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传、文学传

首页 > 传、文学传> 青年聂荣臻

四十、在第五次反“围剿”中

发布时间:2019-11-19 10:4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洛甫进入中央苏区。此后,博古与项英等逐渐掌握了中央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同年9月,第三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进入中央苏区。博古、李德等违背毛泽东的作战指导方针,逐步把红军的作战行动引入歧途。

6月13日,临时中央发布《对今后作战计划之指示》,提出红一方面军“分离作战”的方针。随后,三军团东出福建,称东方军。一、五军团留在赣江、抚河中间地区作战,称中央军。这就是所谓“两个拳头打人”,违反了相对弱小的红军必须集中兵力作战的基本原则。结果,东方军入闽作战3个月,打得很疲劳,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自己伤亡也很大。中央军这个拳头则留在原地,除了8月底打了乌江战斗外,只进行了一些小的游击战,基本处于“闲置”的境地。

9月,蒋介石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制定了对备苏区进行“围剿”的计划,其中50万兵力是专门用于中央苏区的。

所以,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面临的是这样的基本形势:

蒋介石:“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步步为营,堡垒式推进,稳扎稳打。用陈诚的话来说是,“抽干塘里的水,捉塘里的鱼”。

博古、李德:“御敌于国门之外”,放弃诱敌深入的方针,先冒险进攻,后消极防御,以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着着被动。

毛泽东:建议红军主力打到外线苏浙皖赣国民党兵力薄弱的统治中心地区去,迫使蒋介石回师救援,解除对苏区的压力。这是高招,可惜未被采纳。

广大红军指战员:在作战中处处感到被动,窝了一肚子火。

8月下旬,林彪、聂荣臻得到情报:敌人第八十师师部率3个团到吉水县的乌江坪修筑堡垒。林、聂分析,敌人孤军突出,当地地形便于隐蔽,于我有利,一军团兵力占优势,来个突然袭击,有把握消灭这股敌人。

8月30日,聂荣臻、林彪率部秘密开进。当时恰逢大雨如注,电闪雷鸣,敌人毫无戒备,真是天赐良机。一军团一、二两师很快包围了乌江坪,然后两面夹击,激战4个小时,歼敌4000多人,活捉该师二三八旅旅长何文鼎,只有师长李思愬带少数卫兵趁夜幕摸黑逃跑了。

9月25日,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了。28日,国民党军4个师抢占黎川,隔断了中央苏区与赣东北苏区的联系,使红军处于不利态势。

博古等震惊于黎川之失,命中央红军正面迎敌,要东方军迅速北上,收复黎川;中央军进攻南丰,牵制敌人兵力,企图守住“国门”。10月6日,三军团在洵口打了个遭遇战,歼灭敌人两个多团。临时中央看不到这次胜利带有偶然性,命令红军乘胜进攻敌人。10月9日,三军团进攻交通枢纽硝石,攻了5天,敌人4个师赶到,再不走,三军团将面临危险境地,只得撤出战斗。

至此,敌人的企图已看得很清楚,就是采取“战略攻势,战术守势”的原则,构筑绵密的堡垒封锁线,逐步推进,你来攻我,就迅速调集重兵,依托堡垒作战,达到消耗和消灭红军的目的。

到10月18日,在硝石到资溪桥20公里的地段,敌人集中7个师又1个旅,构筑硝石到黎川之间的堡垒封锁线。

临时中央不顾这种军事态势上的重大变化,还是命令红军继续进攻。一军团就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投入旷日持久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

10月18日一军团到达资溪桥地区,企图与三、五军团一起,与敌人决战,结果既没能攻占资溪桥,也没能调动敌人,只是疲惫和消耗了自己。

11月17日至19日,林彪、聂荣臻奉命率一军团和新成立的九军1个师,力图在棠阴附近,突破敌人堡垒封锁线,北上袭击敌人。结果在云盖山、大雄关附近,遭到敌人5个师的合围,敌人又出动飞机大炮配合作战。一军团二师政委胡阿林、四团政委肖桃明牺牲,一、二师师长都负了伤,部队伤亡也大,最后不得不撤退。撤退过程中,在军峰山敌人堡垒地带,一军团军团部还遭到敌人一个师的袭击。情况非常危急。聂荣臻动员军团部“凡是有战斗力的,不管是炊事员、饲养员都上阵,进行顽强抗击!”幸而四团及时赶到,才化险为夷。

11月20日,发生了“福建事变”,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联合一部分反蒋势力,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简称“福建人民政府”),与蒋介石决裂。蒋介石立即调集部队去福建镇压。其中第三、第九师从一军团阵地前经过,开向闽西。聂荣臻认为机不可失,指战员们也都摩拳擦掌。

“军团长、政委,快出击吧,再不打还等什么时候!”

“我们是从侧面打敌人,居高临下,再没有这样便宜的机会了。”

聂荣臻、林彪非常着急,赶紧请示。得到的答复是:蒋介石是大军阀,福建人民政府是小军阀,我们就是“坐山观虎斗”,不给小军阀当挡箭牌。

眼看着敌人从自己的阵地面前一路路过去了,大家急得直跺脚!红军坐失了歼敌良机,福建人民政府也因为得不到红军支持而被蒋介石打败。

1933年12月20日,中革军委命一军团西移永丰地区,从那里突破敌人的堡垒封锁线,并且提出了堡垒战的口号,以堡垒对堡垒。结果一军团12月下旬到1934年初,在永丰地区的丁毛山附近,与敌人进行堡垒战。我们的堡垒因限于物质和技术条件,构筑得都比较简单,敌人用炮轰,一炮就轰塌了,使一军团遭受到严重损失。

有人发牢骚说:“不知搞啥鬼呀!我们一夜不睡觉做了一个堡垒,人家一炮就打翻了,而人家的堡垒我们只有用牙齿去咬!我们没有重火器,天天同人家比堡垒,这行吗?!”

聂荣臻看到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心情极为沉重。

1934年1月到3月,一军团接连打了凤翔峰、三岬幛、乾昌桥等一系列战斗,多数打成顶牛或中途撤退。只有三岬峰战斗打得比较出色,在团长杨德志、政委符竹庭、营长陈正湘等的率领指挥下,以一个营的兵力扼守要点,抗住了敌人一个师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多路多批次的进攻。随后,在主力军到达后,又将进攻之敌击溃,打出了红军的威风。

聂荣臻秉笔撰文,赞扬一团二营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这篇题为《把第一团顽强抗战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下去》的文章,作为社论,发表在1934年3月4日的《红星报》上。

面对红军处处被动的总趋势,聂荣臻、林彪焦急万分。2月10日,他们联名向中革军委书面建议:红军放弃分兵把口、宽大正面防御的作战办法,改为以部分兵力防守少数要点,集中主力寻机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但中革军委在博古、李德等主持下,根本听不进这个正确意见,回电告诫,一军团要坚决服从军委的命令。

此后不久,李德来到一军团,讲解“短促突击”战术。他在干部会议上,先是大讲了一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规模阵地战的经验,以后接着说:红军就是要用堡垒对堡垒,敌人修堡垒,我们也修堡垒,与之对抗,待敌人进到离我军堡垒二三百米远时,我军迅速出击,消灭或杀伤敌人后,又迅速撤进堡垒。其实,这个战法在他到一军团以前就在红军中提倡贯彻了。聂荣臻从当年初的毛丁山战斗中,已经从实践中体会到,这个战术是根本行不通的。

李德讲了两个多小时,由于他脱离实际,夸夸其谈,会议结束后,干部还是弄不懂这个战术的奥妙,去问林彪。林彪说:“你们不懂这个打法,我也不懂,不懂就学嘛。现在形势不同了,我们一边战斗一边学习,在战斗中可以学到的。过去我们也只会打游击战,后来我们会打大规模运动战了,我们也要学会正规的防御战。”后来,林彪还写了一篇《论短促突击》的文章,油印后发给全军团干部学习。大家仍然感到莫名其妙。

聂荣臻则认为:敌人堡垒封锁、逐步推进的战术,并不总是在所有的地方,每次只前进二三里,而是看情况决定的。我军主力迫近他们跟前时,他们确实是每次只前进二三里,不会远离堡垒线,待新的堡垒修成后,再行推进。但当敌人判断我军主力离远时,他们也往往采用跃进或急进的方式,前进较大的距离。我们可以采用隐蔽主力的办法,诱使敌人跃进或急进,乘其立足未稳而歼灭之。我军并非完全没有打运动战的机会。

他的这个认识,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4月,中共临时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红军“保卫广昌”,博古、李德亲自上阵指挥。敌人以11个师的兵力分两路进攻。广昌是中央苏区腹地。敌人仍用堡垒推进的战法,但更加小心,每天只前进半里到一里。每进一步,就边修公路边筑堡垒。在这种形势下,红军集中一、三、九军团的9个师进行防御战。李德仍然用他的老一套,在命令中规定:“我支点之守备队……他们应毫不动摇的在敌人炮火与空中轰炸之下支持着,以便用有纪律之火力射击及勇猛的反突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完全是消极防御的阵地战。广昌守备战打了18天,以广昌失守和我军遭受重大伤亡而告终。

敌人占领广昌,在休整一段后,于7月对中央苏区腹地再度进攻。其间,一军团转战于建宁、泰宁等地,又打了不少消耗战。7月13日,聂荣臻、林彪再次致电中革军委,鉴于我军过于逼近敌人作战,有利于敌人以堡垒推进和发挥火力优势,建议我军应部署在离敌人7.5公里以外的地方,待敌人前进时在野战中歼灭,或乘敌人占领某地立足未稳时突然袭击歼灭。建议没有得到军委答复。

9月初,在闽西地区温坊战斗中,林、聂决心改变“短促突击”的那一套打法,结果打了一个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唯一的大胜仗,共歼敌4400多人。

8月下旬,敌李延年集结4个师在闽西朋口,洋坊一线,筑堡前进。一军团奉命抗击这股敌人。8月31日凌晨,敌第三师的两个团从堡垒线出动,由于红军主力隐蔽得好,这两个团一下子跃进了10里,到达温坊筑堡,脱离了他们的堡垒体系,相对成了孤军,为红军提供了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机会。林、聂统一指挥一军团、九军团和二十四师,先以一部兵力切断敌人退路,然后自8月31日晚9时对敌发起突然进攻,战至9月2日拂晓,就把这两个团基本歼灭。

林、聂估计敌人吃了这样的大亏,可能会来报复。果然9月3日,敌三师、九师共出动3个团再犯温坊。林、聂命各部大胆放敌人进来,结果,敌人只以一个团进温坊,其余两个团作为接应,未敢深入。红军又把敌人的先头团消灭了。

至此,温坊战斗胜利结束。这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敌人2000多人,俘虏敌人2400多人。而红军自身伤亡很小。敌人指挥这次作战的第八旅旅长吃了败仗逃回去以后,被蒋介石下令枪毙了。敌第三师师长李玉堂,从中将降为上校。

但个别的胜利已经不能改变整个局势。就总体而言,中央红军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处处被动,已经面临被迫转移的唯一出路了。

9月中旬,林、聂奉命率部回到瑞金。周恩来向他们传达了中央和军委关于红军进行长征的决定。10月中旬,聂荣臻与林彪率一军团离开中央苏区,踏上了长征之路。

聂荣臻在中央苏区三年,身经百战。从实践中,他体会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认清了“左”倾错误领导人所推行的军事路线,是完全错误的。这为他日后成长为杰出的军事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一篇: 三十九、参加大兵团伏击战役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6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