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评论研究

首页 > 评论研究> 聂荣臻科技军事思想研究

三、聂荣臻的军事思想的基本特色

发布时间:2017-09-03 16:2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聂荣臻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聂荣臻的军事思想又是他在贯彻落实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并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的总结和发展的结果,具有自身的特色。

(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特色

聂荣臻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敌我力量强弱、优劣的转化,战争的全局与局部,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兵力的集中与分散,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独立作战与协同动作,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等辩证关系都作了深入的探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1、“走”与“打”相结合。在中国革命战争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争得军事上的自主权,做到主动作战,必须讲究“走”的艺术,把“走”与“打”结合起来,高度机动,自由灵活。这是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聂荣臻军事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聂荣臻曾指出:“我们打敌人是艺术,打不过,走也是艺术,走也是为打击敌人。”[1]他说:“游击战争的防御就是走。”[2]“我们打,是为了战胜敌人,敌人不好打,切不可使自己陷于被动,‘走’就是为了尔后战胜它。要善于寻找敌人的空隙,善于在它的包围合击中穿来穿去。‘走’出合击圈的时间要适当,过早过晚,都不行。‘走’不是单纯的转移,必须把‘走’和‘打’结合起来。”[3]在这里,聂荣臻精辟地道出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实质,即揭示了敌后游击战是游与击的结合,是走与打的统一。在抗日战争反“扫荡”中,聂荣臻把“走”与“打”非常恰当地结合起来,使部队既能适时地机动转移,又能抓住战机给敌人以打击,灵活自如,运用巧妙。

2、游击战与歼灭战的统一。在强大的敌人围攻面前,如何消灭敌人保全自己,这是军事指挥官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聂荣臻总结长期军事斗争经验,提出了各部队反围攻所应采取的饱含军事辩证思维的作战基本原则:“(一)首先使用小部队不断袭扰敌人,以消耗和疲惫敌人,相机选择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灭敌一股或一部。(二)在敌人兵力占优势、我军不可能阻止其前进的情况下,以灵活的游击战与敌周旋,我军主力则转入外线实行机动。(三)对深入与据守边区内地的敌人,要连续猛烈袭扰,开展交通破袭战,打击它的运输补给,配合彻底的坚壁清野,以围困的办法逼退敌人。(四)待敌人疲惫已极被迫撤退时,我军集中兵力,抓住敌撤退途中的有利战机,歼灭其一股或一部。(五)在反围攻过程中,各级指挥员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灵活机动的作战指挥。”[4]这些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聂荣臻主动作战、运动歼敌的用兵辩证思维特色。

3、点、线、面的辩证统一。“日本侵略军的致命弱点是兵力不足,可是,它又想把所有的地方都统统占领起来,所以,搞了一套以堡垒推进,‘点’、‘线’、‘面’结合的所谓几何学运动的控制方法,来实现它的企图。要派大量兵力控制整个面,它是办不到的,所以只能据守一些城镇和修筑大批碉堡,控制若干个‘点’,然后通过控制交通要道,把‘点’联成‘线’,再由‘线’扩展到控制‘面’,把整个‘面’握起来。”[5]对此,聂荣臻采取的对策是在敌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孤立它的‘点’,阻止它通过‘线’扩大为面。”[6]在聂荣臻看来要孤立敌人的点,扼制敌人的面,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斩断、分割敌人的线。同时又要下功夫孤立它的“点”。通过发挥游击战的特长,对敌坚固的点予以围困和袭扰;对敌薄弱的点予以拔除和打击;对敌连接的点予以分割和切断;对敌分散的点予以歼灭和夺取;对那些关系重大、直接威胁我根据地的点,不惜余力地予以强夺。

(二)以发动群众为核心

毛泽东认为,兵民乃胜利之本,聂荣臻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非常重视发动群众。发动群众,以群众为核心,是聂荣臻军事思想的特色之一。许多国内外人士到晋察冀边区考察访问时,都向聂荣臻问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能在敌后建立起一个面积如此广阔的抗日根据地?须知他们经常面临日军的重兵“围剿”、“扫荡”,又远离后方,枪支、弹药和物资都得不到任何接济。聂荣臻总是回答说:“关键的一条,就是发动群众,把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我们就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巩固的‘奥秘’所在。”[7]可以说,发动群众是聂荣臻的军事思想的核心。不理解聂荣臻发动群众思想,就不能准确理解聂荣臻的军事思想。

抗战后期,美国延安军事观察员卡尔逊曾两次访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对聂荣臻领导的八路军创建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你们这种搞法,实在有味道,很有斗争艺术,一面打仗,—面考虑许多问题,不单着眼于军事,还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这是我从来没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8]他在佩服之余,也带了一些人员和武器,由美军潜艇送到菲律宾海岸,在那里打起游击来了。但在菲律宾搞了一阵子,也没搞出什么名堂。聂荣臻分析其原因就是“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菲律宾人民对这些美国人的举动抱怀疑,卡尔逊他们人单势孤,当然很难站住。”[9]换言之,卡尔逊学聂荣臻的军事思想时,最关键的就是没有学会发动群众这一思想精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聂荣臻始终坚信,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认为:“任何一个侵略者,要想吞并、奴役、甚至灭亡另一个民族,是极其困难的,也可以说,最终是办不到的。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是这样大的民族,要想征服它,是不可能的。”[10]在他看来,任何战争,只要是侵略性的,都必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面前失败。因为侵略战争是不道义的,会在政治上失去人心。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聂荣臻都走群众路线,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开展人民战争作为战胜敌人的法宝。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聂荣臻指出:“我们要战胜这样高度现代化装备的敌人,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靠人民战争。”[11]同时,他还指出:“人民战争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还是靠它。”[12]

聂荣臻不仅在战争中,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信念,就是在他主持国防科技工作时期,仍然坚持这一信念。他积极提倡依靠科技人员、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1960年12月,他在谈到工厂管理体制要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时,说“领导干部要善于组织大家商量重大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绝不要个人指挥一切,包办一切。对于技术问题,要特别注意和我国自己的专家、技术人员、老工人多商量。”[13]他进一步强调:“我们要依靠群众来管好工厂,这是根本的一条。工厂里的生产、生活,都要依靠群众搞好。”[14]

()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聂荣臻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中的灵活地、具体地运用,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实践中的深化与发展。因而它是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军事科学。

作为一代名将,聂荣臻既要运筹帷幄,统帅千军万马,又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毛泽东军事战略决策,因而他强调既要有总路线总政策,又要针对客观实际,定出具体工作路线、政策和办法。聂荣臻的军事思想是战略与战术、理论与实际、原则与方法的完美结合。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制定了八路军以游击战为主的持久抗战总方针。为此,聂荣臻认为我们“必须认真开展游击战争,而不是把开展游击战争的许多实际问题停留在口号阶段上,不是去空喊‘游击动作’。”[15]他认为认真开展游击战争的“中心关键是如何去具体的指导与组织游击战争的问题。”[16]如何将游击战争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呢?他在领导晋察冀抗日斗争中,总是将游击战争不断地具体化,及时总结、创造了奔袭战、袭扰战、破袭战、夜袭战、伏击战、麻雀战、围困战、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战等多种作战形式,供各地指战员学习模仿,使游击战得到了活化,并要求各地指战员依据敌情、地形的不同,或远距奔袭,或打援,或攻城,机动灵活地各个歼灭敌人,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

再如,在发展国防科技方面,聂荣臻也总是把发展国防科技的方针政策与国防科研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他根据我国国情首先提出了一条“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17]的方针,然后作出了具体安排:“在科研与生产的关系方面,以科研为主;在尖端与常规的关系方面,以尖端为主。在导弹方面,以自行设计的中远程地地导弹为主。”[18]“在确保两弹及其配套设备的前提下,再按空军、海军和陆军大型装备的顺序安排科研任务。”确立国防科技发展的重点后,聂荣臻又把新型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电子元件、精密机械、特殊设备、测试技术、计量基准七个薄弱环节作为主要突破口,并形象地把它们比作居家过日子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叫开门七件事。”[19]这一叫法当时还成了国防科研人员的口头禅。



[1]《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38页。

[2]《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519页。

[3]《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584-585页。

[4]《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433-434页。

[5]《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438-439页。

[6]《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583页。

[7]《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408-409页。

[8]《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486页。

[9]《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487页。

[10]《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409页。

[11]《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541页。

[12]《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542页。

[13]《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437页。

[14]《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438页。

[15]《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213页。

[16]《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213页。

[17]《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816-817页。

[18]《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817页。

[19]《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818页。


上一篇:二、聂荣臻的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下一篇:四、学习和研究聂荣臻的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926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