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传、文学传

首页 > 传、文学传> 聂荣臻青少年时代

父亲的心声

发布时间:2017-09-06 14:2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1935年的春天来了,聂仕先老人的心情极不平静。不是为了蝶舞蜂飞的春景,而是老人在盼红军,想儿子。他常常走出文兴山上砖房(石坝子)居室,站在坝子的高处,面朝东南方向久久地瞭望,思绪跨过重重山岭,飞越道道江河,一颗心已飞到了遵义。老人默默地沉思着,想像着红军的英姿,挂念着儿子的安危。

近来,他常常默默地在大路和小路上转,在田坎和土坡上转,在儿子孩提时读书和居住的地方转。在家里,他拿着“巴篓”和“泥鳅毫”久久地不放。老人慢慢地走,细细地看,深深地想,认真地找。找什么?他想找回儿子的童年。

儿子的童年,老人记忆犹新;儿子的童年,老人历历在目;儿子的童年,搅动着老人的心……

聂仕先自幼过继给四房,他的幼年和童年,没有得到应有的父母之爱,被迫过早地走上了艰难的独立生活道路。他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深深地体验到父母之爱,家庭温暖的可贵;把父爱加倍地倾注在自己子女身上。他竭尽全力、辛勤劳作,想方设法能让子女吃得饱一点,穿得暖一些;期望着聂荣臻兄妹快快长大成人。

聂仕先,在他还只有20多岁时,就已经具有了中年人的成熟性格,一个传统的好父亲的所作所为在他身上体现得很充分。劳动时,他常常肩挎巴篓,或者手拿泥鳅毫,在劳动中休息时,为孩子爬几条泥鳅,捉几条黄鳝、以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甚至有事外出时,他也忘不了这件事。

聂荣臻自幼喜欢吃泥鳅,喜欢吃黄鳝,更喜欢跟随父亲到田间玩耍,看父亲捕捉泥鳅、黄鳝,每捉到一条,他都十分高兴。后来,小荣臻也开始捉泥鳅、黄鳝,每捉到一条,他都十分高兴。后来,小荣臻也开始捉泥鳅、黄鳝了,而且成了生活中的极大乐趣。他捕捉到的,常让妹妹荣昌,让父母亲先吃。当看到妹妹和父母能吃上自己捉到的泥鳅、黄鳝时,小荣臻常表现出一种幼稚天真的得意和自豪。每在这时,妹妹表现出亲热,父母流露着疼爱。

捕捉泥鳅、黄鳝的用具泥鳅毫和巴篓,自然就成了小荣臻心爱的东西了。一次,母亲和舅父唐海潭等人在家里摆龙门阵,聂荣臻手拿着泥鳅毫,一边擦整摆弄,一边听长辈摆谈,当摆谈到婚姻嫁娶说属相时,说某某属“牛”,某某属“虎”,聂荣臻因急于下田捉泥鳅,手提泥鳅毫,正跨过门槛,便猛然回头大声喊道:“我属泥鳅!”话声刚落,就像一只野兔儿一般蹦了出去。大人们先是一愣,随即便是一阵欢快的笑声。母亲心爱地说:“双全这孩子,学他爸捉泥鳅入了迷,热心得很。”舅父高兴地说:“荣臻虽还很小,已看得出,他做事认真,想事专心,有一股子心劲,要好好教他认字才是。”顿了一下,又若有所悟地说:“也该让孩子上塾馆了,要供他把书读出来。”

父亲收活回家后,母亲对他讲了荣臻读书之事。父亲的脸上浮起了笑容,说:“全儿已7岁了,是该让他念书识理了。我们再苦再难,也一定设法供孩子把书念出来。好在,他外公家办了塾馆,同他外公说一说,求他对孩子念书之事,给点资助,多加看管。明年开春后,就送他进塾馆启蒙吧!只是更苦了你啊!孩子在家,还可以帮你照看一下昌儿,帮着做点事情。他上学后,这家务就全落在你的身上了。”母亲连连摇头说:“不,不,我不怕苦,只要供全儿把书念出来,使他知书懂理,什么样的苦我都情愿吃,什么样的累我都愿意受。”

父亲和母亲,通过自己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供养着、培育着、期望着儿子。聂荣臻出国了,父亲和母亲在艰辛的生活中,思念着,盼望着,他们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能够造就学业,早日回国,为民众办事,为这个家顶立门庭。父亲和母亲,更是悬着一颗心,听到动乱的事件、残酷的斗争,为儿子的安危,饭吃不下,觉睡不实,身心受着不断的折腾。

16年过去了!儿子没有使父亲失望,儿子的所作所为大大超出了父亲的期望!儿子没有使母亲不安,母亲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1935年的春天,聂仕先老人听说,中国工农红军到了贵州省,解放了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又听说红军到了四川省的一些县,还听说红军要到川东南来,更听说红军还可能经过江津,而儿子就在红军队伍里,领导着红军。频繁而杂乱的传说,激动着老人的心田。父亲心想,可以见到离家16年的儿子了。老人激动而又有些不安的心情,实实不能用语言充分表达出来。由于形势的险恶,斗争的残酷,老人只能将由衷的想念,急切的盼望,深深地埋在心底。

在1935年1月到5月这段时间里,老人常常一人站在“石坝子”的高处,久久地翘首望着东南的远方,那是贵州的方位呀!老人时而又急速地低下头来,看一看通到家里的石板小路,希望儿子能突然出现在眼前。老入到了儿子渡过幼童时代的“石院子”,到了儿子小学、中学时期的住处“院子”,这些地方的房屋,这些地方的许多场所,这些地方的田、水、树、路,都能引起老人的回忆。老人这段时间在家里,时常出于本能地拿起他家使用多年,保存很好的“巴篓”和“泥鳅毫”,长时间舍不得放下,这是自己当年用来为儿子捕捉泥鳅、黄鳝的东西啊!也是小荣臻常用的工具啊!一家人都吃过儿子用它捉到的泥鳅、黄鳝啊!

这段时间,聂仕先老人心情特别兴奋,他那过早衰弱的病体增添了活力,病痛减轻了,体力增强了。老人一心想着能让儿子回到家时,能吃到好点的饭菜,对地里的各种蔬菜,管理得特别精细:除草、施巴、浇水、治虫样样认真周到。他经常提醒家里人,把猪食添勤点,每天多加一勺玉米,鸡鸭喂好点,蛋要存起来,米要省点出来……老入到女儿聂荣昌家里,要女儿把高兴藏在心里,不准女儿对别人说及红军和她哥哥的事情。老人特别嘱咐女儿:“要备齐炸果子用的糯米、水糖、芝麻、菜油等物,到时候,好给哥哥炸些油果子吃。”还要女儿设法买点做“冻”的调料,好为哥哥做“冻”吃。

提起“油果子”和“冻”,父亲回想着往事,内疚之情涌上心头,儿子最喜爱吃这两样东西,因为家境贫困,未能给小儿子美美地吃上几顿。两年前,妻子逝世时,也还念叼着荣臻要吃“油果子”和“冻”的辛酸事,老人忘不了妻子说的临终憾言:“我们对不起儿子呀!”父亲还对女儿反复叮咛:“昌儿,到时候,你哥哥回来了,你就替你妈妈了却她那个未能了却的心愿吧!好让你妈妈在天之灵能够安息。”追溯往事父女两人痛哭一场……

等呀,等!盼虎,盼!时间过了将近半年,红军没有来到几江畔,儿子未能回家园。父亲深深地失望。惴惴不安。但父亲更多的是感到充实,感到骄傲。父亲相信儿子对自己道路的选择,相信儿子会成功自己的事业,老人为此而欣慰、自豪。

时到初冬,父亲病情加重,思子之心,怎么也无法丢开,他强打精神,手拄拐杖,又到了冲口(桂花屋基),最后一次看了看荣臻读私塾的地方……

这年的严冬,父亲,走完了自己艰辛的人生道路,在女儿和亲人的守护下,怀着对儿子的由衷祝愿,享受着儿子为他带来的充实、欣慰,静静地、静静地与世长辞了!

父亲,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一位可敬要爱的父亲,一位为神州大地养育伟大儿子的父亲!

(祈福管)

上一篇: “笑和尚”寓深情
下一篇: 冲口启蒙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6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