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晋察冀日报史》序
发布时间:2017-07-20 10:20 作者: 来源: 点击数:3174
(1991年5月28日)
序
《晋察冀日报史》出版了,这是值得祝贺的喜事。
《晋察冀日报》是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创刊,伴随晋察冀边区根据地一起,发展壮大起来的。它从1937年12月11日创刊,到1948年6月14日终刊,坚强地战斗了10年6个月。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中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区党报之一。
在晋察冀边区党的领导下,它宣传了中共中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宣传了边区党所制定的具体方针政策,热情讴歌了边区军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英雄业绩,及时地揭露了敌人的种种阴谋和罪行,有力地批判了各个时期的有害倾向和错误思想,起到了鼓舞人民,团结人民的集体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晋察冀日报》始终不懈地宣传毛泽东思想,不仅在报纸上,还在报社出版的书刊上,不时刊载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和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论述,并于1944年5月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五卷本)。
这个报,反映了晋察冀边区的现实,促进了根据地的建设,成为晋察冀党政军民光辉历史的见证。
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残酷频繁“扫荡”,封锁围攻,轰炸破坏,在舒同、邓拓、刘平、张致祥、吴砚农、胡开明等带领下,报社精干的新闻队伍,“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在五台山、恒山、太行山地区,游击出报,长年与敌人周旋。编辑,记者,工人和干部中,牺牲了40多名新闻骨干。并冲破千难万险,不断把报纸发送到党政军民各机关,团体,学校和广大读者手中。人们在反“扫荡”作战中收到源源而来的铅印日报后,交口称颂。于力教授有感于这动人场面,写诗赞颂“新报犹然排日来,可怜鬼子妄相摧!”
在战争中,还培养出新闻、宣传、广播、出版、印刷、发行、电讯等方面革命的专业干部近千名 ,为迎接全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一大批骨干人才。
《晋察冀日报》在危难之中崛起,经受了极端艰苦的战争考验,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有:
依靠党的领导,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毛泽东思想办报。在政治方向上,和党保持完全一致。公开地鲜明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批判反人民的谬论。实事求是地报道,不说假话,空话,坚持了党报的党性原则。
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为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的各项斗争服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的群众性。
团结对敌,对坏人、坏事坚决斗争,对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各种消极落后现象,认真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发扬了新闻工作的战斗性。
不怕牺牲,坚持办报。在敌后游击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出报,从未停刊过,坚持了报纸出版的连续性。
创办这份报,是在开辟根据地初期,我和黄敬,舒同等同志商量决定的。从当时的晋察冀省委起,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北方分局,北岳区党委,都把办好党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彭真同志对办好这份报,特别重视。边区党委机关和军政领导机关以及各人民团体,对党报都很关心支持。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为报纸的出版,给予了全力的支持。由于全党办报,军民办报,加上新闻队伍,百折不挠,虽然路途艰辛,但步步取得了胜利。
沙飞、洪水、邓拓等同志,先后领导过这份报纸的编辑出版工作,尤其是邓拓同志为办好《晋察冀日报》倾注了满腔热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老同志们,回顾了报社的战斗历程,总结了经验,编写了报史。这是对新闻史和党史的奉献。
聂荣臻
上一篇:为《航路上的群星》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