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评论研究

首页 > 评论研究> 聂荣臻元帅在我心中

从部院合并问题看聂帅的为人

发布时间:2019-11-18 16:50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周均伦

 

1956年,聂帅受领主管科技工作重任后,以热爱祖国的高度责任心,谋划中国科技发展的途径。他认为,中央已经决策要研制导弹、原子弹,从任务目标的高度复杂性,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应该适当集中科技和工业方面的力量,形成拳头,进行突破,才能解决有无问题。在研制成功某种型号后,再交给工业部门组织生产。为贯彻这个思路,1956年10月,成立了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原子弹方面,在原有核能研究机构的基础上,1956年11月,成立了核工业部(以下称二机部),全力进行“两弹”攻关。1956至1961年,五院在导弹研制方面,二机部在原子弹研制方面,都获得了初步的可喜成果,在中国科技和工业基础极端薄弱的情况下,看到了突破“两弹”的希望。有感于此,经聂帅提议,1960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技术上也极为复杂的航空(代号六院)、舰艇(代号七院)、军事无线电电子学(代号十院)3个研究院,在各自领域,进行攻关。

但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想大干快上,希望在人才、设备、材料、经费等方面向本部门倾斜,于是矛盾发生了,首先表现在国防科研与国防工业部门方面。

五院、二机部,因为是新成立的单位,从各方面调集人才、设备、厂房等,其中有些是从国防工业部门调来的。而此时的国防工业部,也正处在发展建设阶段,对调用他们的人才、设备、厂房等,心有芥蒂。五院设计或仿制某种导弹型号,试制任务又大多压在国防工业部身上。国家成立了供应物资、设备、材料、经费等的零字号户头,由于中央重视,供应“两弹”的“零字号”户头,得到优先照顾,更引起国防工业部的不满。用当时极为宝贵的外汇,从苏联或西方国家进口的某些精密设备、仪器仪表等,又大多优先满足国防科研部门的需要。尤其是成立六院、七院、十院3个研究院,所需的人才、设备、用房,几乎都是从国防工业部调拨出来的,不满情绪就更加强烈。

笔者1959年调到国防科委(以下简称科委),不久任科委秘书长安东的秘书,在工作中对国防科研与国防工业部的矛盾就有所体会,仅举一例。当时科委布置了2.5马赫的歼击机研制任务,国防工业部却又布置了2.3马赫歼击机的研制任务。我国能力有限,同时研制性能基本相同的两个型号,有何必要?情况反映到安东这里,他也没有办法,下面的同志更是感到不好理解。(后来实践证明,这两个型号都与当时的国力不相称,结果不了了之。)“飞机乎、导弹乎”的争论,更是此起彼伏。国防工业部认为,应该在发展飞机的基础上研制导弹。科委的意见是优先发展导弹,导弹与飞机协调发展,这也是聂帅的意见。

到1961年夏天的北戴河国防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工委)工作会议上,“尖端挤了常规”、“应该在常规的基础上发展尖端”、“尖端先让让路”、“尖端暂停一下”、“你搞飞船能飞得起来吗?”、“万丈高楼要从平地起嘛”,有人甚至对五院同志说:“满清王朝、张作霖、阎锡山都能搞出东西来,你们为什么就出不了东西呢?”矛盾到了几乎公开化的程度。

为了协调两方矛盾,周总理当时指示,成立一个协调机构。1961年11月,国防工业办公室(以下简称工办)应运而生。工办成立后,所调领导成员大部分是国防工业部方面的领导人,自然倾向国防工业部门,于是,部院合并的呼声逐步兴起。1962年11月,任命二机部部长刘杰、国防科委副主任刘西尧等兼任工办副主任。1963年9月2日,国防工委主动要求撤消,其领导国防工业的任务由工办承担。紧接着工办向中央报告,将国防工业部分解成航空(代号三机部)、兵器(代号五机部)、船舶工业部(代号六机部)。9月17日中央批准了工办的报告。此前已经成立了电子工业部(代号四机部)。这时,部院合并的呼声更高了。为此,聂帅于当年9月27日、10月18日两次主持科委领导人会议,讨论部院合不合并的问题。

聂帅基于本文开头的想法,一贯主张像“两弹”、海、空军、电子学等高度复杂的国防技术装备,要集中力量,进行突破,然后才是组织生产的问题。所以他是不赞成部院合并的。

早在1957年11月22日,聂帅在听取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国防工业部部长赵尔陆汇报五院与国防工业部的关系问题时说:国防科技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五院刚成立,就是要它成为我国科研方面的一个拳头,在国防部直接领导下,在苏联帮助下,短期内迅速发展壮大。目前不仅不能合到工业部去,还要从工业部、有关的高等院校调些人才去加强。1958年7月23日,聂帅在听取张爱萍等汇报组织军事科技代表团去苏联谈判访问问题时说:我们要积极培养力量,建立军队自己的研究设计机构,与国防工业部协作,不宜采取两家合并的办法。事后还专门为此向彭德怀并军委写了报告。

1959年12月,经聂帅同意,科委向中央军委写了成立航空、舰艇、军事无线电电子学研究院的报告。在12月30日军委第9次常委会上,经聂帅提议,与会的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罗瑞卿(此时罗已接替黄克诚任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等都同意了科委的报告。后来因为国防工业部不同意,此事拖了一年。1960年12月9日,就成立3个研究院问题,聂帅代军委起草了向中央的报告。报告说:关于集中工业部的科研力量组建航空、舰艇、电子3个研究院问题,因为国防工业部有不同意见,所以拖了近一年时间,现在工业部已经同意组建这3个研究院,“我们即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事不宜迟,应迅速组建起来。”这个报告获得中央批准。3个研究院于当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并不久列入军队建制。3个研究院成立后,聂帅一再强调科委要加强对3个院的领导和建设,强调研究院要主动为国防工业部排忧解难。

1962年8月2日、3日,聂帅在听取国防工业部领导汇报研究院与工业部的关系问题时说:我们国家技术力量太薄弱,为了集中力量,早日研制出东西来,当前是如何把这几个研究院建起来,打好基础。工厂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研究机构,应该满足,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定要把几个研究院建起来。研究院应该承担工厂提出的任务,这没有问题。但人力、物力一定要集中,只能搞一套。生产要过关,有矛盾就协调解决。只要把研究与生产的计划,分工协调好,就会互相促进,不会存在问题。我们国家只有这么一点力量,决不能分成几套。研究力量必须集中,这一点不能动摇。8月16日,聂帅与林彪、贺龙、罗瑞卿一起,听取关于国防工业部与地方工业部的关系,国防工业部与几个国防研究院的关系问题汇报。聂帅在会上说:国防工业部这样大,搞好这一摊子可不容易,现在又想把科研、干部培养都抓起来,更不容易。不管是材料、科研、院校,都是为了国防。什么这个部门,那个部门,你的、我的,为什么不搞点全民所有制思想呢?全部搞到国防工业部门,不可能考虑得那样深远、全面。有什么困难提出来解决,不要老纠缠在你的、我的上面。同年11月30日,聂帅听取工办扩大会议情况汇报时,对兼工办主任的罗瑞卿说:科学研究必须独立发展,几个研究院不能与生产部门合并,否则,科学研究会受影响。第二天,聂帅就召集国防科委领导开会。在会上说:昨天已同罗总长说好,几个研究院不能与工业部门合并,罗同意这个意见。今后,科委要做好几个研究院的工作,要根据总参提出的对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由专家研究后,提出研制计划,报军委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1963年2月28日,军委向毛主席、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国防工业建设问题的报告》。报告中说:“为了实现自力更生,我们一定要有独立的研究设计机构,才能研究设计出自己的新产品。因此,将原属生产、使用部门的有关研究设计机构集中起来,成立航空、舰艇、无线电3个研究院,使科学技术力量能够集中使用,形成拳头,同时担负两种任务,既搞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又为目前生产服务,帮助工厂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在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力量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这样做是正确的。”3月14日,中央对这个报告作了批示:“国防科学研究机构和国防工业生产部门的关系问题,可维持现状不变,个别不合适的个别调整。今后主要是从加强它们的协作中,使它们的关系协调起来。”“今后必须照此执行,而且必须稳定一个时期,不要轻易变动。”批示还再次强调“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努力发展电子技术”,这是一个长远方针,必须坚持,不能改变。上述报告和中央批示,是与聂帅的意愿完全一致的。

可过了不到半年,也就是9月,从国防工委撤消,国防工业部分成航空、兵器、船舶、电子等4个工业部后,情况突变,各新成立的国防工业部强烈要求与对口的研究院合并。这样,聂帅于9月27日、10月18日,两次召开科委领导人会议,研究国防工业部与国防研究院合不合并的问题。在会上,与会的科委领导人大体有4种意见:1、维持现状不变。理由是研究院刚成立,已经有了头绪,人们参了军,积极性很高,改过去,思想工作不好做,稳定个两三年再说。2、主张把研究院交给工业部。理由是工业部强烈要求,研究院没有力量,要试制离不开工业部;要经费、物资等都要通过工办口子,经常不落实。交出去后科委只管两头,即对武器装备进行战术技术论证后向工业部交任务,工业部研制出产品后科委负责试验定型。3、航空、舰艇研究院交出去,科委管五院、二机部、电子学研究院(因为“两弹”离不开电子技术),管理上直接对军委负责,不通过口子。4、研究院交出去,五院改成工业部,像二机部一样,科委撤消,合到工办去,实行大一统的国防工业体制。

27日会上,聂帅在听取意见后和插话中表示:1、现在思想不统一,长期争论不休,影响工作。我愿意把研究院交出去,但是担心:过去研究工作、院校工作,国防工业部管时没人抓,领导都集中精力抓生产,完成生产任务。一有压缩投资、精筒整编等任务,首先砍研究机构的。2、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有优越性,但政策不对,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比如,我们培养出几十万大学毕业生,但没出多少骨干,就是因为政策不对。3、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技术落后,就要倒台关门,逼得他去竞争,采用先进技术。我们工业管理上问题很多,任务压得重,对效益、成本考虑不多,因而容易安于现状,偏重搞现成东西,生产老产品,认为越老越熟练,容易完成生产任务。在我国如何把科技推向前进,使工业部门乐于创新,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4、现在争论不休,研究院交出去后,科委工作怎么做?需要研究。聂帅这些意见的实质,很明显是不赞成部院合并的。

在10月18日的会上,聂帅表示:昨天与罗总长通了电话,他意见把航空、舰艇研究院交出去,其他不交。交时要交好,不能一推了事。两个院交出去后如何管理?一是由海、空军提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要求,和试验定型工作;二是建制不变,由科委管研究设计,工业部管试制。我们要提出意见。体制不管如何变,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论证,和试验定型,这两项工作必须由科委管。

此后不久,12月21日,主持科委办公会议的领导同志写信给罗瑞卿,信中说:“最近国防科技工作的体制问题,弄得人心不安。建议你指定人调查研究后,提出意见,报军委决定。从个人来说,我是赞成把六、七、十院,甚至五院及各军兵种的研究院交工业部门好,甚至科委也交工办好。但是,这并不一定对工作有利。”信的最后说,“具体意见,待你有空时或专门研究时再陈述。”此后,部院合并问题的争论就暂时停下来了。

1964年夏天,又酝酿部院合并问题。这年8月23日,聂帅在出席完北京科学讨论会后,去北戴河休息。早饭后,临出发前,我接到总机电话,说罗总长要找聂帅讲话。我将电话转给聂帅。只听到聂帅在听完对方讲话后说:部院合并问题,我不同意这样做法,作为个人意见,你代我反映一下嘛。通完电话就上车走了。这次我跟聂帅去了北戴河。9月17日,我正陪聂帅在海边沙滩上散步,警卫员要我接北京的电话。电话是时任科委副秘书长的范济生同志打来的,他说:昨天中央已经决定部院合并,给不给聂帅报告?你考虑。接完电话,我知道聂帅不同意部院合并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心想不说算了,免得他生气。但当我回到沙滩时,聂帅问,谁来的电话?我说是范主任(范曾长期任聂办主任)。聂帅又问,他说些什么?我没法了,就说中央已于昨天决定部院合并。聂帅听后,一句话不说,只是闷着头在沙滩上来回散步。可以看出,他心事重重。第二天聂帅就回到了北京。范济生到火车站来接聂帅,先见到我,就神情紧张地问,部院合并问题你给聂帅报告了吗?我说已经报告了。他说这下糟了,中央叫先不要给聂帅说,由周总理直接给聂帅谈此事。由此可见,众所周知,聂帅不同意部院合并的坚定态度。但当时聂帅见到范,没有问什么。

后来知道,在9月3日的工办会议上,罗总长要科委一个月内拿出对部院合并问题的意见。实际上此时工办已经有了部院合并的方案。所以科委还没有上报意见,在9月16日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第9次会议上,罗总长就部院合并及五院改为导弹工业部问题,口头向周总理作了汇报,获得周总理首肯。这才有了“昨天中央已经决定部院合并”的说法。(注:中央1964年11月23日通知五院改成七机部,决定部院合并的中央通知时间是1965年2月21日。)

遵照罗总长指示,科委于9月23日以办公会议的名义,写了给罗总长并报周总理、军委、中央的报告。报告大意是,同意部院合并,撤消科委,将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定型,统统交国防工业部,或者将科委改为只管战术技术论证和试验定型的机关,科委管的高等院校也交出去。差不多与此同时,工办于9月26月,向罗总长并周总理写报告,建议将五院改成第七机械工业部。

10月9日,罗总长正式向周总理、邓小平写报告。报告说:“两个文件(指科委9月23日报告、工办9月26日报告),我都仔细看过,现将意见报告如下:1、关于导弹工业问题,还是以成立导弹工业部为好,并按国防工业办公室所提意见暂时定下来,将来情况变了,工作发展了,可能还要修改。2、从军委关于国防工业的建设问题(指前面提到的1963年2月28日军委的报告),写给主席、中央的报告,已经快两年了,看来科研、生产部门以合在一起为有利。不仅对生产有利,也对科研有利,不仅对当前有利,也对远景有利。这是真正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多快好省的办法。这已有大量事实可以说明,绝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已经一致或基本一致。因此条件已经成熟,是应该肯定下来的时候了。…… ”

周总理11月2日对这个报告批示:“小平同志:我同意罗总(指罗瑞卿)意见,聂总已先后与罗总和我讲过,他同意成立七机部(即导弹工业部),同意六院、七院、十院和生产部门合并。”(注:9月25日,科委领导向聂帅汇报过体制改变问题;10月11日,聂帅与罗总长电话中长时间交谈;10月23日,周总理找聂帅长时间面谈过一次。)邓小平11月15日批示:“拟同意瑞卿同志意见。(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彭(真)核阅。退瑞卿办。毛、刘、朱、彭都圈阅了此件。

从知道中央关于部院合并和五院改为导弹工业部的决心后,聂帅以高度组织纪律性,对此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他在10月9日同五院领导谈话时说:“中央决定成立导弹工业部,这是必要的,现在成立导弹工业部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对导弹的发展有利,但要注意,建部时不要轻易把基本摊子拆散了,要保持住这个队伍。”10月16日,他在同国防科委领导谈话时说:中央决定国防科委管的几个研究院分别与对口工业部合并,方向是合下来有好处。合并以后有了矛盾由工业部统一调整。我们移交时态度要积极,注意几个研究院的摊子不要散了。科委是管全军科学规划的,今后工作怎么做?要研究搞出个条条和工作细则来,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我们要有披荆斩棘的精神。10月19日,聂帅在听取五院领导汇报时说:中央已经决定成立导弹工业部,这是必要的,但要注意:1、现有的技术力量不要拆散,这支力量建立起来很不容易,不要因为体制变动而削弱。2、不要影响当前的型号研制。3、既然工办决定调几个厂给你们,就要注意使七机部研究、设计、试制、生产配起套来。4、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是为五院、二机部服务的,你们要注意加强与他们的协作。5、工业部门对发展新东西有保守性。你们要注意不要只顾当前生产,而忽视了长远发展。

部院合并问题决定后,科委领导人产生了很大的思想波动,有人强烈主张取消国防科委。对此,聂帅于当年11月上旬,3次同国防科委领导谈话,大意是:1、科委一定要存在,谁也没有说要取消国防科委,没人抓武器装备的发展工作不行,特别是尖端、复杂的武器,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得要靠国防科委协调。“两弹”试验成功了,了却了一件心事,完成了一个任务,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飞机。2、几个研究院交出去我是同意了的。五院想从十院要几个研究所,说明不给五院配套还是不行,不集中力量不行。3、国防科委与国家科委不能分开。国家科委管基础研究、新材料,国防科委主要管武器装备规划。这些年我兼两委主任,中心任务是为国防服务。基础科学、新材料、仪器仪表,国家科委不管,国防工办能管得过来吗?国防科委管什么?要好好研究,否则思想上不一致,就很麻烦。

在同国防科委领导谈过话后,聂帅考虑了20多天,于12月29日,关于国防科委今后任务问题,写信给罗瑞卿。信中说:国防科技当前总的形势是,“两弹”初步出来了,航空、舰艇、电子技术也有了相当的发展,材料、元件也基本立足国内,科技队伍扩大了,研究、试验基地建立起来了。我军的武器装备已从仿制过渡到创造,今后任务仍很艰巨。过去工作中也有不少缺点,这里不是总结经验,就不细说了。五院成立工业部,六、七、十院归对口工业部建制领导,使国防科委的工作有些变化,但任务还很重,具体讲还有8项工作:1、组织各军兵种、国防科研单位,进行战术技术论证,提出新装备的研制计划,协调各研究机构的任务。2、组织国防科技的探索性工作。3、研究敌方武器装备的新变化,提出我军在战术技术上要有那些防御反击措施的意见。4、组织各国防科研单位之间工作的协调。5、直接领导几个试验基地的工作,组织武器装备的试验定型。6、加强同国家科委工作的结合,通过国家科委向民用部门布置国防科研任务。7、调查各军兵种对武器装备和材料的试用意见,了解部队装备的技术革新情况。8、调查研究国外科技情报工作情况,经常向军委及有关部门反映,研究国防科技的发展方向、技术政策,提出建议。罗瑞卿于1965年1月2日,将信转请周总理、邓小平、彭真阅,并在信上批语:“我认为聂总的意见很好。如你们同意,请批示,由我报告聂总。”周总理、邓小平、彭真都批示同意。

同年5月17日,以《军委文件》(65)第18号,冠以《聂荣臻同志关于国防科委任务问题给爱萍同志及国防科委办公会议各同志的指示信》名称,全文印发了这封信。军委在通知中说“国防科学技术工作,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研究院与工业部门合并后,国防科委的工作不是减少了,而是还有大量的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军委认为只要按照聂荣臻同志指示的八条任务,认真地、切实地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对促进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起更重大更深远的作用。”军委要求各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对国防科技工作应给予各方面的积极支持。

一年以后,“文革”动乱开始。国防工业系统两大派群众组织,对部院合并问题产生了激烈争论。反对部院合并的一派群众组织,要求作为路线问题,开声势浩大的万人大会,揪斗当年主张部院合并的各级领导,特别指名要揪斗罗瑞卿、张爱萍同志(当时他们都已经被诬陷,处于被打倒的境地)。我接到国防科委某领导同志的电话,叫请示聂帅,这个大会国防科委能不能表态支持,并派代表出席大会?聂帅听后说:“部院合并是中央批准的,我们坚决执行了中央的指示。部院是分开还是合并,这是一个组织形式与方法问题,不是什么路线问题。国防科委不能派人参加,还要劝说主张开大会的群众组织不要纠缠这个问题,以免加深两派群众组织的矛盾。”我如实地传达了聂帅的指示。

综上所述,从部院合并问题,可以看到聂帅的为人品格:1、他做事深思熟虑,认准了的事情非常执着,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态度。2、他又有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一旦中央作了决定,即使与自己的见解不同,也不讲价钱,坚决执行。3、他倾心于科学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无论处境如何,坚定支持科学研究事业,不动摇,不后退。4、为人正派,实事求是,不做投机取巧,落井下石,坑害他人之事。

 

                                                                       

(此文写成于2013年3月,共8200多字,2013年发表在《帅乡潮》第44期上。2014年6月又刊登于《星弹主帅聂荣臻》一书上)


上一篇:聂帅在两弹“上马”“下马”之争中的工作
下一篇:聂帅面对试验失败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5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