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缅怀纪念

首页 > 缅怀纪念> 聂荣臻元帅纪念集

《聂荣臻在新的历史时期》

发布时间:2020-04-09 16:18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陈克勤

1976年l0月惊雷一声,云开日见,“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神州重开新天地。聂荣臻积郁10年,一朝解放,精神焕发,大有百废待兴的热望。但是他行年即将八旬,心脏病又时常发作,竞以病弱之躯,积极参与了党和国家、军队的重要决策,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接受了邓小平讲话精神,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解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这就为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为必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走出了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两年徘徊的局面,使我国真正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聂荣臻带病做了许多工作,l987年,他虽然愉快地接受了党的四老全退的安排,但他退而不休,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鞠躬尽瘁直到安然归去。

一、要拨乱反正。恢复党的优良传统

新时期伊始,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要解放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

早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眼看着许多老干部被揪斗,被打倒,已引起聂荣臻的怀疑和反对。当时,他说:“这么多下级和战友,都是战争年代一起考验过来的,互相都比较了解,怎么都成了叛徒、特务、反革命分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下子就被打倒了,或者成了有严重问题的人?”他不满地说:“无法理解嘛!这样乱下去,怎么行!”所谓“二月逆流”的罪状之一,就是反对林彪、江青一伙打倒老干部的倒行逆施。现在,被打倒的老干部理应得到解放。聂荣臻想到的首先就是邓小平。这不仅因他们从青年时代一起留法勤工俭学,在革命洪流中过从甚密,更主要是聂荣臻深切了解邓小平的人品和才能,中国革命需要这样的领袖人物。所以,在1976年10月,“四人帮”虽垮,但x94,平尚未解放的情况下,l9日他去301医院查体,顺便探望了邓小平,趁机商谈邓复出工作的事。之后,他又找叶剑英研究。叶剑英对解放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的想法,与聂荣臻完全一致,都表示要积极做各方面的工作。他们与其他老同志一起,积极向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建议,应请邓小平复出。在这样的强烈的呼声下,华国锋在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宣布,天安门事件与邓小平无关。但对邓何时出来工作,仍强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直到同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才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1978年l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宣布为邓小平平反、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从此,邓小平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聂荣臻不仅为许多被“四人帮”打倒但还健在的老同志奔走呼吁,争取早日解放,也为一些被迫害致死的老同志呼吁平反。他对彭德怀的平反问题,早在1975年5月7日邓颖超来看他时,就提出:请转报恩来同志,建议为彭老总平反昭雪。1978年彭德怀同志沉冤终于昭雪。1982年3月26日,当看到原北航造反派骨干分子刘汉如当年如何迫害彭老总的报道时,聂荣臻气愤异常,立即请军委杨尚昆秘书长与有关方面商量,应追究刘的刑事责任。对刘少奇冤案平反,聂荣臻同样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还在““文革”"中,专案组找聂荣臻,让证明刘少奇是反对“八一”南昌起义的。聂荣臻说,“我没法证明刘少奇是叛徒工贼,让我写事实可以”。于是就写了如下证明:“南昌起义时,刘少奇是中央委员,他因为有病,住在庐山。恩来同志交代我把南昌起义的决定告诉他,好有所准备。我到九江找到了刘少奇,转达了中央决定。他没有表态,没有说过反对起义的话。我怎么能说他说过呢?"为了给刘仁、邓拓同志平反,他曾给胡耀邦同志写信,讲人虽然殁,冤必雪。l979年邓拓夫人丁一岚请聂帅为《邓拓诗词选》写序言,他欣然应允,感情激动,当天即写出。开头一一段就说:“邓拓同志饮恨离开人间,已经十三年了……每当我想起这位并肩战斗过的亲密战友,一种悲愤之情便不可遏抑。今日沉冤已雪,欣慰之余,仍不免心有余痛。”可见他对这些含冤已殁的同志的友情之深!

要解放大批老同志,尽快恢复他们的工作,这是拨乱反正的重中之重。所以,这一时期聂荣臻最关心这一工作的进展,注意这方面的动态,收到有关信件和材料,他立即或附上他的意见,转给中组部。l979年1月8日,为彭真1930年在狱中情况补写证明送给宋任穷同志。本来“文革”中造反派已向聂帅作过调查,想得到彭真是叛徒的证明,被聂帅顶回去了。

从组织上、思想上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是拨乱反正中的又一重要工作。聂荣臻深谋远虑,明确主张应坚持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清查帮派势力,把揭批“四人帮"罪行的斗争进行到底。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他即写信给中共中央:揪出“四人帮”,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决心把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各方面罪行的斗争进行到底,以提高人们识别是非的能力和思想觉悟。

为把群众揭批“四人帮”罪行的斗争引向深人,聂荣臻在许多场合注意做深入细致的发动工作。l977年2月,他在听取七机部工作汇报时,针对七机部的情况就及时指出,七机部的形势是好的,各方面工作已走上轨道,但还应注意继续把揭批“四人帮"罪行的各项工作搞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把有问题的中下层单位领导班子调整好。关于全国揭批“四人帮”的情况,他从各方面了解看,这一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有许多死角。所以在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及时提醒到会同志说:目前有些地方和单位,还在捂着揭批“四人帮"罪行的盖子,关键问题是领导。领导不得力的原因,一是心慈手软,当了“东郭先生”;二是自己过去曾跟过“四人帮”,或说过错话,或做过错事,直不起腰来。他说,希望党的高级干部,一定要立场坚定,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l979年6月,在审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时,聂荣臻据了解到的情况说,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有人受旧框框束缚,思想有些僵化。为了彻底肃清“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的影响,希望从3个方面进一步讲透:一、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了,但他们的影响还在,因此还有阶级斗争;二、阶级斗争是重要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三、今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要注意在经济、政治、思想战线上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1980年4月,在张爱萍汇报工作后,聂荣臻提了4条意见,第一条就指出,七机部以及国防科委的清理工作不彻底,派性还没有完全消除。他的政治敏感和责任心处处可见。

1981年6月,聂荣臻从宁夏一封群众来信中又敏锐地发现了清理工作中的严重问题。于是立即写信给小平并耀邦、陈云同志。他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对帮派骨干、打砸抢分子并未彻底清理。为什么至今还有那么多治安问题、反革命分子猖狂活动问题,以及一些干部在政治上不能与中央完全保持一致的问题,不能不说祸根在此。所以,要继续狠抓对帮派残余势力的清理,并高度警惕他们的破坏;继续抓好打击社会上的坏分子,把社会治安秩序搞好,不给帮派残余势力以可乘之机。同时继续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他说,对帮派分子和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切不可轻信。因为他们已学会看风使舵的本领,对共产党是假应付真仇恨。现在下面反映,我们有些领导恰是对他们失之于宽,群众很有些担心。聂荣臻的这封信及时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并批示印发给7月召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研究。1982年又收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题为《对帮派残余势力要继续清理》。

1982年10月,刘华清来看他,谈到海军中有些群众仍在闹派性问题,聂荣臻当即告诫说,不要介人两派斗争中,要引导消除派性。并明确指示,对海军在““文革””中与帮派牵连深的干部绝不能进领导班子。他原则分明,时刻心系着党和国家的安危!

拨乱反正的目的就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l977年7月21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讲话,这是粉碎林彪、“四人帮”一伙反革命阴谋后,在党内第一次澄清了如何正确理解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英明论述。聂荣臻对这次讲话印象非常深刻,深受启发。以后,他又与邓小平谈论过这个问题,完全同意邓小平讲话精神。所以,在8月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回应小平同志的呼声,作了《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书面发言。

聂荣臻在书面发言中说:要搞好党风,“最重要的是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3个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在思想理论领域里破坏最严重的3个问题。

关于实事求是,聂荣臻说,这是毛泽东总结了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长期斗争经验的结晶,并写成《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高度,说明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反对把他的学说吹成“顶峰"、“绝对真理”。要搞好实事求是,就要搞好调查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满足于“找几条语录作这些号召的根据”。实事求是又要求“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报喜不报忧。

关于群众路线,聂荣臻说,这与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着的。客观事物极为丰富,矛盾复杂,只有依靠广大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才能认识客观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处理事情,“要提倡群言堂,反对一言堂”,不能单靠少数领导,而是要依靠集体的智慧。

关于民主集中制,聂荣臻说,只有真正做到“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高度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才能像毛泽东所要求的那样,在全国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严于解剖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发扬民主,要真正做到“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彻底关闭‘钢铁公司’、‘帽子公司’,还有一个专门给人穿小鞋的‘鞋子公司’。”

聂荣臻的书面发言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经中央批准,从9月5日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许多报刊,陆续刊载。这篇文章与邓小平的《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相呼应,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彻底揭露了“四人帮"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丑恶嘴脸,这对新时期的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拨乱反正,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客观环境,更迫切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但在强调发展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逐渐滋长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这就给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传播开了方便之门,以致在党纠正“左"的错误的时候,出现了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右的错误倾向。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整党的决定,历时3年半,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组织上的严重不纯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当时负责领导整党工作的领导人的不重视,使各地发展不平衡,一些单位包括高中级党政领导机关,没有全面完成整党任务,有的甚至走了过场。影响所及,从中央到地方,政治思想战线软弱混乱,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

1988年,已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89岁的聂荣臻,仍密切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安危。l2月11日晚饭后,坐着轮椅散步时,他对当时社会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和领导斗争不力,深为忧虑,他沉重地说,我是“圣贤”(剩闲的谐音,自嘲语)之人啊!但居安不能不思危,闻之不能不过问!他的心情激动,思想在当时政治旋涡中动荡不安。然而,乌云密布,1989年春夏之交,终于酿成一场令人痛心,也是教训深刻的政治风波!正如邓小平后来说的:“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党在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这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过一段事实证明,聂荣臻深信,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是坚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新的中央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不正常现象,坚决一手抓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全国政治局面趋向稳定,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思想战线出现新的转机。聂荣臻甚为高兴。直到临别遗言时尚表示:“衷心希望全党同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共同奋斗。

二、重新参与军委领导工作

粉碎“四人帮"后,军队的建设也要进行拨乱反正。叶剑英重新主持军委工作,聂荣臻重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他尽自己所能积极地参与了新军委的领导工作。

新时期军事工作的首要问题仍是军队建设及战略问题。聂荣臻认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l978年8月,他在全国民兵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就指出,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帝国主义将会利用他们装备优势,实行高速度大纵深的进攻,以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我们要战胜这样高度现代化装备的敌人,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靠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思想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不论武器如何发展,都改变不了人民战争的规律,改变不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根本原理。”他说,将来我们武器装备高度发展了,“我们还是要坚持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打人民战争。”打人民战争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它可以“创造出制服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办法,弥补我们武器装备的不足,变敌人的长处为短处,变我军的劣势为优势。”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还是靠它。”

1980年9月,聂荣臻在听取总参谋长杨得志汇报全军高级干部战略问题研究班对国防战略讨论情况时,再次强调:“我们的战略方针,总的还是毛主席说的打人民战争。人民战争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内容也是不同的。”聂荣臻说:“我同意对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解释,战略上是防御的,战役战术上是进攻的。这是毛主席说的,现在还是这样。”当谈到要坚守某些战略要点时,聂荣臻认为是必要的,这可以争取时间。同时要注意把民兵组织落实好,打起仗来配合正规军作战。敌人来了,他们不要往后退,而是往两边散,敌人过去了,就又集中拢来,破坏它的后勤供应线。现代战争,对后勤供应依赖更大,敌人就怕这个。

1985年,聂荣臻在审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关于人民战争的条目释文时说:“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导弹核武器的出现,战争将在更加广阔的空间,空前紧张、残酷和激烈的条件下进行。我们打人民战争,应该发动人民利用各种手段打击敌人。仍然应该实行野战军、地方军与民兵游击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民兵游击队应在陆、海战场上以新的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应重视能大量歼灭敌人的运动战。应组织全国规模的对军队后勤的支援。”

这是聂荣臻关于在现代条件下继续取得人民战争胜利的主要论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的建设要走精兵强国之路,这是中央军委的决定,聂荣臻也是这一方针的倡导人之一。他历来主张精简机关,充实连队,节省经费,改善装备。1980年3月,他在军委常委扩大会议期间对精简机关,压缩军队定额,提出许多重要意见。他同意把军委直属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部队下放给野战军。他认为平时做好野战部队的合成训练,战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至于兵种的领导机构,要先定任务定编制,再交原总参谋部管。4月,他在军委传阅件上批示:这次精简整编必须按邓副主席设想方案加速进行,不能再动摇拖延。稍后,他进一步强调现在是军兵种联合作战,那就要有合成作战思想。炮、装、工的有些部队要编到步兵军或师里去,平时编在一起,练在一起,战时才能统一指挥,否则不会指挥,也不会使用。我认为精简整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单位任务要明确,组织更要合理,编制要精干;另一方面须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

5年后,1985年5月,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军百万,这是又一次精简整编军队的重大措施。聂荣臻在此之前的酝酿过程中,就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我们应抓紧时机,大量裁军,并物色优秀的年轻干部,接好各级领导的班。谈到三总部的精简,他认为精简是肯定的,至于精简多少,以及下属机构能否撤销或合并,应认真研究后再确定。陆军在三军中应占最大比例,打仗历来靠陆军。战时战略区内的三军必须统一指挥,为此,平时在组织上,海军舰队和空军作战部队,应由海、空军领导机关和所在大军区实施双重领导。后勤供应的通用物资实行三军统一供应。合成军队的规模小些好,灵活机动,究竟规模如何,应论证确定。他还第一个提出把培养高级干部的院校集中起来,成立国防大学的意见。

他的这些意见,受到大家重视,军委其他领导人也都充分肯定。

在新的历史时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问题,是我军建设的又一重大课题。聂荣臻过去长期主管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他给予更大的关注。他的基本指导思想仍然是毛泽东同志历来倡导的精神,即我们的武器装备只能靠自力更生研制,加强计划,集中力量,大力协同来解决。他不断在各种场合宣传和推行这一思想和措施。他和张爱萍、刘华清、洪学智等领导同志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中国这么大,武器装备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研究生产,靠外国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受制于人。”“武器装备依靠进口搞现代化是妄想。我们不能靠进口买个国防现代化。……当然不排除引进个别关键技术,至于整套引进,那是做梦。我们没有那么多外汇,外国人也不会把先进技术全部卖给我们。"他说“今后应该定个方针,凡是国内有的,不能向国外买。”“买外国的,一定要注意买专利。引进的目的,主要还是通过仿制研究,为今后自力更生设计制造中国自己的武器装备服务。”他批评有些人总想搞进口,“是思想上的懒汉,不考虑后果怎么样!过去‘两弹’靠自力更生还不是都搞出来了。中国人并不蠢。现在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只要坚持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一定能搞出来的。”“飞机用的雷达、电子装备、火控系统,这些配套设备很重要,否则你的飞机就起不了作用。这些设备也很复杂,在国外往往是几个国家协作搞,我们国内更要组织大协作,才能搞好。"

谈到现有装备,聂荣臻讲:“首先是争取尽快搞好齐装配套,一旦有事能打仗,即使性能落后一点,总比小米加步枪好。”“在此基础上,科研力量的分配就是用一部分力量搞改进,一部分力量研制新的。把这几方面的工作安排好,这样来搞我们的国防现代化。战略导弹走的就是这条路,先搞近程战略导弹,先仿制,然后再改进,走我们自己的路。"谈到战略武器,他说:“核武器我们要有,但不要多,要少而精,地对地导弹也一样。没有这些,我们说话没人听。我们执行的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着重发展防御性武器装备。但没有导弹核武器,就不能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讹诈。我们必须建立必要的还击手段,否则就谈不上有现代国防。”

对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聂荣臻历来非常重视,他说:“‘文化大革命’中研究单位所受损失很大,但至今还有某些领导不重视抓武器装备的科研工作,这是应该纠正的。”他在军委常委会上说:“研制工作要坚持高质量,严要求,决不能放松。现在许多尖端项目上不去,主要是在工艺和原材料问题上过不了关。对此一定要抓紧。”对武器装备的研制顺序,他认为“首先搞好陆军装备,其次才是空军和海军的装备。”但对海军装备长期得不到解决,聂荣臻也很担忧,他说:“海军装备落后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重视,要抓紧解决。”“海军的某些装备要注意配套,例如不能只顾舰艇,忽视与之配套的鱼雷、导弹等的研制。”“近海防御,快艇还是有用的。"“对敌人的常规潜艇、核潜艇总要有个对付手段,不然只有招架之功,甚至还招架不了。”

多年来,聂荣臻用了很大精力抓我军武器装备的改进和发展,尤其对尖端武器的研制他更倾注全力。同时,他自称是科技战线上的大管理员,要为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服务好。他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上。

1991年11月,已是92岁高龄的聂荣臻,病中慨然应允为《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序,这是他最后留下的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5条主要经验谈:(一)坚持集中统一领导,从国家和国防发展战略的全局上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科学技术现代化与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的关系,是国防科技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二)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努力提高自行研制能力是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基本方针。(三)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军民结合,是和平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整体效益的正确途径。(四)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能攻善战的国防科技队伍,是国防科技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五)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加强科学管理,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其它问题,聂荣臻也都非常关注,有的是他分工主持研究解决的,如各总部、军兵种、大军区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问题,是他奉命与总政及干部部门领导反复研究,并找一些干部调查了解,最后经军委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共同讨论确定的。他认真贯彻了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领导班子的精神,顺利完成了任务。

对军队的训练工作,聂荣臻多次找军事科学院宋时轮研究提出意见。l978年10月,他看了宋时轮的《从投手榴弹问题看当前部队的教育训练》一文后写信给宋,强调指出:部队今后要特别重视“三打三防”训练(打坦克、装甲车,打飞机,打空降兵;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不能过多地强调投弹、射击等传统训练方法。过去苏军对德军、日军对美军作战,开始苏、日军只有传统的步枪,没有德、美军的冲锋枪、自动步枪,结果吃了大亏。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实战需要,从难从严,科学地进行训练。12月25日,聂荣臻告诉宋时轮,把他们所谈的关于训练工作的设想在军委座谈会上向大家谈淡,征求些意见,主要是为了改进训练,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不能老一套墨守成规。过去三大技术训练还是要的,但不能占很多时间,要适应未来。至于有些外军的军训影片,不仅给干部看,战士也可以看。如果连电影都怕看,那将来真的战争来了,怎么办?

聂荣臻很注意新时期的政治工作。1978年12月25日,他指示梁必业,请总政注意调查研究,要派人下去。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了,军队同志会有反应,也会提出一些认识问题和意见,要综合研究,对一些问题要给予正面回答,做思想教育工作。总政要通盘考虑,如何加强新时期的政治工作。1980年4月,他在听取总政关于全军各大单位政治部主任会议情况汇报时提出,军队政治工作抓党的建设,:‘抓得对,抓得好。首先把党整顿好,先解决‘头’的问题,躯干和四肢就好办了。红军时期起就是这样做的。那时战争频繁,对党员教育抓得很紧,党员受到教育就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战斗力就强了。”

聂荣臻对新时期的后勤工作也非常关注,常找总后洪学智部长来了解情况,谈后勤工作的问题。l980年4月,洪学智来汇报后勤工作会议情况,聂荣臻先后讲了要注意减轻战士的负荷量,简化着装,高寒区的轻便保暖服装的研究,改善炊事设备,改善部队伙食结构,部队生产问题,以及加强培养护士等工作。8月,又谈到后勤供应办法要研究改善,使之适合现代战争的要求。稍后又谈到后勤供应的通用物资应该实行三军统一供应的办法,减少层次,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总之,时刻想着我军后勤工作的改善。l982年,他语重心长地嘱告洪学智,“现代战争对后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坚强的后勤保障,要想取得战争胜利是不可能的。希望后勤战线的全体同志更加奋发起来,搞好精简整编和后勤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为国防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聂荣臻就是这样高瞻远瞩地注意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各种问题,结合我军的优良传统,并眼观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风云的变化,提出了我军建设应改革和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把我军革命化、现代化的建设,大力推向前进!

三、努力开创我国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科学的道路也是崎岖的。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并组织了各方面专家研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我国科技工作开始走向生根萌芽的新阶段。1961年,在聂荣臻的主持下,制定了“科学工作十四条”,使科技工作进一步阔步前进。1962年,广州会议明确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党对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进一步正确执行,广大科技工作者又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仅短短几年中,“两弹”研制成功,“一星"奠定基础,人工合成了胰岛素等等科技成果五色斑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国科学技术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一发就是l0年,科技界蒙受的灾难更是突出。l976年粉碎“四人帮”,人民重见天日,科技工作也重新拨乱反正,逐步恢复活力。1978年在百废待兴中,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聂荣臻异常兴奋,然而他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正像他说的,虽然““文革””之乱,使他很久没管科技之事,“但对科技工作仍然是关心的,支持的,全力支持的。”实际上,他为科技发展更加操心,更加着急。他多么希望大家“昂首赶超新差距”,“奋起攻关新长征!”现在,我们“且喜沁园春意好,今朝更待满江红!”

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按聂荣臻的经验,就是自力更生,集中力量,全面规划,大力协同,缩短战线、坚持攻关,不断取胜的。粉碎“四人帮"后,大家都想迅速发展,但又都在各自为政,缺乏集中统一的指挥与协调。结果矛盾重重,很难集中力量,多出成果,多出人才。这在当时的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以及中国科学院之间的关系很明显。邓小平与聂荣臻深感于此,所以,邓小平提出请聂帅出面掌握和协调。聂荣臻病中承担了中央的重托。1979年10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科学研究协调委员会的通知,任命聂荣臻为书记。他在两个多月的反复集中或分别协商协调中,于12月3日终于共同商定了协调方案。他觉得矛盾虽多,只要有正确方针、原则,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只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分工协作,事情还是好办的。所以,他在给邓小平的报告中讲,分散主义是当前最大的思想障碍,这是生产力落后的反映,“将来我们生产力发展了,更要集中统一,分工协作,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绝不允许搞小而全,大而全。"聂荣臻也看到动乱多少年,“现在要马上统起来,是有困难的,但这是个方向,总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他希望国家科委把全国的科学研究真正抓起来,成为国务院在科技战线上的原总参谋部。他说,我过去主持国家科委工作时,不就是这样统起来的嘛。有了集中统一的方针、政策,再有统筹规划下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许多问题下面一协商,也就容易解决,不能事无巨细都要中央裁定。邓小平阅后批示:“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会有麻烦,不能顾虑太多,一经决定,坚决贯彻执行,一切请你下决心。”科学协调工作就这样展开了。两年后,l981年12月10日,聂荣臻根据中央关于党政要分开的指示,认为协调工作应由国务院进行为妥,因此,建议取消中央科学协调委员会。中央12月19日批准了聂荣臻的报告。此后,全国各系统的科技工作仍处于分散状态。为使全国军民各方面的科技工作在一个有权威、有效率的精干机构统一筹划和指挥下,协调地进行工作,1982年12月20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填补了此项领导工作的空白。

著名科学家周培源、严济慈、钱三强等很赞成统一协调的领导措施。他们给聂荣臻的信中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国防工业系统和国防科委系统、高等学校和地方科技力量等几支专业科技队伍,并大致上分别以基础科学和新技术的探索性研究实验为主,或以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重大科技问题的应用研究为主。我国‘两弹’问世和卫星上天的重大成就,就是基础和新技术研究同重大国防尖端项目研制相结合,军用科研同民用科研相结合的结果,是在中央和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以国防科委、二机部、七机部为主,中国科学院以及全国有关方面分工合作,经过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实践证明,上述几支队伍,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分工合作,各有侧重,协调一致,就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解决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历史已经证明,将来还会证明,聂荣臻关于集中力量,大力协同,突破科学技术难关的思想是正确的,可贵的。

80年代初,群众对拨乱反正提出殷切希望,一些知识分子写信给聂荣臻,反映他们的问题和要求。聂荣臻认为,有些要求是合理的,有些要求须待明确政策后合理解决。于是写信给国务院科技干部局,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考虑,详细说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意见。并大声疾呼: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的中年科技干部已经成为科技战线的主力,四化建设的骨干。他们已是50岁左右的人了,“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其时也!否则老之将至,悔之晚矣!"根据群众反映,对当前评定职务级别办法很有意见,他说对科技干部的职务晋升,不要“片面强调有何著作,发表过什么论文,……据说在此风影响下,有的医生不愿看门诊管病房,有的教师不愿上课教书,有的科技人员不愿动脑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却埋头写论文。"所以,他提出“晋升的条件还是强调德才兼备的原则。首先要看他对本职工作完成得如何。服从分配,安心在第一线做实际工作,也是一条重要的标准。一个工人在实际锻炼中,达到工程师的科技水平,就是没写论文,也应提为工程师。

聂荣臻的这封信引起很大反响,他针对时弊提出的解决意见,既对知识分子关怀爱护,又对他们严格要求,所以,受到各方面普遍重视。

1982年是党召开十二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一年,也是聂荣臻关心知识分子问题,呼吁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两次向中央提出关于解决老专家学者退休问题的意见,4次与光明日报社、红旗杂志社同志探讨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并产生了两篇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报道和两篇聂荣臻署名的文章。这一集中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调动他们的积极热情,有力地配合开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0年8月,《光明日报》记者专程采访,到避暑胜地北戴河,聆听聂荣臻畅谈知识分子问题。尽管当时他的健康情况较差,3月份才从医院住了4个半月后出来,但他仍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他开头就说,重视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是我国实现“四化"的关键措施,忽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与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观点。

当记者问,如何评价中国知识分子队伍时,聂荣臻说,中国知识分子队伍好得很!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和平建设时期,又做出了很大贡献。实践证明,没有知识分子参加,不重视知识分子和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四个现代化无法实现,国家的落后面貌无法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

当记者问,如何才能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时,聂荣臻说,检查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不只是摘掉“四人帮"强加给知识分子的各种“帽子”,还要把知识分子队伍组织好,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工作。

当记者问,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时,聂荣臻说,首先是要使知识分子学以致用,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是对人才的一种很大浪费。其次,科技工作中的后勤工作要跟上。如果一个科技人员搞研究工作,还要自己跑仪器,买材料,这怎么行。50年代,我就讲过,我就是一个大管理员,我自愿为科技人员和他们的工作服务。当我看到科技人员安心地集中精力从事科技工作时,我的心也安逸了。我希望科技战线上的后勤工作同志,一定要改进工作,保障科技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改善知识分子,主要是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他们生活上困难多,如任务重、工资低、住房少、家务多等,这些问题必须逐步解决。尽管国家也有困难,就是再困难也要想法解决。有些人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在提高知识分子生活待遇上,老用平均主义的观点去衡量。只要我们讲清了道理,广大干部和群众是能够正确对待的。

当记者谈到,现在担任行政领导的年事已高的老专家感到任务很重时,聂荣臻说,就不要再担任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了,可以留下宝贵时间用于研究、著述和带研究生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老智多,医生就越老越有经验嘛。

记者最后问聂荣臻对知识分子有什么希望时,聂荣臻深情地说,实现“四化”要靠科学技术,中国知识分子担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绝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一方面,要有分工有合作,把知识都用到“四化"建设上。另一方面,科学无穷尽,要不断去认识新知识。我国是有人才的,只要把队伍组织好,调动了积极性,外国人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做出来。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又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聂荣臻最后还希望,我们大家为着全国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更好地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这次谈话,《光明日报》1982年9月1E1头版头条全文发表。也正好在这一天,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两个月后,ll月25日,聂荣臻又应《红旗》杂志社总编辑熊复之请,在家里与他畅谈了努力开创我国科技工作新局面的问题。

谈话一开始,聂荣臻就以恳切的口吻说: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科学家和科技战线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很高,希望我国的科技工作快点上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虽然很久未管科技方面的事了,但对科技工作仍然是关心的、支持的、全力支持的。大家很着急,我也很着急。最近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就把组织科技队伍攻关,当作落实20年发展规划的第一位问题提出来。问题很清楚:搞四个现代化,振兴经济,进行两个文明的建设,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都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谈到如何搞好科技工作的体会,聂荣臻说,第一要自力更生。我们讲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我们要积极地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购买专利。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都要学,拿来为我们的现代化服务。不过要懂得,我们是不能用钱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的。他们公开讲,只能卖给你们次先进的东西,最先进的是不能卖的。第二要制定恰当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了规划,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攻关的目标。第三要组织好队伍,依靠队伍去实现规划。第四要加强集中统一的领导。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同18、19世纪有很大不同,那时的科学研究往往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今天要进行重大的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要设备的研究和制造,靠个人和单位,甚至是行业和地区的力量都不够了,需要国家的力量才行。我们过去研制导弹、原子弹,需要1万3千多种新材料,都是国内从来没有生产过的。结果在集中统一领导下,大力协同,在短期内陆续试制成功。为了国家的需要,我们把各方面的力量都组织起来,有矛盾就协调。这样,就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谈到党的十二大已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聂荣臻说,现在的问题是要切实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落实二十年发展规划。要进行科技攻关,第一位的就是科技队伍的管理使用问题,要想法打破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要统一管起来,没有一个很强有力的权威机构,搞不动。只要我们克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加强集中统一的领导,不要互相扯皮,不要互相封锁,而是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互相支援,实行全国性的大协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开创我国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接着就谈起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问题。聂荣臻说,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就要依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就不可能有四个现代化,没有知识分子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也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还是想不通,甚至认为党在知识分子政策上落实得“过头”了。这种观点是极其有害的,要用战略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轻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的偏见本来是愚昧落后的表现。什么时候我们重视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有正确政策,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发展。什么时候歧视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采取错误政策,我们的事业就受到挫折。打倒“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拨乱反正中,重新确认从总体上讲,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这样,全国知识分子有了翻身之日,都很高兴,心情舒畅,在各条战线上积极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现在,我们要特别重视发挥中年知识分子的作用。他们工作任务重、贡献大,但工资低、困难多,各级领导都要注意,对他们的学衔、职称问题要很好地解决。生活待遇问题,也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总之,中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聂荣臻说,“当前知识分子也有弱点。我们希望所有的知识分子努力学习,力求进步,克服自身的弱点,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又红又专,争取为祖国多做贡献o”他的这些语重心长发自内心的话十分感人,他确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师益友。

他与熊复的这次谈话,全文刊登在1982年第24期《红旗》杂志上。

1984年6月,聂荣臻借祝贺《光明日报》创刊35周年之机,再次宣传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在讲了落实政策的一般情况后,他说:“不管怎样,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必须继续抓,而且要做好,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革命不能胜利,‘四化’也不能实现。”

1991年6月10日,聂荣臻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郭殿成为纪念建党70周年对他的采访时,重点还是谈了科技兴国的问题。

他首先从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谈起,说他非常同意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谈到科学技术落后就会被动挨打时,聂荣臻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抗美援朝战争,因为技术装备落后,使我们吃了许多亏。当年,我们研制“两弹”时,陈毅同志就多次对我说,“没有‘两弹’,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子就不硬。”稍后,我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侯志通来看他时,又强调了“两弹”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讲到科技兴国必须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时,聂荣臻说,这个方针是50年代被逼出来的。当然,讲自力更生,并不是要闭关自守,我们要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拿来为我所用。不过,那些最先进的东西,人家是绝不会给我们的,较先进的东西,我们也无力都买。当记者反映,“有人觉得自己搞进展太慢,不如花钱买来得快些。”聂荣臻说,有些是慢,但靠得住,而且从长远看,还是要比单纯依赖进口要快得多。我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是、大力协同、无私奉献,这些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应该变的。钱学森讲过,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头分散,不能在中央决策之后,全国统一意志去实施。我们的科学技术力量不小,问题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用现代化方法去进行组织,使这支巨大力量发挥作用。他认为我们当年组织“两弹”攻关的经验是成功的,符合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前几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崇洋媚外,使一些人受到很大影响,产生了民族自卑感。这种状况不符合中国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客观事实,对自力更生实现科技兴国的宏伟目标极为不利。

   在批判了林彪、“四人帮"的轻视知识,轻视科学,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政策后,聂荣臻说,现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确了,关键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认真地贯彻落实,还要努力在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团结友爱关系。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是国家希望所在,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这是聂荣臻92岁高龄时,也是生前最后一次与记者的长谈。1991年6月13日新华社全文播发,14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科技日报》等许多报纸予以转载。

此后不到一年,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因心力衰竭而离开我们。可以说,他的后半生,主要是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尤其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建立、发展和为广大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而奋斗终生。

四、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聂荣臻的革命精力总是那么旺盛,他除了关注世界风云之变、党和国家的大事外,他还细心体察世风民情、社会思潮,以及群众苦乐的变化,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他积极参与拨乱反正,参与新的军委领导工作,参与努力开创我国科技工作的新局面;还积极参与了以下许多政治与社会的活动。

(1)撰写革命回忆录,使革命传统永不丢

1980年,军委决定组织编写元帅传,聂荣臻传指定北京军区党委负责。聂荣臻知道后,反复考虑认为写自己传,让自己谈情况,不好谈,还是由自己写回忆录好,以自己亲身经历,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把它写下来,以为后人借鉴,这比较有意义。经过商量确定由魏巍同志负责组织人员,并吸收聂帅秘书周均伦参加。从这年夏天开始,先由聂帅自己谈,前后谈了94次,到1982年11月,回忆录初稿写成,计50万字。聂帅对初稿亲自审查三遍,他要求真实、朴实,凡事实不准确,或与事实有出入,或根本不是他亲身经历,他都严肃修改,并广泛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1983年5月《聂荣臻回忆录》由解放军出版社出了第一版,l986年3月又出第二版,在国内发行01988年英译本出版,1991年香港出了繁体字竖排版,主要在国外发行。《聂荣臻回忆录》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86、1991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特等奖和“东方怀”纪实文学奖。

聂荣臻以严肃、认真、求实的态度,历时3年,完成了自传体回忆录的撰写任务。他在自序中说:“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以垂暮之年孜孜于此者,无非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寄热望于年轻同志,为他们学习党史军史提供一点参考材料而已。……我写这些,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经验,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高明。相反,自己在几十年的工作中,虽然自认为尚属勤勉,但仍不免有缺点错误。”一位老革命家对弘扬革命传统和对后人的企望,以及他的高尚情操和坦荡胸怀,都体现在这段话里,也贯穿于全书的始末。

(2)广泛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大力发扬光荣革命传统

       1983年6月,聂荣臻得知当年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来京,当即应约会见。他对葛振林说,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名扬天下。战争年代许多事忘记了,但这件事我永远忘记不了。五壮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人至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后人世世代代纪念学习。当葛振林说还要到张家口参加纪念活动时,聂荣臻说,这样做很好,狼牙山五壮士就剩下你一个了,发扬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你最有发言权。老同志退下来了,要注意保重身体,努力搞好“传帮带”工作,向青年人讲过去的艰苦岁月,讲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讲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讲光荣的革命传统,这就叫做发挥余热嘛。

1989年8月13日,聂荣臻听到“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不幸逝世的消息后,立即口述一电,命发河北省委、平山县委。意思是惊闻噩耗,深为悲痛。戎冠秀同志的英雄业绩,鼓舞了晋冀边区的千千万万人民和人民子弟兵。我也深为她的精神所感动。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情,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我们应该发扬她的革命精神,继承她的遗志,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后来,聂荣臻又对工作人员讲,戎冠秀的精神非常宝贵,要大力发扬,这就是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军队只要真正能得到像戎冠秀那样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会无往而不胜。

1991年2月,著名拥军模范庄印芳代表徐州老区人民来看望聂荣臻。聂荣臻高兴地说:“你在江苏,还不忘正在病中的一个老兵,我很感激你。过去有个戎冠秀,我们称她为人民子弟兵的母亲。所谓母亲,对自己的子女是最关怀的。所以,我也称你为人民子弟兵的母亲,你愿意吗?”庄印芳立即说:“愿意,这是最光荣的称号。”

聂荣臻非常重视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常会见一些青年代表,诸如,全军优秀青年代表、全军优秀班长代表、先进工作者代表、英雄模范代表、通信兵女战士代表、野战部队和警卫部队的青年代表,还多次会见出席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等。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向青年们讲述革命传统,要求青年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做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革命青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尽量大的贡献。他对共青团的代表更表示,希望全国青年成为我国建设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活跃的力量。希望共青团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真正成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l987年,全国科技界代表来看望聂荣臻时,他在谈话中特别提到科技界的青年同志,希望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时机,继续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只要这样做,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四化建设中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也常利用题词的机会表达他的心愿,如题:“要像张海迪同志那样顽强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我最爱中国女排”等等,都是希望我国青年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国争光!!

聂荣臻也极为重视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他曾主动参加一些活动。l979年5月24日,他出席北京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代表大会,在会上讲话,衷心希望小朋友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成为可靠的革命接班人。6月1日又与宋庆龄一起出席了庆祝儿童节大会。1983年5月24日,儿童节前夕,他主动提出要到官}园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看看小朋友们,并让办公室去买一些适合儿童少年的读物,还送小朋友一部科技影片的拷贝。在官园活动的两个多小时里,边看活动中心的设施,边与同学、教师们谈心,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接好革命班。这一天,84岁的聂荣臻精神焕发,孩子们争与聂爷爷照个相,活动中心一片欢腾。一个月后,文化部少儿司闻讯也找到我们,邀请聂爷爷担任全国青少年夏令营名誉主任,并请他向青少年讲讲话。这次讲话刊登在7月10日《人民日报》上,加了题目叫《对组织文艺夏令营的一点希望》。以后,张家口的少年儿童代表也来北京,又赶到北戴河看望聂爷爷。他也是表达了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奋发向上的心愿。现在,聂荣臻虽然离去了,但与他关系密切的几个地方的青少年,如革命老区的河北阜平、张家l:3,聂帅故乡的重庆江津区,以及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学校孩子们,每年相约聚会一堂纪念聂爷爷并畅谈向他学习的体会。聂荣臻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

(3)呼吁注意家庭教育问题

新时期拨乱反正后,社会上也关心起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对一些干部子弟的评说逐渐多起来,聂荣臻也时有耳闻。他基本的看法是,对青少年包括干部子弟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把高干子女一概说成是坏的。应该说,他们绝大多数是好的,出问题的是少数个别的。不过这也应提醒我们,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外,也要注意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责任。对子女从小就用党的优良传统进行教育。他觉得现在环境改善了,而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反而不如过去重视了。特别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是搞好子女教育的严重障碍,他说“如果不正之风在家庭里代代相传,那就不要多久,我们民族的精神、党的优良传统都将荡然无存,岂不可虞!”他分析家教情况,提出解决的意见,尤其对高级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说可不可以在“今后考核干部时,也把他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列为德才表现之一,认真考核。把这一问题看得严重些,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1987年4月14日,他写信给总政余秋里主任,请他对此研究斟酌。4月23日,余秋里为落实聂帅指示,提出3条措施:一、将聂帅信印发总政办公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二、在《政治工作通讯》上刊登,组织全军干部学习,并在《解放军报》发表消息。三、责成总政干部部根据聂帅指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4月25日,《解放军报》头版发表了聂帅给余秋里的信。这一消息立即引起社会上的注意,5月18日,《北京晚报》遵照市委徐唯成指示,派记者直接采访聂荣臻,进一步谈家教问题,然后专写一篇报道,以扩大要重视家教的宣传。5月22日,中纪委韩光同志告知,中纪委的刊物《党风与党纪》已确定转载聂帅谈家教的信。7月21日,应《中国妇女》之请,聂荣臻签发了《再谈家庭教育》一文,该刊于第九期发表。8月31日新华社也作了报道。至此,聂荣臻谈家庭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的重视,反应良好。北京电视台至今保留了“家教”这个节目,这与市委和宣传部门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4)关心中国老龄事业

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是l982年成立的,1983年创办了机关刊物《中国老年》杂志。聂荣臻知道后很重视,很支持,曾写信祝贺说:“老龄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把老龄问题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由于他的积极支持,老龄委极力聘请他担任全国老龄委的名誉主任,并报国务院批准。虽然他常说,我只是个名誉而已,实际上在近十年中,他尽可能地给予了支持和指导。他先后写过l4封信和题词,两次接见老龄委的领导畅谈老龄工作。正如老龄委同志说的,归纳起来,聂帅对老龄工作始终强调了4个方面。首先,把老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其次,强调老龄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全社会都应关心和解决好老年人的问题。第三,提倡老龄工作要务实,要崇尚实际,力争每年做几件实事,把老龄工作推向前进。第四,要求老龄工作者要热爱这项事业、这项工作,努力去开拓奋斗。直到现在,老龄工作同志们还说,全国一亿多老年人和老龄工作者仍深切地怀念敬仰聂荣臻元帅。

(5)热心支持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

1984年4月,我国l34位科学家、工程师们提出成立“中国发明者协会”的倡议,聂荣臻获悉后,立即赞扬支持。经过一年的筹备,于l985年10月16日举行成立大会。聂荣臻发去热情洋溢的贺信,指出“这是促进科技工作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地把这项工作做好,使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蓬勃发展,硕果累累。1988年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在吉林长春开幕时,聂荣臻又及时发去贺信说,“这反映出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已深入人心,开花结果。"他还说,“发动群众搞发明创造正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发明协会的工作是有非常强大生命力的,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此信传达各地后,广大发明家、青少年发明者深受鼓舞和教育,使群众的发明创造热情更加蓬勃高涨。他常与武衡会长谈论协会工作,他说,推动发明活动既是物质文明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它不仅有利于生产新产品,发展新技术,而且有助于把群众的积极性,把青年人的旺盛精力引到学习科学文化,钻研技术上来。现在,他的许多教导深入人心,大家永远怀念他。

(6)积极支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

1984年6月13日,中央批准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徐向前为会长,聂荣臻、许德珩为顾问。成立后,为贯彻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方针和“一国两制”设想做了大量工作。

同学会成立时,聂荣臻写了“纪念黄埔,促进祖国统一”的题词。1985年,聂荣臻茌总结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经验教训时说:“今天,历史又在召唤第三次国共合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积极推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尽早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大业,以无愧于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1990年1月19日,聂荣臻与徐向前联名向海内外黄埔师生发出春节谈话,指出“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须努力!"当时在台湾和海内外的黄埔师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台的黄埔一期生曾函述:“两帅谈话,大义明示,深获同心。”旅美黄埔生也说:两帅谈话,“正中时势,提出了黄埔同学会今后的革命任务。”形势在发展,5月初,台湾黄埔一期生邓文仪率团来京访问,分别拜会徐、聂两帅,充满师生、同学情谊。随后,邓小平也亲切会见,并希望邓文仪在台多联络黄埔同学。

1991年元旦,在台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明确提出以“联合黄埔同学,推动祖国统一”为宗旨。2月,该会执行长张琦来京,就两岸黄埔同学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交换意见。聂荣臻抱病会见了他,勉励他为祖国和平统一多做贡献。4月初,“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邓文仪、刘瑶率谒(中山)陵代表团来京,聂荣臻因病未能会见,但委托夫人张瑞华代表他出席了欢迎会并致词欢迎。后来,聂荣臻听到江泽民总书记也会见了该代表团时,甚为高兴。

聂荣臻对黄埔同学会寄予殷切希望,他说,“黄埔同学会的工作很重要。黄埔同学会唯一重要的工作是做台湾工作,做在台黄埔同学的工作。现在台湾形势起了很大变化,有许多工作可做。黄埔同学会要努力。”1992年聂荣臻病逝消息传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立即派副秘书长来京吊唁,并送挽联:“荣臻大元帅千古:百战沙场,功耀华夏,星沉南海千古恨;一代人杰,勋尊元帅,月冷西山万民悲。”署名有:邓文仪、刘瑶、刘泳尧、王叔铭、刘安祺、张炎元、何志浩、张琦。旅美黄埔同学蔡文治、中南美黄埔同学会长罗大诚也发来唁电,表示沉痛哀悼。聂帅堪称黄埔师表。

(7)怀念家乡,怀念河北老区

聂荣臻晚年常说有两个未了的心愿,成了他终生遗憾。一个是未能再回四川重庆江津老家看看,一个是未能再回河北老区走走。原因都是:““文革””前,公务繁忙,连晚上看电影娱乐时间都没有;““文革””中,一直被当作“逆流”看待。粉碎“四人帮”后,自己年老体弱多病,医生不同意远行。所以夙愿难偿。

对家乡,他有无限眷恋的心情,虽然无法再亲自去看看,但一有机会就打听。江津时常来人,他是有来必问。后来,县里就把建设中的照片带来,他高兴得爱不释手,并拿出放大镜照着看。边听介绍,边看照片,心里就明白多了,很解决他的思乡之情。出于对家乡建设的关心和鼓励,他为家乡大量题词:“江津是个好地方"、“江津烈士陵园"、“江津烈士纪念碑"、“江津中学”、“江津图书馆”、“江津广播电视中心"等都出现在十分醒目的建筑物上。游入到江津四面山国家级旅游胜地会首先看到他题写的“四面山风光”几个大字,平添了胜地的风采。在江津长江公路大桥上,也有他生前早为大桥书写的桥名。当地驻军步兵某师和江津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都有他的手迹。这是他支持家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表示,要家乡人民继承革命优良传统,把江津建设好。

对河北老区,聂荣臻更有着特殊亲切的感情,l982年、1986年都托过田华同志趁去阜平之便,代他给阜平人民捎个问候的口信,祝阜平经济改革顺利,大家劳动致富。夫人张瑞华补充说,一是向老乡们问好,二是一定谢绝县里和乡亲们带阜平土特产给我们。l987年聂荣臻在给戎冠秀信中,把他对第二故乡的感情表达得更透彻了。他说,“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打就打了二十二年的革命仗,而其中十一年都是在华北,主要是在河北度过的。所以,对河北的一草一木,我都不会忘记o”有时老区同志来看他,常带点家乡土特产,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聂荣臻很不习惯这一套,反成精神负担。1991年,他让办公室给省委写信,请转达他对阜平、完县、平山、唐县等河北老区人民的问候和感谢。他说,老区人民是我们战争年代的主要依靠,我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当我听到大部分老区人民生活还比较困难,深感不安,心里不是滋味。建议省里,在注意搞好平原建设的同时,尽量对革命老区多投些资,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至于你们来看我,无论如何不能再带什么东西(包括土特产),否则增加我的不安。其实这些年来,聂荣臻对阜平等老区的建设,都给了尽可能的帮助,诸如水利、交通、建筑等方面,都曾与有关方面做了争取援助的努力。

五、鞠躬尽瘁 安然归去

聂荣臻的政治与社会活动远不止前述七个方面,例如,单就给各方面的题词、作序、贺信、写文章等,每年都不下百件左右,占了他许多时间。因健康原因,他几次搁笔,但来信来人恳求不止。特别是那些为革命烈士、英模人物、重要纪念意义和重要科学活动的人和事提出请求的,他就有点欲罢不能了,因他心系着这些人和事,并且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再如,对绿化工作,他历来就很重视。战争年代,他带头植树造林,传为佳话。和平时期,他更是大力提倡绿化造林,改善环境。现在,许多科研单位营区的绿化就是在他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他常讲绿化不仅是生活、生存的需要,也是文明的表现。在他影响下,连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如今也变成绿洲了,这对树立扎根边疆,保卫祖国的思想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聂荣臻每有所见,见有所思,他就毫不犹豫地以他老共产党员的身份,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不管这事该不该他管,他绝不视而不见袖手旁观。例如,l982年,他见到一些地方乱砍树木的报道,立即给姚依林写信,请他注意刹住这股风。他分析乱砍的原因,其中一部分是生活原因,一是群众要烧柴做饭,一是群众要木料盖房。要解决烧柴最好推广沼气灶,要解决盖房用料就发展代用品,总之要给群众解决的办法才行,望在计划会议上一议。l984年,当得知西方某国拟来我国搞核废料后处理,聂荣臻明确表示反对。他说,不要听他们说的那么保险,什么固化深埋,万无一失。如果那么保险,为什么不在他们自己家里去处理,却要不远万里运到我们这里来埋藏。此事一定要慎重,要考虑远些,不要为赚几个美金,而要看对子孙后代有无遗害。即使没有后患,也不应该做这笔生意。1988年一天,陈毅同志儿子陈吴苏来看聂荣臻,因当时昊苏在文化部工作,所以,一见面就提两条意见:一是影视上黄色镜头太多,你们要严管;二是影视上吸烟的镜头也太多,好像在提倡吸烟似的,你们要注意。类似这样操心的很多,以致保健医生提醒我们,要想法让聂帅安静,因他病情严重,不能这样劳思费神受刺激。中央首长来看他时,也都指示我们,不要让聂帅再为国事操劳,你们要报喜不报忧,要老人家心情愉快,健康长寿嘛!

聂荣臻从60年代就患心脏病,越到晚年越严重。后来泌尿系统又给他增添不少痛苦,消化系统也常出现麻烦,高血压、糖尿病,病情累累。然而,他为什么能长寿到93岁,比中央其他老人都更长寿些?除医务人员、专家教授的精心医治外,主要是他注意力所能及地锻炼,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嘱与医生密切配合。每当他患病时,他非常认真听医生对他病情的分析诊断和提出的治疗方案,从中还注意学习有关的医学常识。他对中西医同样重视,认为各有所长,并鼓励相互学习。他吃中药,长年不断。他不要求中西医会诊,觉得医道不同,医路各异,互通情况还是有益的。对西医会诊,他也不主张多请人,人多了,意见不易统一,反而耽误治疗。他教育亲属不要向医生乱提建议和要求,要让医生大胆地进行治疗。他久病知医,如何自我保健,与医生配合得非常默契。医护人员无不佩服聂帅知医尊医,尊重科学的思想作风。

聂荣臻也不有病乱投医,绝不接受无科学根据的五花八门的治疗法。例如气功疗法,他觉得如果自己做气功锻炼身体可能有些作用,但靠别人作气功来治自己的病,恐怕就起不了作用了。有一次医务界的老同志推荐,盛情难却。本来,他从不随便寻医的,都由医疗组确定。现在,心想作气功就是气功师用手比画比画,也不会有什么好或坏的作用,就试试吧,他也和保健医生说明想法。但试了几次,无效,他就坚决拒绝再试。

进入90年代,聂荣臻深感力不从心,常说确实感到老了,思想集中不起来,想事情想不清,经常脑鸣脑胀,血压也高。1991年5月14日他面示办公室帮他把关,一般会见、采访等都要婉拒,但要和人家解释清楚。6月11日,又指示,今后有关他活动的报道要控制,不然外界以为我身体很好,都想来,实在招架不住。此后,经常发生血压突升,心绞痛。9月25日会诊确定,要他住院治疗,一直住到l2月12日才出院回家。回家后仍常感胸闷乏力。l992年2月14日,聂荣臻预感问题严重,与秘书说,现在我的心脏不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出问题,所以趁问题还不太严重时,想慢慢地陆续把一些问题和你们讲讲。实际上是想留遗言了。4月3日,除谈些情况外,主要是谈身体不行了,与以前感觉不同,要防止心脏病突变!医疗组根据病情的发展,决定按家庭病房要求,重新严格布置环境并增加医护力量。就在4月12日下午,聂荣臻自感病情沉重,对秘书说,我的心力衰竭,恐怕难渡这一关,医生当然在想尽办法挽救,但很难挽救过来。因此,趁头脑还清醒,写几句话,就叫临别遗言吧。秘书赶紧打开录音机,忠实地录下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的遗言。

聂荣臻声音嘶哑,气喘嘘嘘,断续地说:“我已经93岁了,寿命也算是很长的。我入党已70年,从未脱离过党的岗位,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我虽然对党没做过多大贡献,但党交给我的任务都是坚决完成的。我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信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我非常赞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我很想多看一看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喜人形势,也很想多听一听祖国科技事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现在行将归去,临别依依,好像有许多话还言犹未尽。总之,我衷心希望全党同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伺德,群策群力,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共同奋斗;同时也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保卫和平;我希望海峡两岸尽快统一;我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牢记科技兴国的重任,努力攀登世界高科技的崇山峻岭,为国争光,为人类进步多做贡献!”

聂荣臻的声音虽然嘶哑,话语断续,但思想是连贯的,是早有准备的。从2月14日开始交代一些具体事项,到4月12日正式谈遗言,看来老人家是在从容不迫地安排自己的后事,这和他一贯的思想周密,有条不紊,善于计划安排的作风是一致的。根据聂帅病情发展,我们已于4月7日报军委办公厅领导同意,背着家属着手准备后事了。

聂荣臻的遗言考虑很周到,对家人都有叮嘱,对身边工作人员,对医护人员和专家们,表示诚恳谢意。当时聂力同志和在场的秘书,无不感情激动,悲泣万分。聂荣臻反而安慰说:“死,我是不怕的,这是自然规律,人活百岁,终有一死。你们不要为我悲伤。”4月15日,我们把录音整理成文稿,再念给他听,他点头说:“我看可以。"5月12日,他自感身体更不好,不能平卧,体位不能小于40度,呼吸不畅,血压高到210,靠药物压下来。室性早搏二联律不断出现,情况很不好。下午对秘书说:“我的后事安排,一切从简,按中央指示办。”

5月14日这一天,谁也没想到老人家会最终离开我们。因为上午情况很好,和往常一样,听秘书读报纸消息,当听到报上讲,前几天北方一场喜雨,旱情缓解,小麦长势喜人。聂荣臻高兴地说,这就好了。下午照例听秘书念文件,当听到1至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大于支出26%时,他满意地点头微笑。当念完一份外交部情况通报后,他说:“这几年我国外交工作搞得不错,形势很好。"当念到一份有关台湾情况简报时,他深情地说:“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形式o”晚上,他的精神也好,先问了聂力参加江津在京同志集会情况,他说:“江津就是要改革开放,不然不能发展。”聂力说:“江津同志也看到了自己差距,正在设法缩小。”聂荣臻说:“是嘛,我们江津有一种特产叫米花糖。糖是不错,可是包装上不去,三四十年一贯制。日本人就比较注意包装。要打出去,就要有所改进。”谈话中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谈完这事又问秘书,“《军事文选》编辑出版工作进展怎样?"当秘书报告了进展情况并说今年建军节前一定出版时,他满意地说:“那就好。"之后,大家有意让他心里安静一下,都不说话了。9点半,他也照例让大家走,准备洗漱后睡觉。10点钟刚入睡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室性心律紊乱,很快心力衰竭。正如他自己所料,虽经医生及时抢救,也未能抢救过来。没有哼一声,没说一句话,我们敬爱的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就这样安详地离开了我们!在抢救弥留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赶到床前,一一向他握别。远在郊外养病的彭真,闻听噩耗连夜返城,痛哀战友的长逝,老泪纵横1

5月1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了聂荣臻逝世的讣告。随后,新华社又发了“聂荣臻同志生平"电。讣告和“生平”高度评价了聂荣臻是“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在整整70年中,对人民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忠贞不渝,一贯忠于党的组织原则,凡是中央的决定,无不坚决执行。在作战指挥中,胸怀全局,运筹帷幄,善于捕捉战机,屡建殊勋。热爱科学,在领导科技事业和各项工作中,坚忍不拔,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成绩斐然。心地坦荡,大公无私,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被毛泽东称为‘厚道人’。"

讣告还评价说:“聂荣臻同志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表现了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博大胸怀,也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优秀品德和长者风范。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对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百折不挠,义无反顾,战斗不息,鞠躬尽瘁;他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刻苦勤奋地学习,好学不倦,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大智大勇,缜思断行,擘画军事,驾驭战争,具有非凡的革命胆略和军事才能;他一贯坚持党性原则,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生活准则,节俭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名重不自恃,堪称全党全军的楷模;他心怀坦白,光明磊落,作风正派,表里如一,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坚持团结。聂荣臻同志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德高望重,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聂荣臻同志1987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和在病重期间,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事业。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最近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殷切期望伟大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聂荣臻同志的逝世,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重大损失。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聂荣臻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德,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聂荣臻同志永垂不朽!

聂荣臻同志逝世后,应家属的请求,江泽民总书记很快题写了“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题词,高度概括了聂荣臻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人民怀念聂荣臻的亲切感情!

聂荣臻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本文为“聂荣臻生平业绩与思想研讨会”论文)

上一篇: 青年聂荣臻世界观的形成和转变
下一篇: 高山仰止 缅怀聂帅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6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