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的革命友谊初探
发布时间:2020-10-28 11:06 作者:蔡青青 来源: 点击数:1682
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的革命友谊初探
蔡青青
无产阶级革命、政治家、军事家杨尚昆同志和共和国元帅、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共同投入到民主革命中,积极斗争,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近代中国革命斗争中最伟大的胜利。二人的革命友谊极具参考性、借鉴性、时代性,为当代党员、党员干部之间开展合作、建立友谊做出了表率。
一、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的相似之处
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同属重庆人氏,除此之外他们有众多相似之处,奠定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一)他们都有着崇高的党性修养
作为一名党员,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无时无刻不是以党员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以崇高的思想境界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践行着共产党人的无私无畏、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
抗战胜利后,中央加紧转变战略方针,从各解放区抽调力量到东北以建立稳定的后方。在贯彻中央战略意图中,聂荣臻同志领导的晋察冀中央局主动向中央建议,将大片的土地和众多土地划归东北。从大局出发,不计较自己的得失,紧密合作,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总胜利。聂荣臻同志这样回忆道:“作为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干部,处处从革命事业的全局出发,互相紧密配合以争取胜利,是本应有的态度和风格。”[1]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45年9月19日,中央成立冀热辽中央局,任命李富春同志为书记。10月,李富春离开时,将办公厅的工作移交给尚昆同志,而正式的任命直到去到西柏坡才下达。这期间,尚昆同志顾全大局,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全身心投入到办公厅主任岗位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没有丝毫懈怠。
尚昆同志时常进行思考,慎自省,坚决防止和杜绝一切不良思想。1949年3月8日关于统一的意见会议,尚昆同志辩证地思想领域中,统一与自由的关系,统一不是一切的统一,是在可能与必须和客观条件下的统一。尚昆同志自我批评,要自觉抵制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坚持严肃的态度,提高政治。[2]
(二)他们都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
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的工作繁多,涉及领域广,时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将繁琐的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需要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
聂荣臻同志在建立根据地,开展群众斗争中,不断认识到人民群众是获胜的依靠,总结出一系列的工作经验,一是要主动认识到人民群中在整个革命斗争中的关键性作用,加强思想上的引领。二是实施正确的方针政策,如减租减息、统一战线、知识分子政策等,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从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进行顶层设计,发挥党领导这一充分的政治优势。[3] 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聂荣臻领导的革命队伍依然坚持着这一正确群众路线,溃败西线的敌人,推动了整个华北的胜局。
杨尚昆同志在日记中时常有工作方法和态度的反思,包括上级机关对下工作注意事项,回答各地来电之原则,办公制度之完善,慎重审查警卫人员确保安全,办公厅工作手续不宜过多、杜绝拖压现象,对于同志们反映的会议时长过长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等。同时,尚昆同志还注意听取和思考工作中所体现的个人缺点并加以改进。今日事今日毕,文电因堆积得太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今后需改正。对于朱总提出的考虑问题不深刻,想了解的事情又太多太广,需要提高警惕,减少事务工作,积极思考。[4] 对自己1954年的工作回顾,总结出缺少计划,被动而忙乱的缺点,并从四个方面对1955年的工作和学习方向提出了努力的方向。[5]
(三)他们都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领导的革命斗争是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开天辟地的阶段,他们一路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中一个个新的伟大的成就。
1949年7月,聂荣臻同志到中南海办公,办公室几经搬迁,从春藕斋、静谷到居仁堂。最初使用的办公设备十分简陋,面对苏联顾问团“怎么什么都没有”的疑问,聂荣臻同志非常乐观,他答道,“因漏就简”。即使往后条件改善了,聂荣臻同志依然主张精简化办公,反对庞大、臃肿的机构。凡是从工作出发,不讲条件,效率优先。
1950年初,聂荣臻同志正式指定为代理总参谋长,如此,他便身兼六职。事务繁重,常常无法正常休息,但荣臻同志依然坚持战斗在第一线。聂荣臻同志总参谋部的工作在白天,晚上要去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处报告工作,工作量、工作时长可见一斑。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最后还是把荣臻同志累倒了,1952年9月,聂荣臻同志视察完工作后回到办公室突然摔倒在地,经查实脑平衡神经失调、高血压、心脏病。
在尚昆同志1949年1月1日到1955年10月1日的日记中,不难发现尚昆同志也是常常工作到深夜,很晚才休息。在有记载的时间里,尚昆同志有55天是晚上1点之后才睡觉的,并且加班晚睡的时间较集中,1949年3月21日到3月23日,连续三天都是晚上2点之后睡觉。1954年2月21日和2月21日,连续两天都是晚上3点半之后入睡。1955年2月1日到1955年2月3日,接连三天办公至晚上2点之后睡觉。1955年4月11日至4月12日,差不多是连续熬夜,11日办公到晨6点,12日4点才睡。同时,尚昆同志对自己的工作有极高的要求,采用日记提示的方式作备忘,简单而朴实地在日记中用括号括弧,提醒自己“记着办理”。而且,尚昆同志的日记中有生病记录的天数是34天,症状包括头疼,眼睛发生炎症、红血丝,白喉,胃不好,发烧,周身痛,左耳下侧突发阵痛、耳鼓微痛,颈子痛,眼痛、恶心,出汗、心慌,周身发痒,精神不好,闹肚子、大便不畅等等,而这34天的生病记录里,尚昆同志完完全全因病休息的时间只有5天,其余时间都是打起精神,带病工作。
二、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之间的革命友谊
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因为工作而分开,又因为工作聚首,所在的工作部门互相配合,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共同记录着对方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发自心底地感到骄傲和自豪。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彼此,成为最亲密的伙伴。
(一)他们领导建立协同配合的工作部门
尚昆同志任后方支队司令的中央后方委员会与聂荣臻同志领导的晋察冀军区、中共中央华北局、平津前线司令部协同配合,取得了晋察冀乃至华北地区战役的重大胜利,圆满完成了中央机关的两次搬家。
1947年10月22日,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取得了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当天,军区即向中央军委请示发起夺取石家庄的战役。中央军委及时回电。当时在晋绥建立的中央后方转报电台,覆盖包括晋察冀军区前后方的14家。在繁杂的电文中,速报速回,是杨尚昆同志负责的后方工作委员会密切配合、积极应对、灵活协调取得的结果。
1947年10月12日,中央纵队从太行、五台招募新兵600人。聂荣臻同志为这些战士配备了精良的武器,包括美式步枪500支,机枪18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中央纵队的警卫任务。
1948年1月中旬,中央军委于晋绥和晋察冀军区接洽,商定由晋绥军区负责护送,晋察冀军区接应,以保证1948年3月中央机关和毛主席顺利渡河、进驻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村。
1949年2月1日,聂荣臻随平津前线司令部进了北平,成立了迎接中央迁平委员会,整编改造部队、整顿社会秩序,为中央进驻北平作准备。3月25日,尚昆同志和伍云甫查看毛主席和书记处的住处、到西苑机场进行现场检查,为中央入城检阅做准备。
(二)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中央入驻北平后,杨尚昆同志和聂荣臻同志之间的工作交集变得更多了,视察工作、讨论问题、交流意见、观看演习等等,二人密切配合,互相帮助,推动了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杨尚昆同志的日记里,二人共事的记载如下:
1949年3月4日,与林聂谈北平驻地问题。聂的意见中肯正直,颇有建设性。
1949年3月10日,荣臻同志谈到北平地下党同志的大作用,提议城市拿下后,即重新编组使之成为正规军。聂荣臻同志在推动新时期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面深入思考,考虑周全,奠定了共和国军队发展的良好基石。
1951年3月11日,与聂赴香山、玉泉山、八大处看防空洞工程。
1951年4月2日,10时在聂处开会,讨论天空保密问题。
1954年1月11日,约熊复同志等谈写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事。陈毅、刘伯承、贺龙、聂荣臻来谈。
1955年1月15日,上午与彭德怀、聂荣臻同志等去南苑附近参观用雷达操纵的100mm高射炮连的演习。
(三)他们是亲如一家的朋友
工作之余,尚昆同志和荣臻同志相约一同外出游玩、吃饭、看电影;到彼此家里做客,聊聊天、打打弹子,去家中探病等等,生活上的陪伴和消遣使二人关系更加紧密,使得工作配合越来越默契。
1951年2月25日,夜到聂处打弹子,闲谈到10时才回家。
1951年2月28日,9时起床后,去荣臻家探病,聂患感冒,已卧床。
1951年4月1日,夜间聂夫妇来坐,闲谈约1小时,他们就回去。
1951年1月14日,下午聂来闲谈。3时与聂、洛甫夫妇乘车去颐和园,看望董老及徐向前同志,旋即赴玉泉山,回家时已万家灯火了。
1951年4月8日,10时与聂夫妇,去海淀八一小学参观。……在聂家中吃晚饭,打弹子到10时回家。
1954年2月2日,古历新年。去聂、叶处。
1954年2月25日,下午开高岗座谈会,到6时半,赴车站送朱总、聂、罗去广州。
1955年1月2日,9时与伯钊、小二、小妞等到玉泉山。不久,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同来,沿三个湖游了一圈,回到大楼吃饭。
1955年1月26日,晚饭后聂荣臻、谭震林、宋时穷、罗瑞卿等同志去我家玩到9时。
1955年4月10日,上午应朱德同志之约去玉泉山,又聂荣臻、贺龙、邓小平与董必武等在,游了山,也划了船。12时在朱德同志家中吃饭。
1955年10月1日,在天安门观看军队检阅后,为荣臻等同志感到由衷的骄傲。日记中如此写道,今天各元帅、大将、上将们,都穿着簇新的礼服,佩戴勋章,受检部队也穿着新的衣服,十分的好看。从此我国的军队就正式实行军衔制度了,这是一个新的成就。这一段路整个走了20多年啊![6]
三、小结
聂荣臻同志和杨尚昆同志的深厚革命友谊给予广大党员、党员干部深刻的启迪。
在生活中,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身边的同志们,培养亲密的朋友情谊,奠定密切工作伙伴关系的牢固基石。
在工作中,精诚合作,正直、严厉、负责。杜绝搞山头主义、拉帮结派,搞兄弟义气,建立深厚的同志友谊。
思想上,严格要求,学思见悟,做共产主义思想的共鸣者。
参考文献:
[1][3]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606;572-574,576-577.
[2][4][5][6]杨尚昆.杨尚昆日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0;74;133-134;216.
作者简介:蔡青青(1989-),女,重庆潼南人,重庆市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通讯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杨闇公烈士陵园
邮编:402660
电子邮箱:827565540@qq.com
电话:18883744924
上一篇:建国初期聂荣臻元帅最繁忙的时期
下一篇:记住那个年代——纪念聂帅诞辰12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