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

传、文学传

首页 > 传、文学传> 将军与孤女

(一)四十年前的一段扣人心弦的佳话

发布时间:2020-01-21 11:40   作者:   来源:   点击数:0

四十年前,聂荣臻将军和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们,在战火中抢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四十年后,聂将军还在惦念,日本小姑娘,现在怎么样?

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

姚远方

这几张照片(见本书扉页的历史照片),是四十年前在战火纷飞的太行地区拍摄的。那时,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中日两国人民同时陷入空前的浩劫。

照片上那个眼神略带忧伤的孩子,是一个劫后余生的日本孤女。父母双亡,她和她的一个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幼妹,被中国人民军队的战士,从浓烈的战火中抢救了出来,随后,这两个孤女,在前线司令部里,成为聂荣臻将军的小客人,得到周到的照料。后来,又派使者越过战线,把她们送回日本侵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片山旅团)的军营……

这是四十年以前的事了,我时时在想:两个孤苦伶仃的孤儿,被送回日本军营以后,她们的遭遇会怎样呢?这弱小的生命,能不能在兵荒马乱中幸存下来?战后,她们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吗?在中日两国人民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这个想法更加深切。

小姑娘呀!你现在哪里?

我遐想着有这么一天,突然得到你们的音讯和地址,好把这珍藏数十年的照片寄赠你们,把你们苦难童年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讲给你们和友好的日本人民听。


 

那是一九四0年八月,故事发生在从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当时叫做正太铁路)线上的一个叫东王舍的村庄。这是横续太行山脉的一条交通要道。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本侵略者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照片上那个小姑娘的父亲,据说是煤矿里的日籍工程师或是顾问之类的人物。他是什么时候、怎样来到中国的,我们当然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他是在日本军阀的胁迫下,漂洋过海来中国掠夺资源,终于成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牺牲品。

这是一个仲夏之夜。滹沱河两岸的景色显得特别秀丽。月光融融,树影婆娑,波光粼粼,轻雾弥漫。弯弯曲曲的堤岸,


装点着千姿百态的花椒树,村边的钻天白杨,被微风吹打着的叶儿哗啦啦地响,不知名的山花散发出蜂蜜一样的香味,青蛙和织娘不停地噪鸣。偶尔还可以听到悲凉的山歌:“太行山上的月光,照到我村庄,敌人来了奸淫抢掠放火烧草房……。”就是在这恬静之夜,从山麓下来了千军万马,马蹄铁碰击着石头闪闪发光,远处响起了隆隆的爆炸声。一场大战在太行山麓展开了。

这就是震撼中外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同时出动一百多个团从四面八方向敌军猛攻。正太路是这次战役的重点进攻地区。

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是一个骁勇善战、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团。燃烧着仇恨烈火的战士,如猛虎下山,一举攻克天险娘子关,直插井陉煤矿,迅速抢占了东王舍矿区。日本军为阻止我军前进,不顾自己的侨民尚未撤退,用夹杂着烧夷弹的排炮,向东王舍村猛轰。矿区顷刻间变成一片火海。在浓烟烈火之中,忽听到从半倒塌的日本榻榻米式的房舍里,传来凄厉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叫声。红军团两名机枪手毫不迟疑地冲进烈焰,背出两个孩童和她们垂死的父亲。她们的母亲已被炮弹炸死。


虽然战士们拿出在当时非常缺少的急救包抢救,孩子的父亲终因伤势过重,死在八路军前线包扎所里。

从战火中抢救儿童,这对人民军队战士来说,本来是平常的事。可这一次却有些不寻常了。因为抢救出来的,不是中国老百姓的孩子,而是两军对阵冲杀中的敌方儿童。战士怀抱着两个因受惊而哇哇大哭的日本弱女,这该怎么办呢?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熏陶下,以解放全人类为理想的八路军战士,爱谁恨谁是最分明的。如同谚语所说:“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他们在战场上有我无敌,可以杀得敌人尸横遍野,但在无辜的日本孩子面前,却表现出无比善良和慈爱。

“这孩子,没爹没娘,好命苦呀!咱们不能不管!”

最先发话的是机枪班的老班长,一个沉默寡言的淳朴农民。他有个儿子,当放牛娃,在一次敌人搜山中为挣脱日兵追捕坠崖摔死。其余的战士,各人也有一本血泪账。但对两个无依无靠的日本孤儿,却动了怜爱之情。“孩子是没有罪的,砸锅卖铁也得养活她们。”全班下了决心。尽管当时部队还处于敌军炮火威胁下,尽管物质条件极端贫乏,战士们还是自愿挑起哺育孩子的重担。他们又是当爹又是当妈,笨手笨脚地为孩子张罗一切,把粗布军装改成小孩衣裳,把玉米面熬成糊糊,一勺一勺地喂给孩子,一次一次地给孩子端屎端尿。战士的温存和怜爱,使孩子很快感到亲近,信任代替了恐惧,笑声代替了哭泣,小姐姐还用刚学会的一句汉话,叫八路军战士“叔叔”哩。

消息传到聂荣臻将军的前线司令部。两个日本小女孩,被接到司令部招待所——滹沱河畔一座小山庄里的一幢农舍。

一个穿着普通士兵服装的身材魁梧的人看望孩子来了!这就是聂荣臻将军——一位正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八路军杰出将领,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

“喂,喂,小娃娃,不要怕。”

他抱起那个襁褓之中的小囡囡,亲吻她胖胖的脸颊,用指头轻轻地挠动着孩子的胳肢窝,逗着孩子发笑。随后,又走到四岁小姐姐跟前,蹲下身来,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把一块糖送到女孩嘴里:“这个好吃,甜,甜。”孩子没有害怕,望着这位和蔼的伯伯,天真地笑了。


聂司令叫来管理人员,吩咐他们到附近村庄寻找奶妈,给小囡囡喂奶,还唤来军医给孩子仔细检查身体。他叫警卫员到集市上设法买到糖、饼干和水果——这些东西,在那艰苦岁月里是难得享受到的食品。

聂司令问:“反战同盟的日本朋友,有在家的吗?请他们来看看孩子。”当他得知日本反战同盟的同志都上前线去工作后,又说:“孩子是无辜的。应该让所有人明白,敌人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和儿童,但是我们决不能伤害这些无辜的孩子和日本人民。”   


他转过身来,又拉着孩子的手,温存地说:“好娃娃,想家吗?来!照个相,明天送你们回去。”

夜晚,两姐妹都住宿在这个山村的农舍里。一位慈祥的大娘搂着她们,同睡在一条土炕上,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小囡囡,不停地扇扇子给孩子赶走蚊虫。姐妹俩听着中国妈妈唱摇篮曲:“小小叶儿哗啦啦,儿是娘心一朵花,娘盼我儿快长大,哗啦啦,快长大……”渐渐地沉入梦乡。

清晨,聂荣臻将军起得很早,他修书一封给日本军司令官,义正辞严地斥责他的罪行,要求他保护和哺养孩子。(见图一)过了几天,又挑选了一位精明的战士和一位壮实的农民,把两个孤儿护送到日本军司令部。

你看,照片上那位农民,拿着扁担正准备挑起一副重担。担子的一头,小姑娘盘腿坐在藤篮里品尝着河北名产雪花梨 (见本书扉页的照片)。另一头,是她的小妹妹 (在照片的画外),他们正在准备上路。

村子里热闹起来了!男女老少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鸡蛋和果品为孩子送行,送到村外很远很远的地方,还站在山坡上眺望他们远去,一直到两只藤篮消失在战线的那一方……

上面所讲的,只是久远年代的一件小事。当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一切仇和怨,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中日两国关系的巨变,已经成为遥远的往事了。唯有那救孤送孤的感人场面,一直在我的心头保存了下来,久久不能忘怀。(见图二)

从那时到现在,经历了四十年的变迁。两位日本小姑娘,你们现在哪里?那时节,你们出个四岁,一个才几个月,如今,都是四十开外的人了。我望着你们童年的照片,在日本地图上寻觅你们的踪影:也许在大阪的一家制造厂里劳动,还是在波浪滔滔的宗谷海峡进行海上捕鱼作业?也许你们正在东京某研究所里聚精会神地工作。在这明媚的春天,你们也许正携儿带女在上野观赏樱花。我也这样幻想着:在成百成千来中国的日本旅游者中间会有你们的身影。

呵,小姑娘,你现在哪里?……

一九八零年四月于北京


这是聂荣臻司令员一九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给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的亲笔信。这封信是由护送小姑娘兴子姐妹的人员带到日本侵略军片山旅团的。

聂司令员的信,义正辞严地谴责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对战火中救出的日本小姑娘寄以深切的同情,要求日军将兴子姐妹“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信中还说:“中日丙国人民本无仇怨”,“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

这封信和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抢救日本小姑娘兴子姐妹的事实,又一次说明,即使在严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及军队也是非常珍惜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的。


这是中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历史学家邓拓一九四二年关于聂司令员关怀“日本小姑娘”的记载(原文发表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七日《晋察冀画报》),这篇报道在谈到进攻东王舍煤矿 的部队营救了两个日本女孩时,写道:

她们的母亲在炮火里死亡了,父亲受重伤救治无效也死了,就剩下这两个女孩子,被送到司令部来了,聂荣臻同志亲自抱起了那个襁褓中无依的小女孩,派人马上找个奶妈喂着她,买了许多果子、糖、饼干给四五岁左右的女孩子吃,他蹲到孩子的面前!

“喂,小娃娃。不要怕。”他笑着逗那女孩子的脖子,他本来是喜爱小孩的人,在孩子们的面前,他是非常天真的,总是逗着他们玩,对这两个日本女孩他更感到她们弱小的生命是可怜悯的。

“这个好吃,甜!”他拿起一块糖送到女孩的口里,女孩子完全没有害怕,亲热她望着这位陌生的大朋友。

“好娃娃,明天送你回去。”他抚着她的头发。

果然,第二天他写了一封信,把两个女孩子放在篮子里,在他们身边装满了糖果和饼干,找一个老百姓,派了警卫员,指给他一条路,送到敌人的兵营里去了。

“敌人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和儿童,但是我们决不能方伤害这些无辜的孩子和日本的人民”,他无限感慨她望着那个老乡把两个女孩送走了。……

(本文插图董辰生作)



敬礼,仁义之师!

——记四十午前营救日本械栅蝴鞘队

姚远方


在我的印象里,美穗子是个端庄寡言、感情内向的东方型女性。但有时她的感情也会强烈地迸发出来,那就是每当她谈起侵华战争给日中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她双亲的去世;每当谈到聂荣臻元帅和八路军战士给她第二次生命的时候。在美穗子抵达北京的当天晚上,她就急切地要求晋见聂荣臻元帅,还诚挚地提出在访华日程中一定要安排她到八路军烈士陵园祭奠救命恩人。在北京,美穗子和我多次见面时,她的双眸总是注视着我的军帽上闪闪红星和衣领上的两面红旗。在我们的谈话中,她怀着极大的兴趣,总想多多了解中国的人民军队,特别是希望知道四十年前在战火中营救和抚育她的那一支八路军部队的情况。她似乎很难理解在两军对阵残酷冲杀之际,八路军战士为什么能够如此慈爱地对待她这么一个来自敌方的孤女。美穗子每当见到解放军官兵,也 总是微笑着,深深地鞠躬,并低声说道:“阿里格多!阿里格 多!(谢谢)菩萨军队!”我对她说:“不用谢了,这是我们应当做 的事,幼小的生命受到威胁,能见死不救吗?碰上这样的情况,任何一支八路军部队都会这样做的。”我的回答似乎没有满足她的要求,于是,我想约定一个时间同她作一次深谈。通过她童年的一段不寻常经历,讲一讲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在她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我到北京饭店看望她,恰巧,她应《读卖新闻》记者的宴请,一直到晚上十一时尚未回到寓所。一次长谈的机会失去了。我只好把她想了解的事实,写了一篇文章译成日文,贴在相册上,作为礼品赠送给她和她的女儿们。这就是这篇《敬礼,仁义之师!》。

在写作这篇文章之前,我曾经访问过在战火里营救日本小姑娘的那支八路军部队原政治委员王建中和直接指挥东王舍战斗的营长兴中。他们说:“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历来对放下武器的日本官兵,对日本侨民,都是以礼相待的,何况又是无辜的孩童呢?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我军的传统。


我们团是这样做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其它部队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很平常的事,不需要专门介绍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这个部队。那时我们忙于打仗,对日本小姑娘,还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呢!”这些老红军、老八路军是很谦逊的。但客人既已问起,还是如实回答吧。

根据战史记载和参战人员的回忆,四十年前在井陉煤矿东王舍战斗中,救出美穗子和她妹妹琉美子的八路军部队,是聂荣臻司令员统率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第三团。


这个部队新一代的继承者,是现在驻守在华北军事重镇张家口的某部大功团。

说起老三团,话可就长了。还得先讲点历史。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国民党军向南溃逃,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向敌后挺进。在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总部和主力进入五台山区。十月底,娘子关、忻口形势吃紧,总部又率主力离开五台山区南下。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同志,受命留守五台山区,带领原红一军团的一个独立团、一个骑兵营和两个不完整的连队,在晋察冀三省边陲开创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冷,五台山积着很厚的雪,大多数干部战士没穿上棉衣,赤裸的脚套着一双草鞋,在冰天雪地里奔走。他们拾起国民党军丢弃的枪支弹药,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燃烧起抗日的烽火。记得,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在延安作报告,高兴地说,《水游传》上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现在是聂荣臻大闹五台山呀!

老三团,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撒向晋察冀大地的红色种子。这支部队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老红军骨干;二是北岳山区揭竿抗日的农民;三是从北京第二监狱暴动出来的地下党员和满怀抗日热情、要打回老家去的东北流亡学生。部队既保持着老红军的传统,又汲取了大量新鲜血液——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工农和知识分子的亲密团结、同心同德,很快就把这支部队建设成为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政治水平很高,战斗力很强的主力团。

“我们的血最热、最红,是工农红军的传统,当抗日烽火卷起家乡,大兵团在敌后成长……”唱着这雄壮歌曲,老三团豪迈地奔向战场。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老三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在涞源黄土岭打了一场恶仗,击毙日本侵略军师团长兼蒙疆驻屯军司令阿部规秀中将。翌年,三团又在涞源摩天岭下的东团堡歼灭日军井出部队的一个教导队。这一仗打得很艰苦,子弹差不多打光了,靠拚刺刀解决了战斗。以后,日本侵略军重占东团堡时,立了一块大石碑,上刻《长恨歌》一首,记载当时战况的惨烈,也从侧面衬托出老三团的英勇。

一九四0年夏,百团大战处于准备阶段。三团奉命昼夜兼程数百里,从紫荆关急驰娘子关。部队到达平山洪子店后,补充了弹药和干粮,团长邱蔚就到前线指挥部接受战斗任务,


攻打正太线上燃料基地井陉老矿和东王舍新矿。当时,侵占和守备正太铁路线的是日军片山旅团。请读者先看本文的一幅插图。这是片山旅团长制造无人区的一张布告。布告开列山西省平定县和盂县铺北村、庄头村等一百六十一个村庄的名单,限定一周之内,要把村子统统“实行烬灭”(烧光、杀光、抢光),把男女老少都赶进“指定区”(人圈)居住。日军制造无人区虽不都是那一年的事,但从这里可以看到敌人是多么的残暴。在全团战斗动员会上,团政委王建中站在一张八仙桌上,给大家讲正太路沿线人民的苦难,接着是乡亲们血泪控诉。战士们一听,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为了解救人民的苦难,他们刀山火海也要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八月二十日夜。月儿西沉,离山梁还有两竹竿高。三团一营四连在矿区工人的向导下,迅速剪开敌人带电的铁丝网,避过忽闪忽闪的探照灯,一下子摸进了东王舍村。全连隐蔽在这个小镇的一条东西大街尽头的一家药铺里,继续摸清敌情,观察动静,等待总攻。那时,部队药品奇缺,受伤战士常因缺少药棉绷带,不能及时治疗;患疟疾的病号,没有金鸡纳霜,在这种情况下,无一人去动店铺货架上的药品,尽管店主人不知去向。

最近我们从“阵中日记”和“团史”中,看到了这样的简要记载:“八月二十日二十三时半,三团一营攻入新矿,与敌展开激战。”三团四连两名战士冒着敌人炮火,从炸塌的房子里,抢救出两名日本女孩。”“车站站长(应为副站长——记者注)因被火烧伤重,抬回即死。”又据当年参战的六位老同志的回忆,烈火中抢救日本孤儿的两位战士,来不及寻找门户,是从半塌的墙上爬进去的。浓烟滚滚,他们看不见任何东西,只能用手在地上摸索,终于摸到两个小孩。战士把孩子紧贴在怀里,冲出了火海。

事实就是这样:一百六十一个村子的“烬灭”和两上日本弱女的得救,这个鲜明的对比,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教育下的人民军队,胸怀宽广,憎爱分明。他们恨透侵略者,在战场可以杀得它血流成河,但对日本人民及其后代,也像对待自己的人民一样,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老三团在战火里救出日本孤儿,绝不是偶然的。正是这种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长期陶冶的结果。在三团后来的战斗历程中,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爱民事迹。

百团大战给当年驻华北的日本侵略军以很大的冲击。


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有这样的记载:“蟠居于华北一带之共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所部署的百团大战于昭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是矿山) 进行奇袭。特别是山西方面更为激烈。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遭袭击之同时,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全被爆炸破坏,井陉煤矿设施遭到彻底毁坏,这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所料,其损失之大,修复需时之多,费用之巨可以想见。”百团大战结束后,三团又回到了易县。不久,恼羞成怒的日本侵略军以重兵扫荡狼牙山区等地,作为对我举行百团大战的报复。三万多群众和五个县的县政府被敌军包围。战斗中,老一团打得很顽强,出现了棋盘陀五壮士跳崖的英雄事迹。当时老三团在分线活动,为营救被围群众,毅然进入包围圈,把敌重兵吸引到自己身上,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使三万多群众化险为夷,顺利突围。环境越是艰苦,三团越是维护群众利益。在这次反扫荡中,有三个同部队失去联系的炊事员,在路上拣到逃难群众丢失的两头猪。虽然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过一顿正经饭,部队也好长时间没吃过肉了,但他们还是赶着猪往返走了好几十里,找到失主,把猪还给他。

人民战士来自人民,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心头的最高处。在他们看来,助民春耕秋收,挑水扫院,治病医伤,嘘寒问暖……都是自己应做的事,从而养成了习惯,形成了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时光飞逝,弹指几十年过去了!在将近半个世纪中,老三团南征北战,打的胜仗和做的好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这个团成百上千的老红军、老八路,包括从烈火里抢救日本小姑娘的两位机枪手,已经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在战场上牺牲。这些老同志是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他们除了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利益,也没有什么私人财产。我认识三团的一位营长,他从江西打到塞北,身经百战,多次负伤。数十年来,他从敌人手里缴获过不知多少枪和炮,可是从来没有为自己谋求过一点东西。他直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太原,才第一次得到由供给部发给他的一块手表。这些老同志都爱唱一首抒情歌:“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热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就像歌子所说的那样,他们为了人民,把自己鲜血洒在太行山麓,洒在察绥草原,洒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场,也洒在亲密邻邦朝鲜的国土上。热血化成原野上永开不谢的鲜花,给后代留下了光辉的榜样。

呵!敬礼,仁义之师!

(文中三张反映八路军百团大战情况的历史照片,均系当年正太路东段前线指挥员杨成武将军保存至今)


护养日本小姑娘纪实

——八路军老战士封奇书的回忆

卢 英 康喜宽

一九四0年八月,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战地动员委员会的首长,正在平山县中古月村的一座三合院里忙碌着。


年仅十七岁的封奇书当时负责战委会的安全保卫及勤务工作。一天,他接受了一个新任务:护养一个从井陉东王舍煤矿炮火下抢救出来的日本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兴子。

小封从战委会袁心纯主任手里领过小姑娘,只见孩子脸上,一双失神的眼睛流露出呆滞、惊疑的目光。晚上,过度的紧张与疲劳,使小兴子很快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清晨兴子醒来了。封奇书急忙给她穿衣服,她不让;倒水,她不喝;递上饼干、糖果,她不吃。还是懂日语的马干事有办法。他一边抱起孩子用日语哄着,一边用小刀给孩子削了个梨。孩子的哭声渐渐止住了,她张开小嘴慢慢啃起梨来。

为了使兴子不再啼哭,封奇书背着她来到了村西的小河边玩耍。他们来到河滩的细沙地里,封奇书用小石头围了一个小水池,里边灌满水,然后把从小河里捉的小鱼放进去,让兴子捉鱼玩。一会儿,小封又给兴子摘来一把五颜六色的野花,让她挥动花束去扑打飞来的彩蝶。慢慢地,兴子笑了,眼眸中闪烁着喜悦的亮光。

虽然语言不通,但封奇书却学会了察言观色。兴子小眼一眨,封叔叔立即就能知道她想干什么。一次在野外玩耍时,一位老乡给了兴子几个绿皮青核桃。封奇书看到兴子想吃,就砸开皮,把剥出的核桃仁递给她。那位老乡一再作手势表示能吃,但孩子就是光笑不张嘴。小封心里明白,他去掉仁上的一层黄皮,用水洗后,兴子才高兴地吃起来。

封奇书自从接受负责护养兴子的任务以来,梳头洗脸,喂水喂饭,擦澡洗衣服,都是他操持。

根据上级指示,要将兴子姐妹俩送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驻地井陉县洪河漕村,尔后再将孩子交还日军安置。听到这个消息,封奇书心里可真有点难受。入夜,他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第二天一大早,封奇书赶忙起来,忙着为孩子上路作好准备。他找来了白糖、饼干、水果。怕路上走时热坏了孩子,给小姐妹俩找了两顶小草帽;怕路远孩子在筐里坐着难受,特地在筐下垫上厚厚的一层麦秸,中间铺上油布,上面还垫上了小凉席。午饭后,兴子的妹妹也送来了。女卫生员和那位中国奶妈忙着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新鞋袜,洗手擦脸,忙个不停。

人群中,那位中国奶妈陈文瑞,含着泪来送行,她只能在心底,用一个母亲常用的方式——良好的祝愿与孩子告别。

兴子的哭,中国奶妈的泪,使封奇书从不轻弹的泪水也洒落了下来。他想快点上路,可是越是想快走,那平时走路一溜风的腿越是迈不开步子。

封奇书和挑筐的农民爬山过岭,涉水过河,顶着炎炎烈日,终于把孩子安全地交到了聂司令员那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送孤

峭岩

人们很想知道:从战火中救出的日本小姑娘是怎样送回日本军营的?那些救护过日本小姑娘的战士,还有照片上那位挑担子的农民还在吗?……

冒着六月的暑热,我们来到太行山区,一路寻觅往事。虽然风雨剥蚀了山岩,岁月干枯了河谷,却抹不掉这动人心弦的记忆。太行的老人回答我们的问话说:记得,记得,百团大战那年,一对用荆筐挑着的日本孩子来过咱村,孩子坐在挑筐里还中秘着梨哩!

我们很快就打听到了当年曾带领美穗子(即兴子)的八路军战士,他叫封奇书,现在平山县工作。我们跟随他来到当年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战地动员委员会所在地——平山县中古月村。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夺。一九四○年八月下旬的一天,战委会主任袁心纯将一个日本小姑娘领到他的面前:她四五岁模样,身穿一身北方农村的条条衣服。战争的惊吓,陌生的环境,使她处于深深的迷惘之中。孩子多么需要安慰和抚爱呵!在八路军队伍中成长、经受党的培养教育的封奇书,深知革命人道主义的意义。他立即接受了护养日本小姑娘的任务。

在战委会旧址的一座三合院里,封奇书向我们谈起当年大家关怀美穗子的情景——

一位老妈妈对战委会的同志说:孩子是无罪的!全村一人省一口粮食,也能养活她!

一位老自卫队员爱怜地抚摸着小姑娘的头:可怜这孩子,把她交给我来养,就当我的闺女好啦!

多少母亲敞开了怀抱,多少父亲伸出了善良的双手呵!

从那天起,十七岁的封奇书认真地当起“保姆”来。他给美穗子洗脸喂饭,带领美穗子游山玩水,到河边捉鱼,采野花,扑打蝴蝶……新的生活情趣驱散了小姑娘脸上的愁容,发出惬意的笑声。

离别的时日来到了。上级通知:把孩子送到聂荣臻司令的前线指挥部去。送走的那天,人们来到村口,凝望挑筐里的日本孩子,默默祝愿她们一路平安。

一大早,在乳白色的晨曦中,他们登上了中古月村前的高山。雨后初晴,天气十分燥热。封奇书和两个护送的农民互换担子,一会钻进峡谷的羊肠小路,一会趟过绕山缠岭的盘肠河,不一会儿,三个人都是汗流浃背。但他们各自的心里都在这样想:山高路险算什么,快走,聂司令还等着呢!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也要把孩子送到聂司令的身边。他们历尽艰辛,经过米汤崖,越过黑水坪,穿过枣林口,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来到聂司令的前线指挥部——洪河漕村。

那么,又是谁接替封奇书的担子,送日本小姑娘回到亲人身边的呢?我们望着当年留下的照片沉思着:若是能找到照片上那位挑担子的农民该多好呵!


真是喜出望外!这位挑担子的农民四十年后依然健在。他是河北省井径县洪河漕人,名叫李化堂,今年六十七岁了,细高的个头,黑红的脸膛。多少事随着时光而流逝,唯独用荆筐挑送日本小姑娘的事,仍牢牢烙印在老人的心里。那是玉米扬花的季节,就在聂司令的前线指挥部前边的麦场上,李化堂荣幸地见到了聂司令员,亲眼看到他给美穗子削梨吃,看到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待日本小姑娘的一片慈父之情。

又是夏日的另一个早晨,李化堂和一个护送的八路军战士一起,带着聂荣臻司令员写给日军官兵的信,挑着担子匆匆上路,向日军驻扎的微水镇方向走去。当他们走出十多里路的样子,忽然从远处传来炮场,隐隐约约还听到枪声:前边打仗了。他们只好返回到一个叫石瓮的村庄。至今老人还遗憾地说:若不是前边打仗,我们一起就送到微水了。我把两个日本孩子交给当地的八路军时,那个小姑娘还用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我哪!……

以后的行程怎样?谁是送到微水镇的最后个人?多方面调查的材料说明,最后挑担子的战士和民兵都已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了。美穗子就这样坐着荆筐,从一个农民的肩膀,换到另一个农民的肩膀,从一个母亲的怀抱,到另一个母亲的怀抱,一村接一村地被送到了微水镇,送到日本军营。


为日本小囡囡琉美子治伤

游胜华

作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军医,我在前线给伤员做过千百次手术,但在两军对垒之际,为敌方不满周岁的婴儿做手术、治伤,还是生平的第一次。虽然四十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而当时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在一九四○年八月,抗日战争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进攻,于是百团大战爆发了。那年夏天天气非常热,我率领着一支手术队,冒着酷暑,从河北完县神北村渡过唐河,翻过神仙山,再过沙河、滹沱河,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井陉县黑石头村,在那里开设了前线手术室。

攻打井陉煤矿的战斗打响后,一批批的伤员被抬进手术室,我们在手术台上紧张地进行着抢救伤员生命的战斗。我

 


刚做完一个手术,警卫员便叫我听电话,说是聂司令员打来的。我拿起话筒一听果然是聂司令员的口音。聂司令员吩咐说:“胜华,前线送来了两个日本小姑娘,那小的生下来还不到七个月,肩上负了伤,你给做做手术。”并再三叮嘱“你一定要照料好这娃娃,注意不要感染了!……”

那时司令部驻在洪河漕村,离我们手术队三十里地。约莫过了一个小时,两匹战马飞奔而来,马上的一个参谋怀里抱着个婴儿,后面跟着个骑兵通信员。那个参谋见到我,跳下马来,将婴儿递给我,急促地说:“聂司令员指示,立即给这个日本娃娃做手术!”

这个日本小囡囡长得白白胖胖,圆圆的脸,十分俊秀,非常逗人喜爱。在马上颠簸了三十里路,她倒睡着了,睡得那么香甜,就像睡在摇篮里似的。我抱着她,心里很难过。在战场上什么样的血肉模糊的伤员我都见过,但看到襁褓中的婴儿还为战争流血,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聂司令员送日本小囡囡来治伤的事,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山村。这里的村民曾惨遭日本侵略军的残害和蹂躏,对侵略者恨之入骨,但对这个无辜的日本小囡囡却充满了同情。几个农妇自愿给小囡囡喂奶,许多村民还将他们仅有的蜂蜜、鸡蛋、羊奶送给小囡囡吃。

小囡囡吃饱奶之后就送进了手术室。护士为她测了体温,体温正常。她伤在右肩,已经在前线做了初步的包扎。我解开绑带,仔细地检查她的伤口,弹片是从肩胛穿过的,伤口面积不大,未伤及骨头和大血管,出血也不多,伤势不重。我们为她做了严格的手术前消毒,在局部麻醉下切除了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上了药,包扎好。然后又给她注射了破伤风抗毒毒素和百浪多息(Prontosil),这些药品在当时物资困乏的八路军那里是极为珍贵的。

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囡囡的体温正常,没有发生感染,伤情无变化。临走之前,我们又给她喂饱了奶,带上了药品和食物,由原先的参谋和骑兵通信员将她带回司令部。

几天后,我到司令部开会,聂司令员还询问我日本小娃娃的伤势和手术情况。我向聂司令员作了汇报,聂司令员听到小姑娘伤势不重,手术情况良好,非常高兴。后来听说,聂司令员亲自写了信,派人把小囡囡和她的姐姐送回日本军营。

四十年后,由于聂司令员的关怀,找到了当年日本小姑娘美穗子,我才得知四十年前在井陉黑石头村,经我治过伤的日本小囡囡,就是美穗子的小妹妹琉美子。当我听说这个孩子已经不在人世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多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啊!

聂荣臻副委员长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似乎记得那个大孩子名字叫兴子。日本小姑娘所住的山村是中河北省井陉县洪河漕村。

         ②游胜华将军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即今中国医大的前身)第一届毕业生。现在解放军北京部队后勤部任职。四十年前在他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时,曾与伟大的国际主义者白求恩大夫一起工作,是晋察冀有名的外科医生。一九四年八月,按照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他亲自为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妹妹琉美子动手术治伤。



      

上一篇: 封面 插图 序 目录 版权 封底
下一篇: (二)中日友好的浪潮涌进美穗子的家

首页 |生平及著述 |聂帅研究会 |聂帅陈列馆 |传、文学传 |评论研究 |照片选登 |缅怀纪念 |影视作品 |走进江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联系电话:47562678 47560944|邮编:402260| 邮箱:jjnsg@163.com
主办单位:重庆聂荣臻研究会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承办单位:聂荣臻元帅陈列馆|ICP备案:渝ICP备12004964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8号

知道创宇云防御
总访问量: 8954596