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研究成果

首页 > 聂帅研究会> 研究成果>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2015)

抗日烽火中的聂荣臻

发布时间:2017-11-20 17:11   作者:杨辉宗   来源:   点击数:0

2010年2月5日,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馆馆长邵铭煌率“国民党中央党史馆抗战遗址大陆寻访团”来到重庆江津。他们参观完“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后,邵铭煌先生提笔在“帅馆留言簿”上写下了七个大字——中华民族的伟人!

这不是简单的七个汉字,它是与聂荣臻元帅不同政治党派、不同政治追求、不同政治信仰的国民党党史高官对他的评价。翻开《聂荣臻回忆录》,聂荣臻元帅在抗日烽山中的事迹一幕幕展现在眼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这个不平凡的年度,献给我们亲爱的聂荣臻元帅。

(一)慷慨悲歌上战场

1937年8月25日,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工农红军以民族大义为重,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下辖三个师,聂荣臻将军被任命为115师副师长,两个多月后,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聂荣臻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师政委。早在3天前,党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我们的战略方针,聂荣臻作为军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他坚决支持毛主席提出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略思想,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会后,部队举行了庄严的抗日誓师大会,分两路渡过黄河,开赴山西前线开展对日作战。

当时整个华北战场是一片失败的景象。日军在占领了平津之后气焰更加嚣张。调集三十万重兵沿交通要道长驱南下,妄图在三个月内就灭亡中国。而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则锐气尽丧,有的部队还没见到鬼子就望风而逃。失败的情绪象遮天乌云一样笼罩着大地。在这样的形势下,八路军开赴前线,中国人民看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

此时的日本,劲头正足。他们有飞机,有坦克,有大炮。炮弹比我们机关枪里的子弹还多,八路军这时候上前线能打胜仗吗?有人这样问。而八路军指战员则认为:即便与从未直接交过手的强大敌人展开血战,也是保家卫国。

聂荣臻将军率领的队伍经过太原时,车站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山西人民,特别是许多东北流亡到此的学生,直到深夜都不肯离去,整个场面充满了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

(二)首战平型关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灵丘两县邻接处,是古长城的重要隘口,地势险要。

1937年9月23日,聂荣臻率115师抵达位于晋东北战略要地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师长林彪觉得这里的地形不错,准备就在这里打响对日交锋的第一仗。当时侵华日军正在华北展开全面进攻,其主力部队分兵两路左右夹击,企图突破平型关,与大同之敌会师雁门关。他们的目的在于打开晋北通路,以大迁回的动作迫使国民党军撤退,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五省的目的。在平型关打一个胜仗,不仅可以阻滞日军的战略计划,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打破日本侵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聂荣臻将军不仅从地形的角度肯定了打胜仗的可能性,更从打胜仗的政治意义方面强调了打好这一仗的必要性。随后,他又在战前动员会议上向全师干部讲解了我们取胜的条件和作战注意事项,动员全师指战员齐心协力,打好出师以来的第一仗。

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之间,有一条长约十多华  里的险要沟段,其地形非常适合居高临下的伏击。24日,115师主力部队按计划在这段沟道的南北两岸山地布署就绪,同时派出一支部队占领镇北高地,以切断敌人后路。25日凌晨七时,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共一千多人进入伏击圈。一声令下,八路军全军指战员立即与敌人展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浴血奋战。八路军乘势将日军压于老爷庙至小寨村的狭谷之中。日军疯狂反扑,企图突围。但八路军英勇、顽强,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扑。激战至13时,八路军将被围日军全歼,战斗结束。

平型关大战,是八路军乃至整个中国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捷报传遍中国,万众欢腾。平型关大捷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且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1985年,86高龄的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平型关大捷时挥笔写下了《忆平型关大捷》——

集思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

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

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

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三)创建根据地

平型关战斗结束之后,根据党中央的决定,115师分出一部分人马,由聂荣臻将军率领投入到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当时聂荣臻将军手下全部人马仅三千左右,要在这样险恶的形势下和这样广大的一个地区建立根据地,力量是非常单薄的。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思想工作和党的政策就更显得非凡的重要。聂荣臻将军作为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他注重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反复向同志们宣传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鼓励大家建立必胜的胜心;二是他坚决执行党中央指示,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按毛主席战略方针办事,努力去打好一场人民战争。

根据地的开创工作异常艰难,没有供给来源,兵力也过于单薄。军区成立时,正值深秋初冬季节,部队驻扎的五台山区已经开始飘雪,而我军很多指战员还赤脚穿草鞋,棉衣就更少了。山区的运输和物资调配也同样令人头疼,此前,一批又一批退败的国民党部队牵走了大批的驮骡毛驴,当地的物资也被他们和日本侵略军洗劫一空。

聂荣臻将军深知党中央派他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使命,他组织制定了贯彻统一战线、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等政策,最广泛地团结群众,只要是赞同抗日、支持抗日,部队就团结他、欢迎他。聂荣臻将军还首创了边区部队是“子弟兵”的提法,体现了军民的血肉关系。这一提法后来发展成为对整个人民军队的亲切称呼。1938年,晋察冀边区在筹备召开军政民代表大会时,曾对和尚喇嘛有没有资格参会产生过分歧,聂荣臻最后表态,和尚喇嘛也是中国人,他们出了家,但没有出国,在民族统一战线中,应该和各民族各阶层紧紧携手,不分彼此,共同抗日。僧侣们很受感动,相当一部分人加入了抗日部队。就这样,人民群众被充分发动起来了,不论部队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拥护和支持。

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聂荣臻带领部队在五台山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随着抗日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不仅在山地站住了脚,而且在平原地区也扎下了根,先后开辟了冀中、冀东、平西、平北等根据地。到1939年,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到拥有72个县1200多万人口、主力部队近10万人,被党中央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统一战线模范区”。毛泽东曾赞誉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有人曾疑惑地问,日军盘据在晋察冀军区周围的大城市和铁路干线,后来又占据了全部的县城和较大的村镇,还经常调集重兵“扫荡”,而聂荣臻的部队远离后方,枪支弹药和物资都得不到任何接济,他们是怎么坚持住,而且还不断巩固和扩大的呢?聂荣臻回答:“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关键的一条,就是发动群众,把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我们就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巩固的‘奥秘’所在。”

对以聂荣臻将军为主的边区军民的努力,党中央一直有着高度的评价。毛泽东主席还亲自把聂荣臻撰写的报告定名为《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代表党中央作了最充分的肯定。

(四)发展游击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掌握了山地游击战的规律,但对于在冀中地区这样的大平原上打游击战,边区抗日军民面临的还是一个新课题。聂荣臻将军坚定地认为,只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可以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原,我们的根据地照样可以牢牢地站住脚跟。通过一次又一次反扫荡斗争的具体实践,边区军民在聂荣臻的领导下,不但掌握了开展平原游击战的基本规律,还先后创造出了诸如地道战、地雷战等多种特殊的作战方式。它们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军的战术思想,后来还成为世界军事史上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成功范例。

1937年11月,日军调集两万多人的兵力对冀西发动了八路围攻,妄图将刚刚成立才半个月的晋察冀军区扼杀在摇篮中。边区军民在聂荣臻将军的直接指挥下,依靠才组建起来的游击武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歼敌一千多名,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扫荡。1938年7月上旬,冀东人民在边区部队的推动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人民武装抗日大起义。这次起义的参加人数突破了20万,其声势之大不但震动全国,在全世界都发生了相应的影响。1938年9月,日军调集五万多人的兵力,对边区机关驻地发动了多路围攻。我军经前后48天、一百多次战斗,歼敌旅团长以下日军五千二百余名,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

在这段时期,边区军民还打了一个影响足以与平型关大捷媲美的胜仗——黄土岭围攻战。1939年11月,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阿部规秀中将亲率其兼任旅团长的第二混成旅团,孤军深入我腹心地带进行扫荡。在聂荣臻将军的直接指挥下,边区部队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先是在雁宿崖打了一场伏击战,一举歼灭日辻大佐率领的六百余名日军。随后又巧妙地将前来报复的阿部规秀诱入黄土岭一带绝地,调集重兵四面围攻。激战中,日军被歼灭九百多名,敌酋阿部规秀也中迫击炮弹身亡。阿部规秀是日军的山地战专家,第二混成旅团在日军中也号称劲旅。这次失败,大大损坏了“皇军的体面”。而且,阿部规秀还是自“皇军”成立以来死在战场上的第一名中将级军官。事后,日本最大报刊《朝日新闻》曾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通栏标题,连续三天对他进行哀悼。

(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绥军区部队为打破敌人的分割包围。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展开了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聂荣臻将军所属部队负责破袭正太路的石家庄至平定段。另外对军区所辖范围内的其它铁路和公路进行破击,以阻止敌人向正太路的增援。8月20日,我军在正太路全线准时发起攻击,顿时整个正太路沿线和同蒲路的部份地段都淹没在了人民战争的枪炮声中。这次战役,我军动用三大军区全部机动力量,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战役的第一阶段,晋察冀军区部队不但参加了破路行动,还取得了攻占战略要地娘子关和歼灭井陉煤矿守敌等突出战果。其中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攻占娘子关。那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先后有国民党和日军连续多年构筑工事,算得上硬钉子。我军战士冒着敌人浓密火网奋力仰攻,经三小时的反复冲击,终于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娘子关头,创造了我军攻击战史上的光辉战例。在涞源城攻坚战中,我军用白刃战彻底消灭了驻守东团堡的敌井田部队。日军的这支部队全部由士官生组成,十分凶狠,他们在激战中曾不顾一切地连续施放毒气,其残部最后竟纵火集体自尽。后来日军为此作有《大日本皇军驻东团堡井田部队长恨歌》,刻于石壁上。我边区军民以游击战和运动战打败了敌人在华北所有机动兵力组成的报复性扫荡,那脍炙人口的“地雷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由聂荣臻将军领导的平山下庄抗日军民创造出来的。

“百团大战”前后历时三个半月,整个华北各战区军民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一千八百多次,毙伤及生俘日伪军共四万三千余名,拔除敌大小据点两千九百多个。边区军民破坏了敌军的九百多里的铁路和三千多里的公路,摧毁了沿路敌军的大部份桥梁、车站等设施,使整个日军的正太路陷于全线瘫痪。这次战役打破了敌人的“囚笼政策”,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我党开创的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实力,有效地遏止了当时在国统区盛行的投降论。在1941年日本军部的军事报告中,东条英机曾这样说,“……敌人(指国民党)迄未进行主力的反攻,只有共产军于去年在华北举行大规模的出击。”

(六)艰苦的反扫荡

聂荣臻将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壮大发展,引起了日本侵略军的极大的恐慌。1941年,日军调来屠杀我东北抗日同胞的臭名昭著的剑子手冈村宁次接任敌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妄图一举扭转其被动局面。冈村宁次素称日本军阀“三杰”之一,他上任伊始,便调集起七万余人的重兵,对我军区驻地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随后又老谋深算地搞了许多阴险毒辣的新招,如什么“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治安强化运动”;对根据地“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以及“铁壁合围”、“分区扫荡”、“逐步蚕食”等等。

在那最艰苦的岁月里,以聂荣臻将军为首的边区首脑机关和普通军民一样,同样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1941年8月底,聂荣臻带着军区机关转移到阜平一带时,曾连续数次遭到敌方的飞机轰炸和重兵围堵。恰在此时,边区一些党政机关却与他们巧遇会合,一下子形成多数属非战斗人员的近万人的队伍。当时的情况是打不能打,走不好走。原地不动更危险,部队陷入极其困难的处境。在此关键时刻,聂荣臻将军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动向,得出敌人是根据电台讯号测出我军方位的,聂荣臻将军决定将计就计,安排军区电台单独行动,运动到一个远离大部队的地区继续发报以转移敌军的注意力。正是由于聂荣臻将军的正确决策,作为边区领导核心的这支近万人的队伍才得以在没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连夜从另一个方向伺隙穿插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在那充满生死搏斗的日日夜夜里,边区军民尽管遭受了巨大的牺牲,但仍出生入死地同敌人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有血有肉的故事,就发生在当时的冀中平原上。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之类可歌可泣的壮举,也正是发生在这次反扫荡的激烈战火之中。在当时那种敌我交织的状态下,我军的一些部队常常被敌人冲散,但各部队的零散人员很快就聚在一起,马上又会组成一个新的战斗集体,顽强地投入新的斗争。例如在1942年的6月9日,两百多名来自不同单位的指战员临时汇集到了深泽县的北宋庄。面对前来扫荡的两千五百多名日军,他们齐心合力,奋勇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持续达十四个小时的激战中,我军歼敌四百多人。最后,坚持到夜幕降临时胜利突围。

在党中央和以聂荣臻为首的军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边区军民共同奋斗,逐步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和蚕食,使晋察冀边区在反扫荡的斗争中坚持下来并得以重新恢复。1942年底,边区抗日武装力量已达五十来万,边区政府管辖有九十八个县两千余万人。1943年9月聂荣臻将军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建并连续奋战达六个年头的晋察冀边区,回到了党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参加“七大”。待到他1945年9月9日重新返回晋察冀之际,伟大的抗日战争已于9月3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七十周年,聂荣臻元帅离开我们已23周年。现在,我们伟大的国家“五个文明”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我们无不思念为中华民族的抗日和解放做出巨大功勋的聂荣臻元帅。抗日烽火中的聂荣臻将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人,他伟大的形象将永驻中国人民心中。

                     

作者单位:江津区政协


上一篇:英雄气 民族魂 家国情 ——重读聂荣臻元帅抗战时期的三幅手迹看抗战必胜
下一篇:浅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 群众工作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7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