时感觉有点别扭,多叫几遍就顺口。它是华北的腹地,在它最红火的 时候,名声响亮的很,北平天津的很多大知识分子都愿意来这个地方工作。

这个地区的战略位置 十分重要,它的核心区域位于平汉(北平至汉口)、平绥(北平至归绥)、正太(正定至太原)、同蒲( 大同至蒲 州)四条铁路之间,它像一把尖刀插向敌人的心脏,直接威胁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太 原、大同、张家口等敌人的战略要点。有了它,就可以拖住敌人。

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和 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父亲的命运和晋察冀的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抗战 之初,八路军将士想得最多的,是赶紧到前线杀敌,多消灭敌人。尤其是平型关大捷之后,打出了八路军 的威风,各支队伍都想也来个什么大捷。毛泽东不是这样,毛泽东想得最多的,是创建根据地,是发动群 众,是扩大武装。所以应该说,毛泽东是最高瞻远瞩的,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

91

                                                                                                                  

     


92

                                                                                                                  

1937年9月24日,也就是平型关战斗打响的前一天, 毛泽东发给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说:“山西地方党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之游击战 争,而重点在五台山脉。”

对于创建根据地,父亲是敏锐的。平型关战斗前,115师就派师政治部 主任罗荣桓率政治部机关和骑兵营,翻越山西、河北交界的崇山峻岭,东进到河北的阜平、平山等县,在 冀西山区发动和组织群众了。

10月20日,毛泽东又发出一封重要的电报,指出:敌占太原后,战 局将起极大极快之变化,第115师等部和八路军总部有被敌隔断的危险。因此,拟作以下部署:留115师独 立团在恒山、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15师主力转移到汾河以西吕梁山脉;总部应该转移至孝义、灵 石地区。

根据毛泽东的这个电报精神,中央决定,父亲留守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当时,115师的师部离总部很近,父亲担负这一重任是在五台南茹村由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等 当面告诉他的。随他留下的部队除了独立团,还有骑兵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加上其他一些小单位 ,总共3000人。

对于父亲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在这以前,他一直跟随在中央和毛主席身 边,带的是主力部队,打的是主攻。可现在,他要孤悬敌后,独当一面了。受命的当天夜里,他久久无法 入睡。他本来早就不吸烟了,这时又把烟斗翻了出来,一个劲地吸。

后来我曾经问过有关人士, 为什么当时要把我父亲留下?对方说,你爸爸留下最合适了,他长期和林彪搭班子,资格老,威信高,沉 着稳当,能够独当一面;尤其是他素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他留下,毛主席也放心。

娘 子关失守后,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疯狂扑来,太原危在旦夕。八路军总部和115师主力准备南下。重压下 的父亲这时只想着,要想打开局面,最需要的是干部,有了干部就好办啊。可是,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人 们往往都愿意跟着主力走,很少有人主动愿意留在敌后。还好,左权、任弼时、邓小平这几个老战友很支 持父亲,他们把总部副官长唐延杰推荐给父亲当参谋长,把总政秘书长、曾被毛泽东誉为马背书法家的舒 同也推荐给了父亲。

93

                                                                                                                  

   

94

                                                                                                                  

夜色下,115师主力向南开拔, 父亲与林彪、罗荣桓等老战友话别后,久久地望着自己的老部队消失在山边尽头。这次分手,父亲有些依 依不舍,甚至有些伤感,毕竟离开的人里面,有许多是和他一起从长征路上冲杀过来的,这一走,何时才 能相见?

太原城陷落了,各路人马远去了,在山西北部响了两个月的隆隆炮声停息了,日本鬼子 占领了他们想占领的地方。父亲他们留下来了,他的手下只有3000人,而他们的周围全是正在势头上的日 本鬼子。

孤悬敌后——这个词儿这段时间使用率特别的高。

他们能不能生存下来?

他们能不能立住脚?

他们能不能有个大发展?

这都是一些疑问。有很多人心里是 没底的,他们提出怀疑也是正常的。在华北,日军势如破竹,基本上可以说是一路所向无敌,除了平型关 ,中国军队就没再打一个好一点的大仗,几十万人马稀里哗啦给冲到了山西的南部。如果不是日军把战略 重点转移到上海方向,山西的战局更是糟糕。这样的情况下,被隔断在敌后的这区区3000人,不够日本鬼 子塞牙缝的,要啥没啥,远离后方,能活下来就算不错了,谈何发展?

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心里 有底,在他生前,也没有问过他这事。我只是看到很多材料上说,与主力分手后,他在五台山上写下了两 句话:“为保卫祖国而奋斗到底,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

这可以看作是他的心声了。

11 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嘴的普济寺宣告成立,父亲首先宣布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军区由他任司 令员兼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查国桢任供给部长,叶青山任卫生部长。

父 亲以前是“聂政委”,这以后就成了“聂司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习惯叫他“聂总”,后来他年纪更 大时,又有人叫他“聂老总”。他是聂政委时,他的主要精力是抓政治工作,如今他成了聂司令,还兼着 政治委员,那就得军事政治一肩挑了,而且党、政、军、民都得管。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关心 着悬在敌后的父亲和他的3000人马。毛泽东当然清楚,如果这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创建得顺利,那么,就会 极大地增强八路军在别处创建根据地的信心,这就可以使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成为现实 。共产党靠什么?靠人民,当年在苏区,凡

95

                                                                                                                  

是根据地建设搞得好的时候,部队就能大发展,如今也应该是一样 的。所以,在晋察冀军区正式宣告成立的第二天,毛泽东就给父亲发来电报,电报中说:“阎将无力再过 分干涉八路军之地方工作,故八路军将成为全山西游击战争之主体。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放手发动 群众,扩大自己,征集给养,收编散兵……不靠国民党发饷,而靠自己筹集供给之。”


父亲后来 说:“正是毛主席对晋察冀的关心和厚爱,使同志们的信心越来越足。”

日军兵力不足,确实是 其大患。由于日军正集中兵力长驱直进,后方相当空虚,加上五台县、阜平县不是交通要道,所以日军一 直没来。父亲他们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刀阔斧地开创根据地。

五台县,应该说是晋察冀根据 地最早的立足点。军区成立后,部队没地方住,只好住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 一,那里有三百多座庙宇,这些庙宇,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和尚庙叫作青庙,喇嘛庙叫作黄庙,当时山 上共有汉、蒙、藏、满各族僧人1700多人。

父亲回忆说:“对于这些和尚和喇嘛,我们很尊重他 们,同他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父亲一直记得他第一次上五台山的情景。五台山佛教僧会会长、 大法师然秀,得知聂司令要来看望出家人,特地组织了寺庙乐队欢迎。12个僧人披着袈裟,分列两行,钹 箫笙笛齐鸣,皮鼓小锣轻敲,声音幽雅动人,使人犹如坠入仙境。父亲高兴地说:“真想不到,在这偏僻 的山乡,在这四面被敌人包围的境地,还能听到如此幽雅的音乐。”

父亲亲临寺庙宣传中国共产 党的宗教政策和抗日救国纲领,加上八路军进驻寺庙后,非常爱护文物古迹,对僧侣们态度十分友好,众 僧看在眼里,深受感动。僧侣也是中国人,也痛恨日本鬼子,大法师然秀代表五台山僧众表示:“出家人 慈悲为怀。吾等出家不出国,保不住国家,佛教、寺庙何存!抗日救亡,僧众有责!”

这话说得 太好了。父亲也深为感动。在父亲等人的感召下,五台山寺庙成立了由青年僧人组成的抗日自卫队。他们 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特定环境,积极以各种形式参加抗日,想方设法营救被日军关押的八路军和群众, 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拿起枪,勇敢地与日军搏杀,在当时,仅菩萨顶的和尚就消灭日军30多人,当地群众称 赞五台山的和尚为“革命和尚”。以后,晋察冀军区专门把这些和尚僧侣组织起来,建立了一支抗日自卫

96

                                                                                                                  

队,人称“和尚连”。


2002年9月中旬,我们从平 型关来到五台山,在万佛阁和殊像寺,常青法师和圣 忠法师虽已都年过七旬,但在谈及五台山的和尚、喇嘛们面对日本侵略者奋袂而起抗击其暴行时,他们仍 然掷地有声,情绪激愤。

当年的“和尚连”里,有个法名叫禧钜的小和尚,后来担任了五台山佛 教协会的会长,成为一代法师。禧钜大法师一直没有忘记领导他们抗日的聂司令,2005年11月中旬,83岁 的他到北京办事,专门来到我家,说要看看他们的聂司令。他到父亲的铜像前鞠躬致敬,参观了父亲的纪 念室,还庄严地挥笔题写了四个大字:“功德无量。”禧钜大法师从北京回到五台山不久就仙逝了,这四 个字也便成为他的绝笔。

连五台山的和尚喇嘛都发动起来抗日,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

抗日的火,在五台点起来了。但是父亲总觉得 ,把军区指挥机关设在五台,位置不适中,应该往东靠一靠。他决定到河北的阜平去,那里的位置更好, 更靠近平汉路。平汉路两侧人口稠密,有利于发动群众,扩大武装,也有利于将来向富裕的冀中、冀东发 展。

1937年11月18日,父亲率领军区领导机关抵达阜平县城。从此,这

97

                                                                                                                  

里就成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 中心地区。


然而,父亲他们刚到达阜平的第6天,日军就集中了两万多兵力,沿平绥、平汉、正太 、同蒲四条铁路干线,分8路围攻刚成立的晋察冀军区,妄图扑灭华北腹地的这股新生力量,因为在短短 的时间内,他们就迅猛地发展起来,不断地袭扰各地的日军,令敌人日夜不得安宁,简直不胜其烦。

父亲指挥各路部队迎敌,战斗力强的“老”部队机动使用,新组建的游击队利用敌人对地形不熟 悉,战线过长的弱点,拼命地袭扰他们的后方,破坏交通。一个月的时间里,父亲指挥部队接连打了几个 胜仗,毙伤日伪军1000多人,敌人除了占领几座县城外,一无所获,最后只得于12月下旬全线撤退。

这算是晋察冀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扫荡。这个胜利正式宣告,父亲他们在晋察冀山区站住了脚 跟。

五台山的烽火逐渐向四周蔓延,北平和天津这样的大城市,也感受到了。著名民主人士李公 朴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写道:“英勇的指挥者聂荣臻将军”签署的军区“核桃大小字的布告”,居然贴到 了“恶魔和无耻的走狗所盘踞的北平城内外”,使“敌伪汉奸倒抽一口冷气”。

日本同盟社也发 出电讯,惊呼:“五台山岳地带为共产军在山西蠢动之策源地,更为向山西、绥远、京津诸地方实行赤化 工作之根源。”

有了巩固的晋察冀山区根据地,父亲并不满足。他一直琢磨怎样尽快地向冀中和 冀东平原地带扩展。1937年10月,东北军第53军第691团团长、中共党员吕正操率部进入冀中地区后,举 行抗日誓师大会,改称人民自卫军。不久,父亲派人携带密码到达冀中,与吕正操取得联系,要他们努力 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久,根据父亲的指示,这支队伍开往平汉路以西整训,父亲在阜平 与吕正操见了面。

吕正操后来回忆说,我的父亲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军容严整,正正规规,显得很 严肃,但是对同志却很亲切,使人感觉见到的是一位忠厚长者。他们在一起聊过多次,聊得很开心,晚上 同睡在一条大炕上。他很快把父亲看作自己的师长,有事就向他请示。父亲还把长征时保存下来的一双袜 子送给他,他立即珍藏起来。吕正操又说:“对聂司令的道德风尚我一直是很敬佩的,因为从他身上反映 了共产党的领导作风,所以我敬佩他,感谢他。”

98

                                                                                                                  

吕正操要率所部开回 冀中平原开辟根据地,父亲鼓励道:“敌后游击战争,只要有人民群众支持,在平原也可以进行。你们的 实践是有深远意义的,这是我们党在平原上开创的第一个根据地,你们成功了,对于全国其他平原地区的 抗战,将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后来父亲向吕正操的部队派出不少干部。他们果然在冀中平原站 住了脚,各项工作都搞得红红火火。

在冀中,还涌现出一支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武装,就是后来很 有名的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也称“回民支队”,马本斋和他的母亲白文冠的故事曾经感动过几代中国 人。父亲对“回民支队”的创建和壮大,付出了心血。

不久,在父亲的运筹下,又相继开辟了冀 东、平西、平北根据地。

北岳、冀中、冀东、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建成,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 为华北最大的根据地。

雁翎队、地道战、地雷战,也是晋察冀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地道战,是坚 持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保障,是“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有力支撑,是晋察冀平原军民对敌斗争的独创, 影响巨大。

参加洛川会议的时候,父亲就特别注意到,毛主席一直强调,要充分

99

                                                                                                                  

发动群众,广泛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父亲说,他意识到:“那个时候,毛泽东同志已经想到了 更长远的目标,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后,我们还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只有争取了群众,扩大了 武装力量,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革命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台 分家”,留给父亲的是3000人,司令部机关人手更少,大家开玩笑说:“要问司令部有多少人,一盆菜就 够吃了,一条炕就够睡了。”

父亲做梦都想着自己能够“撒豆成兵”,把这3000人变成3万人,30 万人。他对大家说:“没有武装,一切都谈不上。现在我们只有用滚雪球的办法来发展。”

后来 形势的发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晋察冀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突飞猛进,武装力量的建设更是形势喜人。很快 经八路军总部批准,他们成立了4个军分区,每个分区下辖3个团,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游击支队。对于父 亲来说,他这个司令员腰杆子越来越粗了。

在晋察冀,有不少带有地域色彩的部队名称,如“阜 平营”、“回民支队”、“灵寿营”、“平山团”等等。一看名字就知道这些部队的成分。

父亲 曾给边区的部队起过这样一个名字,叫做“子弟兵”。父亲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称呼,军区创办的《抗敌 三日刊》后来人们习惯称之为

100

                                                                                                                  

《子弟兵报》。这样称呼,就把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 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更能体现军民的鱼水深情,战士们保卫家乡,就是保卫边区,就是保卫祖国。


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来晋察冀考察之后,撰写了《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书中热情地 称颂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坚决打鬼子的抗日部队的兄弟,是在晋察冀生了根儿的抗日军。”

后来,“人民子弟兵”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响遍了中华大地 ,一直沿用至今。

收编杂色武装,也是晋察冀武装力量发展的一个方面。

父亲后来回忆说 :“我们创建根据地之初,大家常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杂色武装之多之广:‘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 几个人,几条枪聚在一起,就可以自称司令。特别是河北省杂色武装较多……仅北平到保定的铁路两侧, 就有十几股较大的杂牌军队。我们不是八路军吗?他们也自称是什么‘七路军’、‘九路军’、‘十路军 ’,招牌比你还大。”

到1939年底,经收编、改造,各路杂色武装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晋察冀 顿时变得“干净”了。

晋察冀的人民武装,真的就像父亲预料的那样,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成倍扩大。

到1940年,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已发展到20多万人,其中主力部队有31个团,近 10万人,由初建时的4个军分区,发展到13个军分区;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到80个县,20多万平方公里,人 口1200万。

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民兵发展到90余万人; 先后调往其他战略区32个团和25个架子团。

主力部队从3000人变成30多万人,扩大了100倍。当初 “五台分兵”的时候,谁能想得到呢?

1938年6月,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来晋察冀之前,在延安 ,毛泽东专门同他谈了话。毛泽东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水浒传》写 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

毛泽东接着风趣地说:“五台山,前有鲁智 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我琢磨,毛主席的意思可能是说,古时候的鲁智深 把五台山搞得不得

101

                                                                                                                  

安宁,而今,聂荣臻把华北地区的日本鬼子搞得不得安宁。


不知我的这个说法是否妥当?



16 新中国的“雏形”

有一次, 父亲对我说:“在抗日战争中,尽管我们的司令部距敌人不过几十华里,尽管有许久战火纷飞的场面,但 是,我们却有一种安全感。在群众的海洋里,安全得很啊!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机关驻在唐县和家庄, 中央分局在阜平易家庄,我每次去开会的时候,只带一个警卫员,我们一人一匹马,一天就跑到了。一路 上毫无危险,走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都给我们烧水、指路,照顾得十分周到。八路军英勇抗击侵略者, 保护了人民,人民同样尽心尽力地保护我们。这就是经过发动群众,在军队和人民之间建立起来的鱼水关 系。我们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的钢铁长城,人民群众又为我们建造了一道十分安全的铜墙铁壁。”

还有一次,父亲说:“依靠人民,比山靠得住。”

父亲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晋察冀根据地是个非 常巩固、非常可靠的根据地,人民完全站到了共产党八路军一边。

说到底,和人民打成一片,是 根据地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1939年1月聂荣臻与彭真、黄敬、关向应、王震

我在阜平县 城南庄读书时的同学王悦,抗战期间随着当大学教授的父亲从北平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她一直记着一件事 情:有一回反扫荡,部队常常没有吃的。一天,喜从天降,他们居然捡到了一只老山羊,当时他们饿急了 ,吵着闹着赶快杀了填肚皮。可是管理员说,这是绝对不行的,聂司令有命令,非得找到失主不可。就这 样,不但没吃成,行军时还得赶着一只老山羊。

王悦深情地写道:“这样的军队,老百姓当然归 之如流水,像戎冠秀那样的子弟兵母亲又何止千万。我亲眼看到披麻戴孝的妇女带着孩子来顶替刚刚牺牲 的丈夫,又看到老母亲用旧席子卷起牺牲的儿子,大哭一场,便立刻又到村口去放哨。”

2002年9 月,我到阜平县城南庄寻访父亲的足迹时,一位叫张建忠的老乡拉着我的手说,他听奶奶讲,一次,他家 的鸡跑到父亲住的院子里,把刚刚做好的饭啄得乱七八糟,父亲的警卫员上前追赶,不一留心把鸡打死了 。父亲严厉地批评了那个战士,让他写了检讨。事后,这个战士在一

102

                                                                                                                  

名干部带领下来到他家赔礼道歉,并送给他 奶奶一块银元。张建忠说:“奶奶把这块银元一直保存了很长时间,后来家里孩子上学,就交了学费。”

著名诗人田间,当时就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他用一首名为《偶遇— —题聂司令员》的诗,记述了我父亲的一个生活片断——

将军,他在我门前/喝过茶,歇过马/将军,他在我门前/和我谈过话 /问过我的庄稼/长得差不差/将军人好/我看连马也好/马拴在树上/树皮也不咬/将军又是威严/又是那么仁 爱/好比山间明月/爱照穷人的路/我告他:这伙人/都在路上烧茶/要欢迎大将军/他笑道:他已走了/呵哈 !上午的事/下午才明白/原来那位将军/就是聂司令员。

在日本鬼子不扫荡的日子,晋察冀根据地是很安定的,人民安居乐业,各项 事业蓬勃开展,秩序井然。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社会风气非常的好。

李公朴先生从大后方来到晋察冀,做了6个多月的考察,在15 个县、500多个村庄进行了调查访问,他亲眼看到,这里是一个新天地。特别是

103

                                                                                                                  

根据地在实行民主政治、改 善民生方面,成就突出,与国民党统治区形成鲜明对比。在国统区,苛捐杂税愈益繁重,人民不堪重负。 国民党军队依靠抓壮丁的办法,把老百姓捆绑到前线,而在这里,到处是参军的热潮。


李公朴在 《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中写道——

抗日民主之花开遍了华北!华北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晋察冀是模范的 抗日根据地……象征着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象征着新中国光明灿烂的前景。它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人们 心头的深处,激荡着每一个爱国者,特别是鼓舞着年轻一代的希望和向往……晋察冀边区是新中国的雏形 !

晋察冀吸引了不少国内的知识分子来访问或工作,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第一个来这 里的,是40岁的美国情报军官、海军陆战队上尉卡尔逊。他是在著名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鼓动下,决定前 往晋察冀的,是经毛泽东同意的。著名作家周立波为他当翻译。

从1937年12月底到1938年2月,卡 尔逊在边区考察访问了近50天,走访了河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父亲专门抽出时间接受他的采访。这位参 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人,说他对面前的一切,既感到新鲜,又

104

                                                                                                                  

感到疑惑,他不明白,共产党、八路军究竟凭 借什么力量,把这样多的民众组织起来了?战争本来是一种军事力量的较量,为什么在紧张的战斗中,还 要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办报纸办刊物,创立法院和邮局,组织政府,建立银行,创办学校,创立剧 社?八路军用以鼓舞士气的“政治工作”,又是怎么一回事?游击战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战法……


他有太多的问题,父亲一一作答。

他说:“你们活动的主要地区,都是荒凉的大山。请将军谈谈 ,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怎样解决部队的供应问题?”

父亲说:“出师华北之前,我也曾担心过 ,深入到敌后,深入到山区,部队的供应可能是个大问题。这个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在人民群众充分 发动起来后,迎刃而解了。”

卡尔逊好奇地望着父亲,期待着下文。

父亲不紧不慢地说: 人民便是我们的一个巨大而可靠的供给部。群众不仅供应部队的吃穿,还负责物质的储存、保护。比如, 部队需要的大批公粮,需要好多仓库储存,可是,在敌后,我们不可能建立大仓库,就是建起来,敌人一 来扫荡,全成敌人的了!部队要打游击,也不可能将那么多的粮食带在身上。怎么办?我们就是依靠群众 ,解决了这个问题。征集的大批公粮,我们并不集中起来,就储存在每个村子里,部队来了就可以用,走 到哪里,哪里都有我们的粮仓。至于粮食的安全问题,也不必担心,敌人的扫荡一开始,群众的第一件工 作,便是保护公粮,把公粮藏得严严实实,敌人根本找不到。有史以来,军队的筹粮就是一个大问题,中 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我们就不必“粮草先行”,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供给部, 这也是我们的一大创造。

卡尔逊听得有点目瞪口呆。他对父亲说:“我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那无非是蹲在战壕里打枪打炮,你打过来,我打过去,士兵都像机器人一样,根本不动脑子,枯燥得很。 你们这种搞法,实在有味道。”

这是晋察冀根据地的初创时期,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但这样的所 见所闻,就已经给卡尔逊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恋恋不舍地走了。

但是,5个月后,卡尔逊又来了! 这回是毛泽东亲自指派作家刘白羽、电影艺术家汪洋和戏剧家欧阳山尊陪他来的。父亲说:“他来了两次 ,这是个有心人哪!头一次他是怀疑,所以他回去,第二次又来了,看看我们究竟站得住脚站不住脚。”

105

                                                                                                                  

这回,卡尔逊的怀疑彻底消除了。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把晋察冀形容为“新中国的试管”,这 是个有趣的比喻。父亲一直记着这位有正义感的美国军官,他是深入晋察冀腹地的第一位外国人。他用一 个外国人的目光,见证了晋察冀发展的历程。

后来有人总结晋察冀的特点,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贯彻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 二是发动、宣传、组织群众特别充分,各种群众组织普遍建立,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广大青年踊跃参军、 参战,是根据地迅猛扩大,部队发展壮大的基础,是坚持长期抗战的保证,军民亲如一家,涌现出很多可 歌可泣的故事;三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统一战线牢不可破等等。

1938年前后,不断 有晋察冀的消息传到延安,延安的目光也一直关注着敌后的晋察冀。

1938年10月5日,中共六届六 中全会主席团,在致我父亲等人的慰问电中称:你们“已经创造晋察冀边区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 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这些都在华北抗战中已经和将要尽其极重大的战略作用,而且你们的经验将成为全党 全国在抗战中最有价值的指南。”

中央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评价。

这便是晋察冀被称为抗日 模范根据地的最早由来。

11月,父亲就晋察冀创建一年来的情况,向中共中央写了一份详尽、系 统的报告。毛泽东看后认为很有意义,要父亲补充修改,然后出版。1939年3月18日,毛泽东接到补充报 告后,复信道:“荣臻同志:你著的书及送我的一本照片,均收到。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东西。书准备在 延安、重庆两处成书出版。”

同一天,毛泽东还致电八路军总部和八路军各师,说“这本书对外 对内意义甚大”。

毛泽东亲自将书名定为《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并为之作序——

晋察冀边区是华北抗战的 堡垒……聂荣臻同志的这个小册子,有凭有据地述说了该区一年半如何实行三民主义与如何坚持游击战争 的经验,不但足以击破汉奸及其应声虫们的胡说,而且足以为各地                            

106

                                                                                                                  

如何实行三民主义,如何唤起民众以密切配合 抗战的模范……


朱德和王稼祥也写了序言。这本书在延安、重庆两地公开发行后,成为第 一本系统介绍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专著,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晋察冀像一块磁石,吸引 着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战斗。父亲特别爱才,尤其对知识分子,备加珍爱。

五台分兵不久,邓拓 就从北平来到了父亲身边,见到父亲,他说自己来五台山之前,已经学会了识别和采集多种野菜,为的是 日后困难时能借以充饥。父亲半开玩笑地说:“好啊,五台山欢迎你这样的野菜书生。”

父亲平 时虽然话不多,但他非常喜爱文体活动,从红军时期起,他就十分重视宣传文化工作。晋察冀军区成立仅 仅一个月后,1937年12月,在父亲的关怀和重视下,就创立了《抗敌报》。同时,还成立了“抗敌剧社” 。父亲为《抗敌报》题词——“民族的号筒”。救亡抗战壁画旁有父亲撰写的评论稿,军区摄影展上有父 亲拍摄的照片,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战事多么紧张,父亲对文化宣传工作自始至终没有放松过,因为他深 知宣传文化工作对根据地建设的作用。他说:“我们的人民需要吃饭,这是首先要解决的;枪炮要弹药去 喂养,这是第二要解决的大事;现在要进一步改造人的脑子,要用大量的文化食粮去喂养它。”

1939年4月,《边区文化》也创刊了,父亲在创刊号上题词说:“《边区文化》是晋察冀军民大众 的精神食粮,将更是战胜日寇有力的一支文化正规军。”

1940年11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 冀日报》,这份报纸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父亲后来说:“大批革命的新闻工作者在异常艰 苦的环境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晋察冀日报》社的邓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领导的《晋察冀日 报》社,在反扫荡期间,经常是一面打游击,一面工作。整个报社精干得很,就是那么几头骡子,驮着轻 便的印刷器材,编辑记者们背着轻便电台。邓拓带领大家,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与敌周旋。”到了1948 年,《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报纸合并,成为了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

《毛泽 东选集》也是最早在晋察冀出版的,时间是1944年7月,由《晋察冀日报》社出版,5卷本,共50多万字。

107

                                                                                                                  

1942年7月,《晋察冀画报》创刊了,画报由著名摄影家沙飞主办。父亲非常喜爱沙飞。这份画报 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抗敌剧社”成立不久,就从城里来了 一批男演员,有刘佳、胡可、杜烽等人,到1939年初,开始有了女演员,如胡朋、陈剑戈、陈群、田华等 人,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演了《松花江上》《张家店》《美人计》《林中口哨》等剧目。

值 得一提的是,在早期的《抗敌报》社,有一位国际主义战士——越南人洪水,他担任报社的副主任,主任 由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兼任。

说起来,父亲和洪水算是故交了,早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父亲就 与年仅15岁的越南小伙子洪水相识。1924年,洪水受胡志明派遣,来到中国参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925 年9月,父亲回国后,到黄埔军校任职,又推荐洪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 ,洪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时起,他成为中越两国共产党的党员。后来他参加了广州起义,与父 亲一同战斗在广州街头。在香港,在江西苏区,洪水几次在父亲的领导下工作,后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 征。他是跟随红一方面军自始至终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4个外国人中的一个,其余3人是德国人李德、朝 鲜人毕士悌和武亭。八路军东渡 黄河后,洪水来到115师,接着又跟随父亲留在晋察冀工作,多才多艺的 洪水主持《抗敌报》的日常工作,多次受到父亲赞扬。1943年,洪水离开晋察冀回到延安。抗战胜利后, 他回到祖国参加抗法战争。1948年,他被授予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志明又派 遣洪水来到中国,担任两国间的联络工作。不久,他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被中央军委分配到军 委条令局任副局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洪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惟一的一个外 国人,也是世界军事史上少见的“两国将军”。

抗战期间,晋察冀的宣传文化工作是有口皆碑的 ,培养了大批文化和文艺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以晋察冀为背景的著名电影故事片就有《白求恩》《柯棣华大 夫》《将军与孤女》《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戎冠秀》《 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数十部。它们都是开在晋察冀这片英雄土地上的艺术奇 葩。

简而言之,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是共产党八路军在华北的堡垒,解

108

                                                                                                                  

放战争时期,晋察冀依然是 共产党解放军在华北的巩固的堡垒,它为后来我们党定都北京,做出了十分特殊的贡献。




17 铁血柔肠

父亲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感 情轻易不外露。但是,在晋察冀,总是有人令他感动,使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热泪涟涟,不能 自禁。

卡尔逊走了,白求恩来了。在那种艰苦的年代里,敢于到敌后来的人,尤其是外国人,在 父亲眼里,都是了不起的人,都值得中国人民永远地记住。至于白求恩,就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都不应忘 记的,因为他是不折不扣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1938年6月17日,诺尔曼 白求恩来到了晋察冀 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金刚库。父亲亲自将他迎进司令部,安排他住在离自己卧室很近的一间屋子里,特别交 待副官长刘显宜,每顿饭都让伙房给他加菜。

父亲看到白求恩跋涉千里,旅途一定很劳累,劝他 先休息几天再谈工作。他却说,他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不要把我当成瓷器来摆设,而是要拿 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白求恩的这句话父亲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他记了一辈子。

父亲代表军区聘他为卫生顾问,他愉快地答应了。父亲总是想从生活上尽量照顾 这个可爱的外国老头,要知道他是放弃了每月600美元的薪水来中国的,在三四十年代,600美元算是高收 入了。但白求恩却谢绝了对他生活上的特殊照顾。他说:“你是司令员,每月才5元津贴,我怎么能要100 元?不行,我要求与八路军战士同样的待遇。”

父亲拗不过他,只得听他的。后来,父亲见他吃 不惯中国饭,给他找了个会烤面包的师傅,他还和父亲吵了一次架。父亲敬佩他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

关于父亲和白求恩的交往,一分区3团团长纪亭榭回忆道——

我在二道河战斗中负了伤,聂司令要我在司令部养伤,伙食上 也交待副官长给我特殊照顾。他和白求恩同我一起吃饭,让白求恩吃大米,他自己却吃小米饭,配咸菜。 白求恩和我问他,他说他爱吃小                            

109

米、咸菜。那咸菜是他自己掏钱买的——当时他的津贴费虽说是五 块钱,实际上因为经费困难常常只发一块钱,就是这样他还不同意用公家菜金给他买咸菜。后来我追问刘 显宜,刘只好说实话:“就那么点大米、白面、鸡蛋和肉,司令员让专门为白求恩同志和你做的。”这下 子,我坚决不吃好饭菜了。后来白求恩发现,也不吃了。

来晋察冀不久,白求恩提出要建一所正规的模范医院,父亲虽然觉得建正规医院为 时尚早,但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求。两个月后,经过多方努力,模范医院在松岩口村落成了,父亲专门抽出 时间出席了医院落成典礼,并当场宣布白求恩同志为医院院长。

然而,模范医院建成没几天,日 军的又一次大扫荡开始了,模范医院很快毁于战火中。父亲担心的事情变成了现实。白求恩情绪有些波动 ,父亲请他吃饭,他面有愧色地说:“我过去不了解游击战争的特点,也低估了法西斯强盗的残暴。目前 要在敌后建正规化的医院,这种想法不全面。我要搞流动医疗队,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

110

                                                                                                                  

父亲为 他的执著而感动,完全支持他的想法。他很快设计出一种名叫“卢沟桥”的药驮子,用几匹牲口,驮上药 品和手术器械,就等于是个小型的流动医院。在大扫荡中,“卢沟桥”及时救治了大批伤员,发挥了重要 作用。除了救治伤员,他还致力于编写教材,到各地传授知识,边区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这个外国人忙 碌的身影。父亲对白求恩大夫深为感谢。

听说冀中和冀东的八路军正在浴血苦战,白求恩一再要 求带医疗队前往。父亲同意他到冀中去,并送给他一匹刚缴获的东洋马,一件被击落的敌机飞行员穿的皮 夹克。父亲说:“冀东你不能去,因为那里的环境太危险。我们要对你的安全负责。”

白求恩耸 耸肩,去了冀中。他在那里工作了4个月后,回来了,见到父亲,他说,准备11月份回国一趟,争取更多 的国际援助,多筹集点资金,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1940年夏天再回来。父亲把他的想法报到延安,中央 复电同意。

然而,他再也无法回去了。10月份,他为一名患头部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时,由 于掏取碎骨,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引发了败血症。紧接着他又参加了雁宿崖歼灭战和黄土岭围攻战,在 炮火中为大量伤员做手术,病情发作了,他顾不上自己,继续抢救八路军伤员。他身边的人发现他病情危 重,急忙用担架抬上他,紧急送往军区。但是已经晚了,1939年11月12日凌晨,这位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 专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于唐县黄石口村停止了呼吸。噩耗传出,边区一片呜 咽……

父亲接到白求恩逝世的电话,当即愣在那里,他惊呆了!许久,父亲慢慢放下电话,一仰 身倒在了床上,顿时泪流满面,无声地哭了。父亲怎么也想不到,白求恩就这样走了,曾几何时,这个有 着菩萨心肠的外国朋友,和他谈心,和他交流,父亲叫他“伯琴”(这是白求恩名字的另一种译音),他 叫父亲“亲爱的聂司令”;他们就像兄弟一样,热烈地憧憬打败日本侵略者以后的情景。父亲称赞他的国 际主义情怀,他却说,是晋察冀边区感动了他,这里有太好的人民和土地。他笑起来,声音爽朗,眉飞色 舞,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可是,转瞬之间,一切皆成往事,不由让父亲肝肠寸断,悲伤不已。

父亲本想立即赶去,无奈日军正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他不能离开自

111

                                                                                                                  

己的指挥岗位。两天后,白求恩的遗书和遗 物送到了父亲的手里。父亲颤抖着手,捧读那封感天动地的遗书。遗书上说:“亲爱的聂司令:今天我感 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每年要买 二百五十磅奎宁和三百磅铁剂,专为治疗疟疾病患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者。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平津一 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比沪港贵两倍……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热忱送给你,和其 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父亲后来一直忘不掉他展读白求恩遗书的那个时刻,他回忆说:“看 到他的临终遗言,想起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对边区卫生工作的建树,我这个有泪不轻弹的人,也 止不住涌出了热泪。”

父亲还说:“白求恩大夫是一个能够让人的灵魂得到净化的人。”

有人把一条鸭绒被拿到父亲面前,说:“聂司令员,这是白求恩大夫留给你的纪念品。”父亲的悲伤达到 了高潮。这床被子白求恩一直使用,上面还留着他的体温和气味。父亲抚摸着那床柔软的鸭绒被,使劲咬 着嘴唇,低着头,半天说不出话来。

11月16日,父亲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纪念白求恩同志 》,文中称赞他为“无产阶级最英勇的战士之一和被压迫民族最忠诚的战友”。

日军在黄土岭遭 到惨败后,更加疯狂地对边区进行报复性扫荡。军情紧急,父亲仍然决定为白求恩举行殡殓典礼。11月17 日,寒风哀号,大地呜咽,父亲骑马赶往曲阳县于家寨村。白求恩的遗体停放在打麦场中间一个蒙着白布 的台子上,父亲迈着沉重的脚步上前,摘下军帽,露出一头短发,他久久地站在这位伟大英雄的遗体旁肃 立默哀,心里一阵阵发痛发紧。一旁的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当晚 ,经父亲同意,白求恩的遗体被秘密掩埋在曲阳县于家寨西南的狼山沟门。为防止前来扫荡的日本人破坏 白求恩的遗体,乡亲们特地用犁将那块地犁了一遍,进行了伪装。

在延安,各界纷纷举行了悼念 白求恩的活动。毛泽东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一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篇,成为对白求恩大夫的最好 的纪念。

1940年1月5日,军区在唐县军城召开了悼念白求恩的万人大会,白求恩的遗体被移至军 城厚葬。父亲用略带哽咽的声音,宣读了被认为是“字字泣血、句句含情”的祭文。祭文中说:“(白求 恩)医术精于华佗,精

112

                                                                                                                  

神比于墨翟。非热爱乎人类,谁曾至于此极。革命未竟,英雄先亡 。噩耗传来,云胡不伤。为君执绋,送葬军城,临穴涕泣,不知所云……”


父亲还在会上宣布, 将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学校,附属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接着,又为白求恩陵墓和纪念 碑奠基。

半年之后,父亲刚从晋东南回到晋察冀,又直奔唐县军城,为白求恩陵墓落成典礼揭幕 。所有这一切,无不寄托着父亲对白求恩大夫的无限哀思。

在后来的岁月里,父亲一直保存着白 求恩大夫送给他的那床鸭绒被。战争年代,父母亲使用过它;1949年进城后,我在北师大附中住校读书, 寒冷的冬天,我便把它带到学校御寒,记得身上老是有鸭毛。但每每想到这是白求恩大夫的遗物,我就感 到十分的温暖和自豪;60年代中后期,我爱人丁衡高在位于陕西秦岭深处的“三线”研究所工作时,鸭绒 被又被他带了去。也就是说,我家两代人使用过白求恩大夫的这床鸭绒被。直到1999年,父亲去世7年之 后,位于故乡江津区的“聂荣臻陈列馆”落成,我才将它转送给陈列馆。它已经很破旧了,只好又套上一 个被罩。

白求恩永远地走了。柯棣华又来了。晋察冀边区总是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 朋友。

柯棣华是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大夫,他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同情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志愿 参加了援华医疗队,他和同伴先到延安,后又转道冀南、冀中,最后来到晋察冀军区所在地。父亲第一次 见到他,就是在白求恩陵墓落成典礼上。父亲后来说:“他热情奔放,富有朝气,又十分谦虚,给人以很 好的印象。”

他的同伴回延安了,他却坚决留了下来。父亲动员他担任白求恩和平医院院长。他 答应了,说:“我要处处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像他一样献身于反法西斯的伟大事业。”

柯棣华 在晋察冀的近3年时间里,父亲像对待白求恩一样,对他关怀备至,他也用实际行动报答边区军民,涞水 战役期间,他带领部分师生组成的医疗队,在13天的战斗中先后收治伤员800多人,为其中的585人施行了 手术。1942年,是边区最艰苦的日子,他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与边区人民拴在一起。 他同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女教员郭庆兰相恋,父亲支持他们结婚。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夫妻两人要求 我的父亲给他们的儿子取名,父亲略一思索,说:“为了纪念中印两国人民

113

                                                                                                                  

的友谊,就叫印华吧!”


柯 棣华患有严重的癫痫病,父亲曾多次建议他离开前线,到延安或者回国治疗一个时期,但柯棣华坚决拒绝 了,他说:“战争环境越来越艰苦,伤病员越来越多,作为一个医生,只要还活着,就不能离开伤病员。 ”

父亲和军区的领导们一直关心着柯棣华的健康,但是,顽固的疾病最终夺去了他32岁的生命。

父亲再一次深陷悲痛的境地,他发表了名为《哀悼柯棣华大夫》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说——

白求恩大夫逝世后,正当 大家盼望后继有人时,柯棣华大夫来了,全军上下无不以得见白求恩第二为极大之欣慰……然而现在柯棣 华大夫竟又不幸突罹癫痫之症,弃我们而长逝!嗟乎!天下竟有如此偶然重叠之惨痛!……他完全把中国 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和印度人民的解放事业一样,而贡献了他的全部心力。他和我们过着一样的简单朴素 、紧张战斗的生活。两年多的时间,他努力于工作,始终是那样勤奋而刻苦,他拒绝特殊的待遇,不计较 个人的享受,朝夕专心致志的唯有工作和学习……

白求恩、柯棣华,这两个光辉的名字是 和晋察冀边区永远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两座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山峰。

新中 国成立后,父亲又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在石家庄重新修建了他们的陵墓。时隔40多年后,父亲说道:“白 求恩、柯棣华同志在晋察冀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至今还栩栩如生,萦回在我的脑际。他们用自己的生 命和光辉业绩所树起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中国人民心头,万古长存!”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 白求恩家乡组团来中国访问,父亲专门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访问团成员。我清楚地记得,访问团送给父亲 一件礼物——一枚经过装裱的红枫叶。枫叶是加拿大国旗的标志,这件礼物可真算是礼轻情义重。

2002年9月,我们到老区寻访时,专程来到白求恩、柯棣华的陵墓前敬献花篮。站在他们的雕像前 ,想到父亲和他们的战斗友谊,我感觉和他们的感情又深了一层,也更加感到自豪。他们都是父亲的好朋 友啊!

2005年8月,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

114

                                                                                                                  

际,柯棣华大夫的夫人郭庆 兰,以及柯棣华的部分印度亲属来北京参加纪念活动,同时来的还有卡尔逊的嫂子,我赶到他们下榻的宾 馆看望了他们,大家又不由自主地聊起晋察冀,聊起那烽火连天的岁月,聊起中加、中印和中美人民的传 统友谊。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另一位国际主义战士——奥地利人施泰因 理查德,1939年初,19 岁的他到达上海,很快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父亲和萧克副 司令热情欢迎他的到来,父亲还按他的德国名字的谐音,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傅莱,据说是走向光明 、走向未来的意思。父亲安排傅莱到白求恩卫生学校担任教员,反扫荡战斗中,他奋勇救护伤员,并且参 加过战斗,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和父亲的赞扬。在边区最艰苦的岁月里,父亲特别批准他使用两根灯捻 的油灯,为他的医学研究提供方便,果然,他利用美国援华委员会提供的青霉素菌种和部分资料,研制出 粗制的盘尼西林,缓和了我军缺乏外伤用药的困难,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1944年,父亲 介绍傅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结束后,原本可以回国的傅莱决定继续留在中国,他说他已经离不开中 国的土地了。2005年傅莱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埋葬到白求恩、柯棣华的墓旁。

晋察 冀的土地上诞生的这些传奇故事,将会一代代传诵下去,成为不朽的历史篇章。

1942年初夏,从 晋东南传来噩耗——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中阵亡!这是八路军在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级 别的指挥官。这使父亲极为悲痛。

父亲的眼前不断地闪现左权那瘦小的身影。左权是黄埔一期生 ,要说起来,父亲还和他有师生的辈分。当年在一军团,父亲就与他朝夕相处,他是军团参谋长,父亲是 政委,他们一直配合得很好。父亲记得,最早见左权,是他到中央苏区不久,到一军团报到的时候,那时 左权在一军团下属的红15军当政委。接着他们一起打漳州,打水口战役,打乐安、宜黄战役,在中央根据 地纵横驰骋。后来左权调红军总部工作。军团参谋长徐彦刚调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后,军委派左权接替参 谋长一职,从此,一直到抗战前,父亲就和他没分开过。

父亲一直记得,左权来一军团报到那天 ,他和林彪想对新任参谋长有所表示,趁过年时准备了一顿淡薄的年饭,而这顿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年饭

115

                                                                                                                  

也没有 吃成,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掉了。


长征开始后,一军团为中央红军打先锋。一路上,左权积极配合 林彪和父亲,做了大量工作。爬雪山过夹金山的时候,父亲和左权都病了,战士们用担架抬着父亲,一上 坡,父亲想起左权行走更困难,就赶紧下来,说:“我可以拄一根棍慢慢地走,左权参谋长还在后边,你 们去抬抬他,帮一帮他吧。”

后来他们一块东征,一块西征,林彪到军政大学后,左权代理一军 团军团长,很多时候,父亲和他睡在同一条炕上,他们经常半夜不睡,聊东聊西,有说不完的话。左权性 格温和,很多地方和父亲谈得来,那段时间,他们搭班子,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的母亲从保安到 豫旺堡找父亲,最先见到的是左权。母亲记得左权特别热情,一说话,他脸就红了。那时他还是单身,很 少有机会见女同志。他张罗着给我父母腾房子,天黑了,父亲还在军团部忙活,他推着父亲赶快回“家” 陪母亲,他调皮地冲父亲挤挤眼睛,脸上挂着羞涩,那意思分明是说:好好陪陪嫂子啊……

山城 堡战斗,不少部队动摇,不想打,左权坚决支持父亲,最终促成了那一个有意义的战役。

接到西 安事变通报的那天晚上,父亲和他挤在一条炕上睡觉,老房东把炕烧得太热,半夜里把炕上堆的谷子和他 们的褥子烤糊了,也把他们烫醒了。这时就接到了蒋介石被捉的电话,他们干脆不睡了,那个高兴劲啊, 个个像孩子一样。

左权以善于做参谋工作而闻名。抗战爆发前,军委调他到总部工作,他与父亲 道别,说:“聂政委,咱们到抗日的战场上见!”他们都来到了抗日的战场上,一呆就是5年。可是现在 ,左权突然牺牲了,这让父亲欲哭无泪,悲伤不已。

我素以铁石心肠自诩,然而今天,毕竟好似无数针尖深深刺入我的 心头!这就是我们的老战友,八路军的名将——左权同志战死在太行山上!

当噩耗传来,同座者均相对默然,在我则 无限的回忆,思念,伴着悲伤……平型关大捷后,聚会五台,重订部署,匆匆离别。从此你在南,我在北 ,各自战斗在太行的两端。前年与必之(吕正操)南下,始                            

116

                                                                                                                  

因你率二纵队于南路未晤为憾。幸在我北返前 ,你仓猝归来,畅谈甚快。检讨了抗日的战术,交流了各方的经验。相约收集整理我们几年来为民族的一 切贡献。哪知这次的把晤,竟为最后的一面!


……

我毕竟是铁石心肠,只知道有你的血迹,不知道有我的泪痕!我们当踏着你的光 荣血迹前进,直到最后的胜利!

仇恨永远在我们的心头,血债没有丝毫折扣!

太行山、五台山上千千万万的战友一致高呼着:左权同志精神 不死!

太行山、五 台山上千千万万的战友齐举拳头向你宣誓:我们一定要报仇!

这是得知左权牺牲那天,父 亲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亲笔写成的《祭左权同志》一文。

他把自己对老战友左权深沉的怀念之 情,都融在了这篇短文中。60多年后,我们来到河北邯郸,在左权烈士墓前,我依稀记起父亲写的这篇短 文,此时仍能强烈地感受到父亲当年的血脉贲张,感受到父亲胸中极度的悲伤和叹息,忍不住落下泪来… …

对战友是这样,对于危难之际的普通战士和人民群众,父亲也是古道热肠,情牵梦绕。

1941年到1942年,是边区最困难的日子。著名电影演员田华,当时是抗敌剧社儿童演出队的小演 员,她回忆说,大年初一,她和汪洋、刘佳等人一商量,说,走!给聂司令员拜年去!他们一溜烟跑去了 ,司令员见小演员们来拜年,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地笑了。他兴致勃勃地坐在一张板凳上看小演 员们跳舞,他们那天跳的是《霸王鞭》,跳得特别卖力,司令员连连鼓掌,说:“跳得好,跳得好!”跳 完了,不知是谁冒出一句:“司令员,我们还没吃早饭哩。”实际上他们是来司令员这儿混点好吃的,因 为当时太苦了,他们馋坏了。司令员二话没说,吩咐炊事员给他们煮饺子。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端 上来了,他们一拥而上,夹饺子,剥蒜,蘸醋吃,唯独桌上一小碗黑色的汤水没人动。司令员就说:“吃 吧,这是酱油,好吃得很!”大伙拿筷子蘸了点,就像小猫似的先用舌头舔了舔,哎呀,又鲜又香!

117

                                                                                                                  

田华写道:“那时我13岁。那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吃酱油。于是,‘哗’一下,全吃光了。 司令员就在那儿瞪着眼睛看着我们吃,也不说话。看着看着,他眼里就亮晶晶的。后来,他给我们说:当 时看着你们这帮小孩,心里特别难过。为什么哪?战争啊,战争是残酷的呀!按理说,你们十二三岁,都 应该在父母跟前撒娇哩!可是,你们却成了抗日战争的一个文艺战士,一个小战士……”

田华说 :“我一直忘不掉1941年大年初一我们吃饺子时,司令员的眼泪。”

田华当时可能想不到,见到人家的孩子,我的父亲 也许就想到了他的女儿。他的女儿不知在什么地方受罪哪!甚至他可能想到,他的女儿已经失踪了,或者 是不在人间了,永远无法见到了。

这些想法一定会让他时常心如刀绞。

1941年,我11岁, 正在上海嘉定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这是后话。

大约是1982年,田华来到我家,说要到阜平 县拍摄电影故事片《柯棣华大夫》的外景。父亲嘱托她,一定给乡亲们问个好。半个多月后,田华又来到 我家,对父亲说:“老帅啊,老区的人民还是那么好,老区的人民还是那么穷。”她拿出一个菜团子,告 诉父亲,阜平的人民现在还有人吃这

118

                                                                                                                  

个。父亲猛地一愣,接过菜团子,久久地凝视着它,半天没吭声, 表情沉重。许久,他才喃喃地说:“我对不起阜平的人民啊……”


那几天,我发现,父亲的心情 一直不好。他还能说什么呢?

1942年春,北岳区大旱,加上日军的封锁,边区闹饥荒,到处缺粮 。当时父亲率军区司令部驻在平山县的寨北村。父亲亲眼看到,许多群众被迫捋树叶、剥树皮度日,有些 部队也采摘树叶补充伙食。父亲指示军区政治部,立即发出训令,要求部队不要在村庄附近采摘已经被群 众当作主食的杨树叶和榆树叶,也不要在村庄附近挖野菜,宁可饿肚子,也不能与民争食。消息传出后, 广大群众深受感动,纷纷找到军区,找到父亲,要求收回这个训令。

60年后,我们来到这里寻访 父亲战斗的足迹,乡亲们仍然念念不忘父亲当年发出的这个训令。他们说,聂司令心里想着大伙,宁可让 部队饿肚子,也不与民争食。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聂司令是有菩萨心肠的人!”

望着乡亲们那 一张张朴实的脸,我忍不住眼睛湿润了。就是这样的人民,你对他好一点,他能记你一辈子。

父 亲在他的回忆录里,特别提到了1942年一次会议上的情景——

我讲到,部队给养困难,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困难,为了渡过 难关,部队要想方设法减轻人民的负担。讲到这里,我想起了老百姓三五成群捋树叶、剥树皮的情形,想 起了被饥饿折磨的孩子,细长的身子顶着个大脑袋,出外讨饭的场面。讲着讲着,心中一酸,再也讲不下 去了。平时大家说我是一个“能够控制感情的人”,但是,那一次,我怎么也控制不住,流了泪,许多同 志也流了泪,会场上一片哽咽声。边区政府的同志讲,一定要保证部队的供应,我们的部队要打仗啊!战 士们饿着肚子怎么行呢!那个时候,军民之间就是这样的紧密团结,同舟共济!几十年后回想起来,心里 还感到热乎乎的。

曾担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司令员的王平,回忆起我的父亲时说,军区有 个骑兵营,该营是在长征后期吴起镇战斗中缴获了一批敌人的战马后,由父亲亲手组建的。抗战初期,骑 兵营屡立战功。父亲对该营感情很深。但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却决定撤销这个骑兵营,因为这时的骑 兵不仅不适应山地作战,而且目标太大容易暴露,已成为反扫荡的沉重包袱,尤

119

                                                                                                                  

其是马匹还要消耗大量粮食 ,给根据地人民增加了负担。按照父亲的指示,800多匹战马退役分散到老百姓家耕地。同时,父亲又决 定保留这支英雄部队的番号,扩建成了无马的骑兵团,编入王平的三分区建制。


没有马的骑兵团 ,也算是一大特色吧。

机关、部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喂马的黑豆为主食,当时军区曾规定, 每人吃3个月的黑豆。开饭的时候,有人戏称自己成了专吃马料的“第二骑兵团”。吃黑豆,很难消化, 不少人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战士们也许想不到,他们的司令员也常常食用黑豆。许多年后,父亲的很多 老部下回忆道,父亲那时就经常以黑豆为主食。就连我的母亲张瑞华,在上海搞地下活动时,就得了严重 的胃病,即使如此,她也得食用黑豆,为此常常胃痛,人们经常见她捂着肚子,皱着眉头,脸色蜡黄,行 动困难。

为了生存,有的部队时常越过封锁线,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背粮,一旦与敌遭遇,就且 打且退,背回来的粮食上常常溅有血迹,吃饭的时候,有时会吃到弹片甚至子弹头。父亲想到这些,往往 吃不下去,他尽量节省,把饭量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但是,当他听说一分区一团有个重机枪班长,块头极 大,在部队粮食标准大大减少之后,饿得扛不动机枪时,他破例批准这个班长吃双份口粮。他听说抗敌剧 社的田华、张华等“小鬼队”的孩子们吃黑豆,还挖野菜,采老乡们一般不吃的杏树叶充饥,他的眼睛突 然湿润了,心疼地连声说:“不能让孩子们吃这些东西,剧社的粮食定量不减,不能减!”

父亲 还特别嘱咐部下,凡是讨饭要饭的小孩子路过军区机关驻地,一定要把可怜的孩子们叫到机关食堂,让他 们吃一顿饱饭。

为了战胜困难,父亲叫司令部的人员养猪、种菜,他自己带头,养了两只奶羊和 四只来杭鸡,反扫荡时就把它们放在筐里,驮在骡背上带着走。房东霍延龄的二女儿翠婷得了天花,病得 厉害,父亲天天让翠婷喝他的奶羊产的羊奶调理身体。那段时间,不知有多少伤病员喝过父亲提供的羊奶 。

养羊、喂鸡——人们也许很难把这种事情同一位高级将领联系起来。这在八路军以外的其他军 队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最艰苦的环境中,父亲就是这样与老百姓和他的部队同舟共济、生死 与共的。

最艰苦的日子逐渐过去了。

就在这一年,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日本侵

120

                                                                                                                  

略军控制下的北平,市民为抢购粮食,一次就被踩死踩伤30多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河南省, 这一年的大旱饿死了300万人。而在晋察冀根据地,很少发生饿死人的现象。两相比较,说明共产党创立 的抗日根据地,是真正的光明所在,希望所在。


上一篇: 第五章 威扫敌倭青史留
下一篇: 第七章 决战华北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