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南薰
发布时间:2017-11-08 10:1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漆南薰(1892—1927),字树棻,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人,经济学家、四川国民党左派活动家、革命烈士,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1915年,留学日本,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4年归国,在上海政法大学任教。1925年秋回到重庆,担任《新蜀报》主笔,积极宣传革命。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向时俊师政治部主任,培训了大批青年参加革命斗争。他不顾反动军阀的恐吓,经常发表文章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罪行,系统宣讲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7年3月31日,被军阀杀害,时年35岁。
1915年漆南薰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和第四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部。图为漆南薰在日本与家人的照片。
漆南薰在京都帝国大学期间,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受其影响和熏陶逐渐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为河上肇。
漆南薰于1925年写成了一部约30万字的专著《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又名《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中国》)。全书以揭露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的罪行为理论中心,在我国政治经济学界第一次根据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提出了“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这一本质问题,揭示了处于半殖民地地位的旧中国遭受到列强残酷蹂躏的根本症结。图为《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中国》。
20世纪20年代中期,漆南薰回到重庆,担任《新蜀报》主笔,积极宣传革命。图为《新蜀报》。
新中国成立初,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徐冰曾说:“当时我们这批青年人读了漆南薰烈士的书参加革命的多。”图为《漆南薰遗著选编》。
1927年3月31日,社会各界在打枪坝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帝炮击南京市民大会”,他被推举为大会执行总主席。图为打枪坝集会。
1927年3月30日,漆南薰的妻子得知反动派要对他下毒手,劝他不要参加打枪坝集会。漆南薰对妻子说:“为打倒军阀而死,重于泰山,死有何憾?”图为漆南薰与妻子。
在打枪坝集会上,漆南薰临危不惧,站立在主席台制止暴徒行凶,中弹受伤后从主席台后的城垛坠下,被埋伏的军阀暴徒逮捕,随即惨遭杀害。图为漆南薰被虐杀后的遗体。
吴玉章为“三三一”英烈题词。
图为位于江津区李市镇的漆南薰烈士之墓、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碑。
家乡人民不忘烈士。图为扫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