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研究成果

首页 > 聂帅研究会> 研究成果>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2015)

巍巍太行铸国魂 ——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的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17-11-20 16:41   作者:杨启华   来源:   点击数:0

我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粮。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可爱的故乡……”这歌声让我们的泪水流淌,让我们的心情是那样悲凉。

我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历史,又是一部英雄的历史。“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这歌声激荡着我们的热血,仿佛身临八路军英勇杀敌的战场。

九月三日,在天安门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激荡着全国人民的心,盛大的阅兵式,挺起了中国人民顶天立地的脊梁。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声音多么嘹亮,震荡着世界,让人民斗志昂扬。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依靠群众和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毛泽东关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的光辉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了抗战的主人,“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就是人民群众成为抗战主人的动人场景。八路军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在艰难危困的敌后生根、发展、壮大、胜利,进而让太行高耸,铸就了我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中国雄魂。

一、敌进我进,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告捷。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同一天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表示全体红军将士,“愿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8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下达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和129师。紧接着三支雄师,在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为首的八路军总部率领下,迎着日军疯狂推进的恶浪,东渡黄河,以太行山为依托,投入了血与火的抗日战争。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115师侧击向平型关前进的日军。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的指挥下,首先在平型关打响了对日军的伏击战……经过一场血战,全歼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多人,缴获大量物资。八路军115师平型关首战告捷,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个全歼日军一个旅团的胜仗,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打出了八路军的声威,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937年11月9日阎锡山太原失守后,毛主席和总部决定,林彪率115师主力部队转移至吕梁山脉,聂荣臻率师部独立团留在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在整个十四年抗战中,八路军乘胜前进,战绩辉煌……特别是百团大战,毙伤日军4,4万余人,伪军5千多人,俘获日军284人,日军缴械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0人,破坏铁路948里,公路3044里,煤矿、物资仓库等战略设施,缴获大量枪支弹药,让日本鬼子受到了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抗战。

二、晋察冀边区铸就了太行雄魂

只有3000人马起家的晋察冀边区,是八路军深入敌后的最前沿阵地,是孤悬敌后的特殊战场。它经历了艰苦扎根、创新发展、誓死战斗、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几个阶段。在八年时间里,晋察冀八路军对敌作战3万2千多次,毙伤日军7万多人,打死了“名将之花”阿布规秀等日军高级将领,毙伤伪军共35万多人。特别是在日军实行一次次大扫荡、大围剿、制造千里无人区和抢光、烧光、杀光“三光政策”的极度困难情况下,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不仅没有退却,反而是向敌后之敌后挺进,扩大了根据地,收复城市70余座,正规军发展到32余人,民兵发展到90余万人,让巍巍太行雄风四射,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展现和国魂的象征。

只有3000人马的晋察冀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它“雄”在哪里?回答是:雄在创新!雄在孤悬敌后的特殊战场上,创造出了斩新的历史!

(一)开创了新中国民主政权的雏型

聂荣臻认为,八路军绝对不能脱离群众。日军占领太原后,五台已成孤立之地,加之该地区群众稀少,必须要到群众密集的地方去。1937年11月18日,他带领边区领导机关,离开五台,来到了西靠山区,东接平原的河北阜平,他称这是“一条游击队之路”。

聂荣臻到阜平之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建立以抗日民主政府为中心的抗日统一战线。他深知国民党政权垮了,必须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才能安定人心,树立起一面大旗,使人民群众和各种抗日力量团结在这面大旗之下。他认为:“只有有了抗日政府,制定出有利于抗日的各项政策,才能发动群众抗日,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同时,部队需要补给、扩充,急需解决的财政等问题,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政府来进行组织和领导。”对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 艰苦创建工作……

1938年1月10日,是阜平县山城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节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聂荣臻作为149位代表中的一员,与各抗日党派、各阶层和群众团体的代表,少数民族的代表以及来自五台山的和尚、喇嘛代表欢聚一堂,正式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抗日政府。大会通过了晋察冀边区政府宣言:“为了创立和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保持华北游击战争,为着统一与整理晋察冀边区内军事财政经济以及一切行政机构,保证持久的必然胜利,为着打击汉奸政权,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争取徘徊歧路的动摇分子,边区有成立政府的必要。”大会还作出了7个决议案,使边区各项工作有了行动准则。

边区政府的成立,象征着边区各党派、各阶层、各人民团体和各

族群众的大团结,是边区新型抗日统一战线的胜利,是边区能够成为一个坚强整体的核心,更是能够顺利开展抗日活动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欣喜万分,把抗日人民政府看成是自己真正的靠山。自然也为更好地发动群众,创造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和更为有利的条件。

聂荣臻要求边区政府,以抗日救亡为总纲,坚决推行减租减息政策,作为发动群众的头等大事,并以此来激励群众,勇敢参加游击队、义勇军,帮助维持社会秩序,推动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工、农、商、青、妇等各种人民群众组织纷纷成立,积极投入抗日斗争,就连僧侣群众和广大儿童都参加到了抗日斗争之中。

在聂荣臻的主导下,边区广大军民在抗日救亡斗争中,出现了一个创新潮: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农村合作社经济;为解决财政困难,开创发行“爱国债券”;为保证部队游击的供给,开创了“村有粮站,镇有粮仓”;为解决武器弹药问题,创办了多个军工厂;还创建了武装宣传队深入敌后开展政治攻势。1942年1月晋察冀分局高干会期间,在聂荣臻倡导下,“抗敌剧社”还创造了三天排演话剧《日出》的奇迹。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文艺座谈会上说:“尽管我们在军事装备上低劣,比不上强大的敌人,但在文化武器这方面,我们并不落后,这是我们的优势和特点。”

晋察冀边区创建抗日民主政权的创新成就,解决了抗战中的各种困难,让人民群众振奋,被中共中央评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统一战线模范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先生到晋察冀边区15个县,500多个村进行了6个月的考察后,写出的《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中赞美道:“抗日民主之花开遍了华北!”“晋察冀边区是新中国的雏型!”

(二)开创了敌后特殊条件下的新型扩军工作

五台分兵,留给聂荣臻的战斗部队只有杨成武的一个独立团和一个骑兵营,以及特务团一部份,显然,这点力量要在敌后生根和战胜敌人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迅速扩大武装力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聂荣臻与参谋长唐延杰商定了扩编计划,得到总部批准之后,即把下属四个分区改编为支队(师),每个支队下属四个大队(团)。编制架子搭起来了,部队的组织建设就成为关键。1937年12月,聂荣臻主持召开了晋察冀军区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队必须下大力气整顿组织纪律、加强部队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到1938年1月,共发展党员4800多名,清除不良分子1300多人,对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以教导营为基础,办起了军政干部学校,任命孙毅为校长,任曾经当过师政委的郑绑维山当主任教员。紧接着又办起了教导团,唐延杰兼团长,郑维山任政委,还成立了抗大二分校、军政干部学校和军区教导团,一年内就培养出了1400多名干部,保证了部队快速发展的需要。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在抓群众参军,部队迅速扩大,阜平营、回民支队、平山团等纷纷成立,农民救国会的农民游击队,工人救国会的工人游击队等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聂荣臻十分很重视对国民党军溃退时失联部队的整合。1937年11月,首先整合了原东北军第53军691团团长吕正操部。后来,先后整合了国民党军失联的满城石振声部、保定李允声部、汤恩伯失联的“别动队”冀东保安队1200多人,徐水警防队共1600多人,国民党军骑兵连长王天存的“察南抗日别动队”,以及地方党组织的第五、第八游击队。

同时,大胆地向“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的杂色武装伸出收编之手。聂荣臻认为:这些杂牌武装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贫苦的劳动人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稍有国家民族观念的人都是可以争取的。有一支活动在北平西山的1000多人的“国民抗日军”,消灭过60多名日军,还奇迹般用步枪击落过一架敌机。后进入妙峰山以西山区,由于缺乏过冬的被服,医药用品和粮食弹药,处境十分困难。聂荣臻亲自修书慰问,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介绍八路军抗战情况,欢迎联合抗日,使该部上下沸腾。很快将其收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后改编为一分区3团。

接着收编了孟庆山、侯玉田的武装游击队,壮大了根据地的力量。 1939年2月,“十路军”、“七路军”共7千来人被收编。一时间竟收编了上万名杂牌武装,及时有效地壮大了八路军抗日武装。对一些土匪武装也采用争取教育的态度予以改造。

创新式的扩军工作,使正规军得到迅速发展,到1940年8月百团大战时,晋察冀边区参加了39个团。最后,正规军发展到32万多人,民兵武装90多万人,使晋察冀边区确定地成为一个基础牢固、兵力强胜的抗日根据地。

(三)开创了“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新战略方针

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八路军抗日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1937年9月21日毛主席给聂荣臻电报:“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这手好戏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和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并强调:“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民运、统一战线等等应环绕于游击战争。”

聂荣臻创新性地执行了中央的作战方针。他结合边区的实际情况,明确而坚定地认为:“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告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转入了主体地位。敌后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艰苦的,要有啃树皮,吃野菜的决心。”

1941年12月,聂荣臻连续两次发动对敌的政治攻势,先后派出数十个武装宣传队,在人民群众密切配合下,深入敌占区,历时三个多月,散发宣传品二百多万件,召开伪军和伪政权成员及其家属座谈会数百次,对敌开展慰问,甚至在敌人堡垒附近举行“樱花节”。聂荣臻还在针对伪军的布告中号召:“审时度势,翻然悔悟,举义反正,为国杀敌,以赎前衍”。这些政治攻势和宣传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进一步向敌后发展的坚实基础。

1942年5月,晋察冀经历了敌人多次的残酷的扫荡,困难重重。聂荣臻在总结反“铁桶围剿”,“三光政策”,“千里无人区”的“大扫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新战略方针。晋察冀边区本来就在敌后,“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就是到边区根据地周边敌人统治下的地区去活动。就是把部队迅速分散,跳出合围圈,挺进到敌人的背后。聂荣臻说:“必须把游击战争发展到敌人后方去,正规军这样做,地方军更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敌人进来了,我们的根据地日益缩小,单靠反扫荡、反封锁、反蚕食斗争,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向敌后之敌后发展,才有出路。就是说敌进我进,你朝我这里来,我就到你那里去,我们钻到你后面去活动,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做活。”多么富有创新性啊!

实践证明,聂荣臻这一创新性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当日军发现八路军向他的后方挺进时,日军的围攻扫荡停止了。但聂荣臻不为所动,而是坚定不移地继续组织力量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强调“必须把游击战争开展到敌人后方去”,“正规军要这样做,地方军更要这样做”,同时,武工队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一周之内逮捕了6000多名伪组织成员,开辟了冀东广大游击区……

向敌后之敌后挺进之后,在平原游击战实践中。还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种种新战法,有力地打击了敌人。聂荣臻这一创新性的战略方针,不仅有效地粉碎了敌人的“铁桶”围剿,还使根据地的武装得到发展,地盘得到扩大,到1943年5月,冀中恢复村政权达3500多个,彻底摆脱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肯定。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致电称:“你们的经验将成为全党全国在抗战中最有价值的指南。”毛主席还称赞:“晋察冀边区是华北抗战的堡垒。”

三、弘扬晋察冀的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晋察冀根据地的发展和成功,有力地证明了毛泽东这一名言。聂荣臻在领导晋察冀边区的创建和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乃至身临险境,最险恶时竟三天三夜不烧火,七天七夜没合眼。但他总是沉着勇敢地用创新的智慧,领导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可以说晋察冀精神,就是聂荣臻精神。这不仅让我们回忆起了聂帅的创新型人生之路:小学时砸菩萨扩校舍;中学时闹学潮,烧日货;南昌起义时策反张发奎部;百团大战中亲笔书信送回日本孤女;反扫荡向敌后之敌后挺进;解放战争初提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建设新中国时期,他不选择的不是权位,而是新中国最需要的科技;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导弹发射了,原子弹爆炸了,氢弹试验成功了,核潜艇下水了,中华民族迅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聂帅有胆有识的创新型人生。

今天,我们正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汹涌澎湃,我们的国家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高速前进。我们应以聂帅创新型人生为榜样,弘扬当年晋察冀边区的那种创新精神,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创新洪流中去,为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单位:北京体工大队


上一篇:聂荣臻领导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 基本经验和历史贡献
下一篇:聂荣臻与晋察冀边区的武装斗争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7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